中国包装工业的发展:价值、历程与成就
2021-09-05朱和平
朱和平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包装与人类的起源几乎同步,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就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包装文明。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烧制陶质包装容器;春秋战国时期,完成了包装功能从兼具生活用具的双重属性向包装独有的专门属性的普遍转变,出现了具有促销、宣传、增值等功能属性的商品包装;汉唐时期,造纸术、印刷术的相继发明和改进堪称人类包装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两宋时期不仅包装的文化性、审美性彰显,而且中外包装艺术的双向交流异常活跃;明清时期更成为我国古代包装艺术的集大成时期,宫廷包装与民间包装的种类、工艺和艺术水准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然而,在手工业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转变的进程中,中国的包装业却未能与世界同步。19 世纪中叶,当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才在列强的坚船利炮攻击下开启艰难困苦的近代化之路。从1840 年鸦片战争至1949 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间,中国近代包装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不断侵略和压制下,在国内封建势力、资本势力和军阀势力等的剥削下,虽然实现从无到有,但步履蹒跚、曲折艰难。从“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工业诞生引发了传统包装向现代包装的转型,历晚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近90 年间,在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反动的国民党统治下,内忧外患不弭,政局动荡不安,虽然产生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包装企业,但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工业化程度低和布局极不平衡,导致工业包装制品品种寥寥无几,技术含量低下,粗制滥造现象十分普遍,传统手工业包装作坊仍广泛存在,造成这一时期现代工业包装与传统手工业包装并存的格局。而这一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得到彻底改变,中国包装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建立起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包装工业体系,而且成为世界包装大国。
1 价值:包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显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手工业时代的包装从最初的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逐渐衍生出体现大众审美的价值取向,承载文化的传承等功能。进入近现代以后,随着机械化、标准化、批量化商品生产的出现与迅速发展,包装在传统功能基础上,拓展为促进商品销售的手段,提高商品附加值的途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与意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包装制品生产更是由传统的配套服务于商品生产,不断发生蜕变和裂变,由产品衍生成为具有自身属性的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成为品牌塑造和维护的利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和未来,更成为影响和决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行业。
1.1 包装由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到决定可持续发展
传统包装虽然是产品的外衣、附属物,但具有帮助产品实现其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作用,更是产品转化为商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装的自然功能主要是指为有效地容纳、保护、储运、销售、消费产品提供保证和多种方便,是为社会带来物质效益的特质;而社会功能则指包装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促进商品销售,美化生活环境,为社会带来精神效益的特征。显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两者关系中具有润滑剂作用的包装,一方面,它制约和影响生产;另一方面,它又刺激和促进消费。产品要进入流通领域,必须依靠包装才能成为商品,因此,包装是商品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的最后一道生产工序,有了产品就产生了包装,产品经过包装成为商品,进入流通市场到消费者手中。以此言之,包装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种手段。一个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阶段、流通阶段、消费阶段构成的。在每个阶段,以及某一阶段向另一阶段的转化过程中,都离不开包装的作用,包装作用贯穿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图1)。
图1 Orange Chu 橙子水果箱包装设计
在社会扩大再生产中,包装除了起着保护商品的使用价值,促进商品价值实现的作用外,而且还有着增加商品价值的作用。而其附加值的增加则经历了从原始时代的无附加值到社会分工出现后的一般附加值,到商业社会的高附加值,再到商品经济时代的超附加值的演变。商品价值和价格差异的形成及社会财富的增加,包装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商品自身不可替代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装本身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兼具价值和使用价值、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同时,形成了集材料、设计、工艺设备、贮运、销售和废弃物回收处理的产业链,不同程度影响着其他产品的扩大再生产。这是现代包装不同于传统包装的根本点,也是包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前提所在。
包装用毕即弃的属性特征,导致其发展带来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包装材料的使用多样性,使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包装废弃物的难以降解和回收复杂困难性,使环境不断恶化。而这由包装工业发展所引发的两大世界性难题,事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由此,给包装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无限的空间。
1.2 包装承载文化传承、创新和转换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包装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生活的必然产物,它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在体现人类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承载和蕴含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反映了人类的审美价值取向。一方面,包装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颇有特点的一个表现形式,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既记载了社会文化的物质文明,又记载了这种文化的精神文明。包装在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保障之余,其发展促进着技术和艺术的进步,并且随着产品的普及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及审美情趣等,不断带动新文化的产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包装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其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明确的经济活动现象,具有鲜明的商业特性,因而在传播的过程中面向并针对广泛的社会大众,产生了独特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最终使文化广泛传播,实现文化认同(图2)。
图2 百事可乐新包装设计致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者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碰撞、融合日趋频繁,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包装的文化属性,使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一方面,要求其包装的设计在注重物质性的同时,要更加突显其文化性;另一方面,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变迁,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转换,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聚焦文化的精髓,通过创新设计,撷取准确的表达形式,实现文化多元化的传承、创新与转换,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提升。
1.3 包装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双向互动
自古以来,包装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相伴而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包装的影响,如同对整个社会影响一样,都是全方位的,是包装演变的根本动力,它对于包装载体——材料、结构、形式和装潢以及设计的理念、原则等均起着直接的作用。而包装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一个满足现实需要的活动,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这种双重性的活动中,包装与科技紧密发展,相互依存。陶器的烧制和使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中国古代包装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足以证明科技与包装发展的关联性。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包装材料、工艺、形态和审美体验的不断推陈出新。众多包装新材料的涌现,为包装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包装工艺方面,各种新兴工艺的推广与应用,为包装的生产以及包装的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包装装潢方面,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设计预想与实际效果高度合一。由此可见,包装工业的发展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现代科技是包装业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图3)。
图3 感光变色材料应用到包装
与此同时,包装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日趋加强,包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的拓展,改变了以往包装发展依附、依赖于科技进步,滞后于科技发展的状况,不仅市场的需求为相关科研指明了方向,而且包装功能的拓展与深化呼唤新科技,包装行业自身的科技意识、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催生出新成果。
2 历程:包装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原本远远落后于中华文明的西方国家,却因在17、18 世纪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受农奴制、封建制桎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到18 世纪60 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从而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阶段。随之,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产品包装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包装制品生产迅速由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包装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却由于封建制度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严重地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业已萌芽的资本主义性质作坊的生产始终未能壮大发展,生产方式得不到改变。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使得原本领先于世界的包装业停滞不前,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日益增大。
2.1 晚清民国——现代包装工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发展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腐朽没落的大清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泥淖。在外国资本主义军事、经济、文化等多重侵略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现代工业发生并艰难发展,现代包装工业随之出现。从严格意义上说,1861 年发生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的诞生,也开启了传统包装向现代包装的转型!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性质企业逐步兴起,民用工业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中国现代包装工业从此走上了缓慢发展之路。
然而,从洋务运动失败到中华民国成立再到民国二十年(即1931 年)的30 多年间,由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包装企业一直处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传统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虽有所发展,但由于商品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性,传统包装和手工业包装作坊仍广泛存在,造成了这一时期现代包装与传统包装并存的格局。来自西方的商品,不仅严重挤压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外来包装影响了时人对包装的认识,民族资本性质的包装企业在此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囿于民国政局的影响和限制,其行业的发展尚难以做大、做强,包装企业之间的协作联系也较为薄弱。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现代包装工业的发展更是艰难曲折。一方面,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原有的包装工业或遭到严重毁没,或被迫内迁;另一方面,迫于战时需要,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抗日根据地的包装工业,都主要是服务于战争和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纸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金属制罐、木箱制作、包装印刷等类型,包装工业类型单一,包装制品种类少、制作粗糙,技术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低,不少企业甚至仍是处于半手工半机械化状态,与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包装工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2 改革开放前——现代包装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到1956 年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化。与此同时,针对国民经济中现代工业仅占17%,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83%[1],工农业比重失调的情况,在1953 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一方面致力于迅速恢复,发展轻工、外贸、商业、农业、运输等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另一方面利用苏联援助建设一批工业合理化布局的大中型项目,着力推进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其中包括包装工业密切相关的佳木斯造纸厂。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以服务、满足社会需求为特色的包装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和机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改建、扩建和新建,从事包装生产制造的工业企业布局渐趋合理,通过统筹生产和有序调配,年生产能力与日俱增,包装产品种类、质量日趋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党和政府对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在高等院校、技工学校和职业教育方面尝试培养专门人才,初步建立起较为独立的、专业的包装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满足了包装工业对人才的需求。
进入60 年代以后,包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突显,从属于轻工业体系的包装工业的专属性呼唤管理的专门性。为了适应发展需要,首先在外贸部、林业部分别成立了包装公司[2]。1961年8 月起,外贸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出口商品包装的组织管理机构——“外贸出口商品包装总公司”,不久,又成立了“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以专门负责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的开发研究工作[3]79。随后,各省、市、自治区外贸局和各个外贸专业总公司也都先后成立了相应的包装业务管理机构[3]78。这些专门、专业管理机构的建立,使我国包装制品生产秩序从混乱、无序渐次走向统一、有序,生产种类与规模从单一、落后走向多样、现代,为中国现代包装工业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中国包装工业发展的频繁波动,其中1966—1976 年的11 年中,1967—1968 年两年负增长,1974 年和1976 年两年接近零增长,而且严重损伤了包装工业机体,一度使包装工业管理机构瘫痪,正常科研活动受到极大的干扰,导致了包装工业技术储备的下降与流失。但因包装与整个经济发展,尤其与人民生活的密切性,特别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变化、外贸出口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包装工业仍然在缓慢发展,只是与发达国家在发展速度、质量上的差距由日趋缩小逆转为逐渐增大。
2.3 改革开放至今——现代包装工业体系的完善与壮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大力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调结构、强管理、提质量、抓产量,包装工业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势头。特别是1980 年、1981 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国包装总公司相继成立后,在中国迅速兴起了包装科研热潮,攻克了长期以来制约包装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中国包装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整体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到20世纪90 年代初,形成了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包装印刷三大门类和纸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木制品、陶瓷制品和纤维制品等七大包装制品的新兴包装工业体系。包装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38 个行业中位居第19 位。
199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装工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通过对比中国与外国发达国家包装工业,充分认识到在以下方面存在差距:一是包装新材料运用困难,卫生安全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包装机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自动化水平低,可靠性差;三是高新技术应用少,新工艺推广慢;四是包装行业缺乏强有力的统筹规划,统一的组织协调进展能力弱;五是包装理论研究薄弱,前瞻意识不强。针对以上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中国包装工业发展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坚持创新引领,提高包装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自主开发能力,促进包装工业主要技术装备和包装机械国产化,加快传统包装行业的技术进步,以科技为先导,开发适用的包装技术;三是遵循“绿色包装”理念,加强包装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四是注重文化差异,把握出口商品包装的特殊性;五是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做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六是强化包装制品质量意识,制订、修订包装标准。
通过找差距和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包装工业步入了健康、稳定、快速的成长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开始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包装业在此背景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补短板、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由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的转变道路上,不仅建立了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成就: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中国现代包装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不乏艰难曲折,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70 余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包装工业由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了一条立足国内需求,面向世界的发展之路,在成为世界包装大国以后,正以强劲发展势头,向世界包装强国迈进。
3.1 形成了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包装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逐步走出了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人才不足等历史困境,年生产能力与日俱增,包装产品种类、质量日趋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到20 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包装工业发展更为迅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技术日趋先进。特别是1980 年、1981 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和中国包装总公司的先后成立,包装行业的管理架构初具雏形,实现了从分散的部门管理逐步转变为集中统一的行业管理的模式,包装工业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不仅商品包装和包装制品的新品种激增,而且世界市场流行的新品现代包装中国都基本具备制造能力,现代包装工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各类包装制品从无到有,包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包装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在改革开放40 余年间,中国包装产业已建成涵盖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分为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装备三大类别和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陶瓷玻璃包装、竹木包装、复合材料包装六大子行业。其他各行各业也稳扎稳打,不断加强商品包装改进工作,给繁荣国民经济提供一定保证的同时,助推了包装工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拥有包装原辅材料生产、包装装备制造、包装制品生产、包装物流、包装设计、包装教育、包装科研等趋于完整的现代包装工业体系。伴随着这一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我国先后赶超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包装大国,而且正以强劲发展之势迈向包装强国。
3.2 包装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中国现代包装工业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蓬勃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作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型制造业,我国包装工业不仅保证了国内消费和出口商品的需求,而且充分满足了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服务消费的功能的扩展和强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从产值增长来看,20 世纪70 年代初,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仅为72 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猛,由1982 年的90.49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2 万亿[4],再到2020 年的2.5 万亿,增速不仅一直超过同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增速,而且远高于传统包装大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2009 年中国包装工业总产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包装工业大国,2020 年总产值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包装工业大国。其次,从包装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来看,由于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国际潜在市场和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型包装,我国堪称目前全球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包装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方面,随着电商网购的普及,工业品包装业近年来高速增长,电商拉动快递包装业崛起,2018 年超过700亿元规模,2020 年,达到了1 583.84 亿元;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中亚、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贸易规模日益扩大,给包装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在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下,我国包装工业仍保持稳步增长,中国包装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工业品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 183 家,比上年增长267 家。再次,从包装工业在我国主要工业门类的地位来,从2006 年位列38 个主要工业门类中的第14位以后,其在国民经济中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一直保持不变。
3.3 包装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行业产业的发展来说,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而决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各类人才,必须拥有一支合理的人才队伍,具有人才培养、成长的良好机制和体制。为适应现代包装工业体系建立与发展,特别是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包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从20 世纪50 年代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到恢复高考制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再到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包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层次、规模、质量上,不断探索实践,较好地满足了发展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包装工程”“包装设计”先后被列入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和目录外专业;包装工程和“绿色包装与安全”先后被增列为硕士点、博士点,形成了包装专业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入新时代后,全国已有70 多所高校设有包装方面的本科专业,10多所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多所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每年为行业输送包装专业人才5 000 余人。与此同时,高校、企业通过成立研究院所进行包装科技攻关和创新活动,大大提升了行业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中国在1999 年通过启动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到2013 年发布10 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5],很快物联网的三项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 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就均被运用到食品包装和快递包装上[6](图4—5)。在包装机械自主创新方面,软包装设备、塑料挤出吹塑重包装膜机组、枕式包装机系列、全自动三/五伺服无托盒包装机等,均由中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7]。近年来,包装领域各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标志着我国包装工业已进入创新型发展阶段。
图4 包装与无人超市
图5 包装与智慧物流
3.4 包装问题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包装业在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大而不强、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绿色化生产方式与体系尚未有效形成等问题。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包装行业在充分认识到以往发展历史中积淀问题的基础上,洞悉新时代可能滋生的新问题,对包装问题治理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源头和过程综合治理,在注重新型包装材料研发与应用、开发清洁工业技术、加强废弃物回收处理等方面多重发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方面,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强化,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包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世界包装大国地位,推动包装强国建设进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 号)等文件,制定了治理包装问题的指导意见,立足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包装工业对非再生性资源消耗等措施,逐步治理包装工业积淀和引发的问题;另一方面,措施切中问题痛点,成效显著,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对包装提出的新要求,不仅在2018 年7 月7 日发布的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进行了五方面修改,在2019 年推荐性国家标准《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明确提出包装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都要优先选用无毒无害环保型和单一材质的包装材料,而且各级政府、包装企业、设计师乃至全社会在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快递包装改进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从而在观念、实践和行动层面践行包装问题治理全员参与、产业链和生命周期全覆盖,正在形成一个闭环治理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背景下,我国包装产业将全面实现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变,包装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包装强国的建设目标将全面实现。
4 结论
包装的属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出现与人类的起源同步、与人们生产生活长期共存,而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决于生产方式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了包装价值所包含内容的内涵与外延的丰富和拓展,表现出价值与作用的日趋彰显。正因为如此,所以现代包装业在国计民生、国民经济体系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愈益重要。在我国包装业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手工业时代的辉煌、工业时代初始期的全面落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履维艰,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波澜壮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包装的功能、形态、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均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在其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包装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充分反映了行业产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必须牢固树立价值引领、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理念和战略,通过不断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