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乡土景观的异质共生与营造策略研究

2021-09-05代天娇葛怡萱张海彬

湖南包装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生营造乡土

代天娇 葛怡萱 张海彬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乡村作为千百年来人们居住、劳作和生活场所,其本质属性兼具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构成了人们的意义世界与人生价值基础[1]244-250。乡土景观是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上形成的景观[2],表现了人在适应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空间格局之间相互适应的结果。乡村是人类聚居生活的最小单元,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聚焦于“山、水、林、田、湖”的自然格局,在促进乡村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景观的营造对乡村人居环境的革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乡村建设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现代化建设对乡村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开展乡村景观的营造、环境美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乡土景观在现代社会中异质与共生来说是必要的。

1 异质与共生

日本学者丸山孙郎从生物共生控制论角度提出了异质共生理论。该理论认为增加异质性、负熵和信息的正反馈可以解释生物发展过程中的自组织原理,即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并不是最强壮的生物,而是最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并能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物。

1.1 景观的异质性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形成的,具有明显吸纳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3]。“景观异质性”原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概念,即指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不均匀性和复杂性。不同于景观生态学,异质性概念在现代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中定义尚未明确,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这一理论早已被设计师所熟知。“异质景观”对于新事物的加入表现友好且适应性强。研究景观异质化理论的目的在于试图理解和尊重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鼓励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自身的文化意愿为基础来承认、理解同一场所存在的差异性[4]。

1.2 乡村的共生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异质文化是具有不同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的两种和多种文化,现代文化与乡土文化之间正是多种异质文化的组合、交融、冲突的情境。共生一词源于生物学,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的关系。延伸到文化界中的文化共生是指多元文化的紧密联结,共栖、共存的文化状态,强调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是以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为旨趣。乡村是具有多种文化融合的社会载体,充满了丰富性与矛盾性,在促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乡村共生融合的框架下互为增益。

1.3 乡土景观的异质与共生

自然界的空间是复杂的,来自自然界中的人——同时作为脆弱生物于百万年的狩猎者——需要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表现为简单空间与复杂空间的结合[4]。美国乡土景观研究先驱Jackson 认为:“乡土景观是包括土地上的城镇、聚落、居民、庙宇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记载着乡土经验,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5]中国传统的乡村表现了人们朴素的自然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不可分割,带有对自然原始的崇拜和尊重。乡土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如基质、廊道、动物、植物、生物、热能、水分、矿质养分等,在景观中总是不均匀分布的,可理解为景观要素存在的多样性;由于生物不断进化、物质和能量的不断流动,不断干扰,因此景观内部永远也达不到同质性,由此形成景观内部的复杂性。在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自然更替,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能源,并参与到大自然的生态循环中,两者共生发展千百年至今。

2 乡土景观之美

乡土景观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可以理解为: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生活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显现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乡土景观的内在属性具有异质性,既有自然过程的自然属性,又具有人类生活的社会属性。乡土景观通常被分为乡土自然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和乡土人文景观三类,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异质性,却又融合共生,形成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凝结了当地居民的情感记忆。

2.1 乡土自然景观

《易经》中讲到“润万物者,莫润于水。终万物者,始万物者,莫盛于山”,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乡土自然景观即乡村的自然风光,组分和要素包含乡土植物、乡土河流岸、山体、动物等。英国学者李约翰说“从未见过其他地方的人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也凝聚于中国乡村景观之中,在传统乡村的营造过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天调”的朴素价值观。乡土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非系统化和个体化的审美意趣,比如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节点的营造,自然景观的形成充分体现出植物自然生长的野趣,不同于荒野景观,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紧密的关系,自然的山林也为人们提供一些生产生活的食物和木材等,人与自然相处的尺度准则,深刻地体现在与自然山林相处的细节之中。

2.2 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包含农田、作物、地方建筑和特色道路等景观元素,集中体现了乡村的地域性与特殊文化性,是乡村生活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乡土景观的物质符号。地方建筑是聚落景观极具地方代表性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特殊的地理条件与气候环境对人们建造家园时造成的影响,同时,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相当一段时间形成的地区独特的审美意趣。

乡村具有自我繁衍与进化的生命力,乡村聚落景观的风貌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活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基层民众不断更新创造而发展变化。营建的本质是乡村“过程而非状态,演化而非存在”的混沌美[6],乡村聚落在其演变过程中,吸收外界的能量在历史发展前进中展现的动态美。

2.3 乡土人文景观

人们聚集生活,发展文明,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文景观,包括饮食文化、方言、手工艺品、戏曲文化、医药文化等,文化通过文化历史和特殊习俗决定了其适应环境的方式,而这些成为了最鲜活并且具有极强表达作用的乡土景观符号。乡土景观创造了一个世界的表象,而这个世界则是乡民们自我的副本(苏珊·卡纳斯·格朗)[7]。人们丰富的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蕴含在乡土人文景观之中。

2.4 乡境之美与乡境的营造

20 世纪60 年代,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因海德格尔[8]的解读,而广为流传——“人,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借由诗句表达内心丰富的生活情怀。自古中国的乡村就是诗意的乡村,“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诗性思维在中国人传统建设家园的活动中十分常见,在农耕文明及尚诗传统影响下的古代中国,“诗意栖居”虽未被作为哲学概念明确提出,但在哲人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或艺术样态中已包含了诗意栖居的内涵。对于生活环境美好意境的追求,在传统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中均有体现,传统文学讲究“言已尽而意无穷”,山水画讲求“留白”“笔断意连”,旨在营造一种虚无浩渺的意境,可见中国人对于“境界”的深沉感悟。

乡村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对于自然生活的丰富期盼与场所情感、乡境的营造,是冲破外在表象,找到乡村内在的基因,直达人们内心的最高手段。现在的人们心中都有一抹浅浅的乡愁,那是一种对某个地方情感的投射,其感知具有地方性与空间性[9]。关于乡村的意境,可以从传统园林的意境探寻一些参照,“芥子纳须弥”,传统园林就是对于自然山川的提炼总结,将其艺术再现于有限空间——庭院之中,其中境界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10]。与传统园林相比,“可赏,可游,可居”与乡村的基本属性相吻合——杜甫江畔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欧阳太守在乎山水之间,“人从太守游而乐”,“太守乐其乐也”;陆游迷途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要寻得乡境,可去中国传统园林中一窥究竟(图1)。

图1 传统园林与乡土景观营造框架图

中国传统园林中讲“三境·三美”,即“生境”——“木欣欣之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画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美;“意境”——“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理想美。对于乡村的“三境·三美”,可以解析为:“生境”——“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的田园美;“情境”——“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的生活美;“意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精神美。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们对于土地,对于乡村有着流淌在血脉基因里的热爱,通过乡土环境的改善,乡土生活的场景化记忆,最终使人们达到内心对于乡土景观的共情,获得精神的疗愈与乡情的再生,疏解内心中的“乡愁”。

3 乡土景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异质与共生

3.1 传统乡村在现代城市中的异质与共生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强调农民与土地的不可分割。农村,曾经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基本空间形态;农业,中华文明的基本生产形态和组织形态;农民,曾经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三农”成为了当下乡村社会的总结[11]。传统乡村中,农民作为乡居生活的主体,在农村中进行农业活动,成为了乡居生活活动的主导因素。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则与农民大不相同,各种工作岗位,多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元的空间场所,以及城市空间营造的多样性不断迎合并满足人们的健康活动需求。乡村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着生活基础、生活形态和生活环境的异质性(表1)。

表1 乡村与现代城市的异质性对比分析

传统乡村的生活状态是顺应自然,其强调乡村内在的生活系统与景观环境的稳定性,通过不断自我完善发展乡土景观与乡土文化营造历史感和当地感,因此人们在乡村生活不觉得自己“土”,反而充满了幸福感与自尊感,逐渐形成了多样的乡村文明。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科技发展忽略了土地的“质量”,城市可以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建设发展,每个人像机器一样不断运作,人们之间的关系淡漠,生活“质量”和社区文化的缺失,导致城市的景观建设审美性、目的性与乡土景观不同。

立足于当下的城乡关系,乡土自然景观对现代化城市进行了环境补偿,给人们提供了自然舒适的田园环境,从生态环境到生活休闲,都对城市单调刻板的景观形式进行填补,满足了人们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图2);乡土聚落景观和人文景观对城市进行聚落文明与地域性文化的输出,提升了人们的社会情感感知力,完善区域发展的经济、人文与活动的综合体系。

图2 乡土景观与现代社会可持续共生发展关系网

3.2 现代乡村在现代社会中的异质矛盾

当下的中国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小镇建设的大城市化,大城市建设的欧美化[12]。乡村社会的基础结构发生着变化,乡村的类型逐渐出现分化,根据现代化程度划分为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从现代的审美与认知角度来看,传统乡村的景观建设系统不完善,乡土景观意境营造缺失;现代化的新乡村依照城市建设的模式进行改造,造成乡村景观的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

面对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民与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加强,对乡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农民与乡土的利益关联性被弱化,社会的多元化与异质性增加。村民们对乡村的熟悉感消失,与村庄之间的社会文化距离变远,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逐渐偏向现代化。人们与乡村社会关联性不断减弱,伴随而来的“空心村”现象,乡土景观的营造失去了原生居民的自发性与创造力,失去了地域性与生命力,不断倾向于商业化的开发。在综合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丧失了城乡体系的多元化与可持续性。

3.3 乡村与现代城市共生发展

中国市场发展初期,乡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城乡二元结构”(图3),乡村劳动力与城市建设需求之间,达成相当一段时间的弹性调节机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居民之间的个体化生活差异逐渐突出,农民面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诱惑不断外迁,城乡之间的弹性机制遭到破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有机关系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变,部分乡村的过度旅游开发,乡土景观营造逐渐商品化,亲缘、地缘关系的进一步丧失,对当下的乡村与城市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3 城乡关系发展与乡土景观营造发展分析图[1]171-214

钱钟书先生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希望建立一个城市既有现代的功能,又有诗情画意,以重建人和自然的情感联系为目标,而不是物质、资本额权利。长期以来,中国的乡村都是“中国市场”的蓄水池与稳定器,面临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城乡文化的相互渗透,乡村对于现代城市的营造,就是诗情画意与重建人和自然之间联系的自然基础与精神物质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乡土景观的原生性与可持续营造,正向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为乡村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思路以及自我再生的途径,刺激乡村的更新发展,由此构成有机的可持续共生发展网络,才能促进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共生发展。

图5 “人、乡、境、业”融合发展与乡土景观营造分析图

4 现代乡土景观的营造

4.1 乡土景观设计的要素

乡土景观的延续与更迭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13],人们对于成长的土地具有最原始的依恋情感,乡土景观展现地域风貌及生活场景,构建乡村生活情景,“人、乡、业、境”4 个异质维度共同构成了乡村的立体形象,促进4 个维度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乡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当下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求,乡土景观的属性变得复杂,“人、业、境”3个维度的追求是主要的触媒因素(图4—5),进一步理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网络,有利于整合资源,促进乡土景观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图4 “乡、城、境、业”分析示意图

4.1.1 为“人”的设计 乡土景观的营造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是乡土景观营造的动机因素。传统社会中乡村的设计者是村民,乡土景观的服务对象是村民,单一的场所情感与审美输出构成了传统乡土景观的风貌。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经济发展以及人的游憩活动范围的扩大,“人”出现了不同身份的细分:①村民,乡土景观的主要服务对象,场所精神的载体与地域文化的传承者,记录着乡村的变化,充满对乡村未来的期待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乡村的风貌;②游客,乡土景观的旅游消费客体,对场所表现出需求与兴趣,对乡土景观的风貌的变化产生刺激;③设计师与规划师,依据现代的科学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乡土景观的营造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迎合了村民对于生活体验的现代化,并促进乡土景观符合多元产业发展的需求。

4.1.2 “业”的多元视角 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乡土景观的营建,乃至乡村人居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乡村经济的“业态”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机会与活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农林产业景观、4.0 观光工业、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利用在地资源的整合,促进了乡土景观的现代化转变,对乡土景观的整体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自然生态的保护、地域传统文化、聚落文化的整合与发展,同时埋下了“同质化”的发展隐患。

4.1.3 乡境的营建 地域性的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营造独特的乡境,客观上,乡境的营建是传统乡村风貌的营建;主观上,是符合地域文化需求的人的情感需要。将乡村的文化与风俗高度凝练形成乡村景观的核心,促进乡村特征的“标签化”,增强乡土景观的可识别性,以标志印象提升人们对于乡村的信任感与感知印象,提升乡土景观的意境,以乡境不断促进人的感受,增强情感。

4.2 激活乡土景观的内在驱动力

乡村景观的营造,具有自发性与野生性的特点,长期系统运营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生活生态体系。乡村的形成是人们农业生产生活发展的结果,人们自发地产生对生活环境进行改造美化的心理,乡村的自然环境是村民自发性的生活活动产生的,不断构建了自身的形态肌理,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村民自发性的空间建设,形成了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任何不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建设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乡村景观的功能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需,多余生产活动相关,例如打谷场、茶亭、戏台,乡村居民的生产活动不以扩张发展为目的,只为了日常生活的需求与便利。那么,乡村的营造从来不是绘制蓝图,而是记录当下,以完善与美化生活环境为目的的提升建设。

4.3 乡土景观的营造

乡村自身具备了乡野环境资源、乡土文化资源、乡居生活资源及乡风民俗资源,面对与现代社会的异质性,需要通过激发乡村内在驱动力的活力来实现乡村与现代城市的共生。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乡村景观的形成发展,研究当下乡村的“人地关系”,建立充满地方符号的乡土景观,综合乡村自身与城乡共同体的发展,不断唤醒每一个乡村独有的乡土文化记忆,丰富与完善聚落景观,保护及合理开发自然生态景观。

乡土景观的营造,需要建立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村民自主意识觉醒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从村民主体角度,促进引导村民的生活面向(乡村的生活面向是指村民建立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时的面向),不断唤醒和建立村民的主体感、价值感和尊严感十分必要。乡土景观资源是当地村民满足生活所需的基础,加强促进形成村民与乡土景观之间的互惠机制,需要政府鼓励与帮助村民进行合理的自主建设与开发。通过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缓解地区发展压力,改善“村中劳动力外流”“空心村”的现象,实现乡村的自我完善与成长,最终促进乡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景观营造角度:在保护生态体系的稳定前提下,深入乡土景观在地元素提取与研究,提升乡土景观的地域性与可识别性。这需要相关专业的规划师与专家学者进行地区研究,梳理地域文化传承脉络,弥补地区文脉传承的缺失,在乡村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提供精神文明传承与发展的养分。

维护城乡社会体系与景观体系的多元化,最终实现以舒适的富有吸引力的景观——悦民心,促进建立村民的“认同与行动”体系,重建乡村与人的社会关联,激活乡村内在活力与自身韧性,以此形成现代乡土景观可持续发展机制。

5 结语

“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山水田园是人们情感的归处,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乡土景观的营造与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时代课题。景观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美丽乡村,美化乡境,提升乡村整体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乡土景观营造在现代社会中的异质与共生,也是在不断寻找现代城乡的原生发展动力与可持续共生发展途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当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共生营造乡土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乡土中国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