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传统出版社融合转型路径研究
——以漓江出版社为例
2021-09-04李天雪王鸣晖欧华鹏
李天雪,王鸣晖,欧华鹏
(1.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2.漓江出版社南宁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1)
2015年,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吹来出版行业内新的一股改革之风。新兴出版方式渐成主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诚是大势所趋,融合出版就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方式交流互融形成的出版范式。漓江出版社,自1980年在广西桂林组建以来,至2020年,已成立40年。《指导意见》发布后,漓江出版社根据国家出版广电总局的改革意见,对自身进行调整,根据所处民族地区文化特点,落地开展了多个融合出版项目,时至今日硕果颇丰。鉴于此,以漓江出版社为例,梳理其融合出版思维与融合转型路径,能整理出一套民族地区出版社转型经验,为其他出版社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漓江出版社概况
1980年,漓江出版社在广西桂林成立,出版社历史已有四十余年,现出版图书已达千余种。其出版核心领域集中在旅游文化及中外文艺方面。自组建以来,漓江出版社就着力发展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类、文学评论类和美术类图书,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主力成员之一。细数漓江出版社在图书出版上的成就,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出版人的辛勤努力。成立之初,仰仗于三位创社元老:刘硕良先生,蒋振立先生和陈肖人先生的专业素质和过人胆识,漓江出版社在全国脱颖而出,在中外文学和美术板块引领行业潮流。2011年,人文社科出版领域的大腕级人物郑纳新上任社长,凭借其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积累的编辑和策划经验,给漓江出版社再次注入新鲜血液。在此期间,漓江出版社的人文社科出版不断发展壮大,著名学者朱光潜、钱理群、林贤治、余英时等人的中文作品在漓江出版社陆续出版。教育读物、文化生活和女性读物等板块也得以发展。
漓江出版社下设多家图书出版机构:桂林出版中心、南宁出版中心、北京出版中心、上海出版中心、时代出版中心、北京漓江阅美文化传播公司。其业务覆盖图书和杂志出版、数字出版、文化活动、书院经营等,依托多个国家级项目和自治区级项目,在村落文化出版、乡村产业振兴论坛举办、乡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乡村数字化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影响,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大放异彩,影响力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漓江出版社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实施的融合出版战略,离不开融合出版思维。回顾漓江出版社的历史,虽然在纸质出版上具有比较大的传统优势,但其出版形态的单一、传统,使其优势在新兴出版渐成主流的趋势下愈加不明显。纸质出版的优势在现如今互联网文学兴盛的形势下已经很难保持,传统出版社势必要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制定新的出版战略。漓江出版社总部所在地区为典型的民族地区,地区文化的特殊性和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为其融合出版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据此,融合出版之年以后,漓江出版社确定了“地方文化出版”三条发展线如图1:纸质出版、数字出版、空间出版,即稳固纸质出版优势,弥补数字出版、空间出版短板,在落地项目中实践融合出版思维,为民族地区传统出版社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图1 漓江出版社三位一体融合出版关系图
二、漓江出版社融合转型的做法与成效
1.纸质出版稳固出版社文化品牌
在多数学者集中研究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趋势的环境中,仍有学者强调纸质出版在内容、项目、传统阅读方式,以及体系、边界、法律和声誉等传统价值方面的不可代替性[1]。笔者认为,数字出版能突破时空界限扩大阅读范围,纸质出版也在精品化、精英化中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即使互联网思维已经全面影响媒体行业的发展走向,出版社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文化的传播者,其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知识传递等的功能未变,出版社始终围绕出版的本质功能进行平台完善和业务拓展。 围绕纸质出版,漓江出版社将原有的纸质出版物整理维新并推出了地方化、精品化的系列纸质出版物。原烟酒茶行业期刊《中外烟酒茶》改刊为《美丽广西》杂志。《美丽广西》主打自然、物产、乡土、遗产和故事五大板块,对广西区内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等进行了资源挖掘和科普讲解。同时,为更好服务于民族文化、地方文化,漓江出版社推出了《品牌广西》丛书,以及《广西传统村落》和《坭兴陶鉴赏与收藏》等一批优质的广西地方文化图书,如图2。
图2 “品牌广西”出版工程三阶段示意图
漓江出版社依托这些精品纸质丛书和以此为基础制作的优质数字出版物对广西民族文化背后的神秘和美丽进行了大力宣传,直接为广西的旅游产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潜在消费者。“品牌广西”工程便是诸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策划“品牌广西”出版工程是漓江出版社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广西2015年文化精品项目[2]。纸数融合,则是整个“品牌广西”出版工程的关键步骤,而纸质出版直接为文化IP的打造夯实了基础。 “品牌广西”自2014年策划开始,直至2016年基本结束,运行良好,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广西本土文化的平台这也验证了,传统出版只有能够包容、化解、克服、吸收数字出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才能够抵御自己的对立面的存在,这也才是传统出版的生命力之所在[1]。
2.数字出版革新出版内容与形式
业内学者就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二者具有“内容生产—公共媒介—传播—受众”这一共同的过程框架[3]。根据这一规律笔者认为,在出版的历次变革中,新的出版形式正是因其在出版过程的关键点上具有胜于前一代的优势,才成为时下受大众青睐的出版方式。内容生产层面,数字出版内容形式更多样,带给用户文字、图片和视频多元融合的阅读体验和更有渲染力和感染力的感官体验,并且信息更全面。数字出版在信息的储存收纳上拥有更广大的空间,可承接海量资源的同时其成本更低。公共媒介层面,数字出版因其在传播渠道和载体上的无纸化,省去了纸质出版中媒介载体(纸张等)的生产制作工序,从而在公共媒介这一环节节约了大量人物财力。传播层面,数字出版以数字信号为传播媒介,信息传播范围更广,数据可及时更新,具有很高的即时性和传播性。受众层面,数字出版的阅读门槛更低,使其实际受众更广且主动性更强。
无论是早前形成的纸质出版还是时下流行的数字出版,出版的本质始终没有变,传统出版社尽管大胆突破,更新技术和思维,综合运用多种出版形式完成出版业务。村落文化数字出版平台就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案例。“中国村落文化数字平台”项目,是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立项,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的文化项目。该项目围绕村落文化,对一万个中国知名村落的文化资源加以整理,尔后编写出版。地方村落、民族村寨借助数字出版的方式,进行旅游资源的推介,实现村落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和开发利用。像这种通过采用聚焦某一个细分领域建设线上平台的方式运营的项目,还有漓江出版社的 “中国——东盟文化港”和“国企党建书院”等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的数字出版项目,这些都是漓江出版社在全媒体时代作出的积极改变。从这些成功搭建的平台上能够看出漓江出版社在地方文化的传播上作出的努力,以及出版先导视角对于实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知识产权化具有的重大价值。
3.空间出版延长出版产业链
漓江出版社汇集几十年以来积累的精致图书、名家作者资源,全力打造出广西第一家由出版社经营建立的实体书店——漓江书院。由漓江书院的创办,能够总结出一种传统出版社发展的未来式:“出版社+书院”空间出版模式。对于漓江出版社来说,活化出版社的现存资源,加强出版社、作家和读者的粘性是空间出版模式的核心。
出版社掌握了一批良好的作家和社会名人资源,同时在优质图书的不断出版和售出中逐渐积攒读者信任度,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些无形的资源经年积累,经有效利用将为出版社赢得更大的效益。传统意义上,出版社和读者一个选书做书,一个买书读书,之间并没有直接对接的联系。而漓江出版社通过漓江书院这样一个实体空间,直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并且建立了一条有利于将潜在消费者转化为实际消费者的渠道。
法国城市社会学家列斐伏尔曾提出,人们以一种文化与生活融合的“诗性实践”来实现与平庸生活的对抗。漓江书院所提供给人们的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正是一种“诗性实践”,消费群体以此感受到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放松。近年来,实体书店面对生存压力纷纷转型,看准了城市文化空间大众性和开放性的空间特征,设计构造了能够包含咖啡、画廊、展览、沙龙场所、创意市集等复合形态的城市文化空间,如图3。进入这样一个文化复合体,读者不仅可以读书买书,还可以进入特设的休憩区饮用咖啡,与其他读者交流互动,在展览区参观绘画摄影作品,或者坐下来听一场文化沙龙讲座,离开时还可以选择心仪的文创产品带回家。人们在漓江书院中收获异于日常的文化休闲体验,漓江出版社则完成了拉近用户群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目标。
图3 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
三、漓江出版社融合转型的启示
不论从哪个层面探讨融合出版,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上[4]。在漓江出版社的落地项目中,能够一窥其贯穿始终的融合出版思维。
1.多形式的出版产品
从出版物的表现形式上来看,数字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产品呈现形式。有学者总结出了目前出版融合中的几种产品或运作模式,包括电子书、数据库、平台、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体系。当然,这些模式并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品更迭和技术更新,还会有更多更细微的出版产品模式和运行模式。出版社可以将纸质出版物和数字产品同步推向市场形成互补之势,也可以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优先推出电子出版物以明确市场信息、减小损失。漓江出版社的“巴某蝶变”项目的主角《巴某蝶变》一书,就是纸质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互补融合的案例。《巴某蝶变》,是一部记述巴某村精准脱贫的报告文学作品。为了宣传巴某村形象,展现新时代乡村魅力,总结提炼巴某村的乡村振兴模式,漓江出版社从2019年7月就到广西巴某村实地考察,并着手策划图书《巴某蝶变》。出版社专家组通过走访调查,重点挖掘巴某村的村容整治、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亮点,写成文字稿。出版社编辑团队和作者根据文本内容,选取书稿中最有代表性、最有趣的6个场景,根据选定的场景采访相关人员,并实地拍摄录制视频。视频制作后期进行视频剪辑和视频云端上传,出版社将此视频ID生成二维码。读者在阅读纸书上的图文内容时,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收看视频内容,实现图文和视频同步。纸书、电子书同步出版,线上线下同步操作,扩大了《巴某蝶变》的宣传范围,最大程度实现对巴某村文化品牌的推广。漓江出版社在多个项目中采用了“纸数媒融合”的方式,渐已形成较成熟的多媒体图书制作流程。丰富多样的出版形态是融合出版思维最直观的展现。
2.多主体的融合互补
在“巴某蝶变”项目中,纸数融合是其一大项目亮点,而落实该项目的主体出版社、地方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更是形成了深层次的融合互补,如图4。当然,“巴某蝶变”只是漓江出版社众多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中的一个。在 “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中,漓江出版社与民族村寨、科研高校三个不同的机构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政府立项、出版社组织、高校参与”的组织关系,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致力于乡村文化的传播。民族村寨中存在着丰富的尚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因这类文化资源的分散性整体性更强,且又多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其信息的保存和原真性的考究显得尤为困难。少数民族乡村进行文化建设,需要更加专业的资源开发团队和更为广阔的宣传渠道。高校师生团队和出版媒体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在三者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环节中,高校的科研团队充当了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和编撰者角色。出版社则凭借其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作家和读者资源,并拥有成熟的文化传播经验和渠道,享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漓江出版社在乡村振兴等方面聚集了一批致力于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有成功乡村项目运营经验的实践者,筹划形成了一支高效策划执行团队。漓江出版社在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高校、科研机构间建立起了协同合作的关系。
图4 “三位一体”融合互补示意图
3.多环节的融合推广
融合出版的关键就是实现由内而外的全方位融合,无论是机制、理念、流程、内容、技术,还是运营、营销[5]。运营、营销上的融合不仅是出版社内部的人员融合,即技术编辑与内容编辑的单向融合和相互融合,也包括出版社在出版物营销推广中与平台、论坛和媒体等的融合,如图5。仍以“巴某蝶变”项目为例,《巴某蝶变》一书不仅在立项之初就牵动了诸多组织机构的关注,在后期推广中也是多方关注的焦点。在“巴某模式”品牌推广中,漓江出版社利用数字出版优势,借助多方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实现同步联动: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广已策划的网络文化事件;在腾讯、优酷、今日头条、抖音等大型网络平台上上传《巴某蝶变》中的视频、音频;《巴某蝶变》电子书、音频书上传到掌阅、腾讯、喜马拉雅等国内一流平台;在百度百科、豆瓣等平台创建村落词条;邀请名家撰写书评,在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广西新闻网等权威媒体的网络平台发表。从巴某巨变到《巴某蝶变》,融合出版持续发挥着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赋能作用。
图5 漓江出版社融合推广示意图
五、结 语
漓江出版社围绕 “地方文化出版”输出品牌文化,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地区传统出版社融合出版的路径。在纵向层面,漓江出版社繁荣数字出版,实现从编辑、生产到复制传播,全流程的数字化出版。尤其在纸数媒互融的实践中积累了成熟经验。在横向层面,漓江出版社发展空间出版,根据用户思维,通过活化现有资源打造以漓江出版品牌为名的文化空间,链接了原先各成一家的用户群体。纸质出版、数字出版和空间出版三位一体,融合了“印刷生产、出版物流通、出版物销售、体验阅读、文化消费”等多个出版关联环节,串联了“纸质出版”“线上数字出版平台”“社交网络平台”和“线下社群”等多个出版板块,赋予了出版社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