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反馈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4梁毅
梁 毅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545006
脑卒中是我国城乡居民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存活的病人中有50%~70%遗留偏瘫、失语、痴呆、吞咽障碍等残疾。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可以使该疾病的死亡率有效降低,但如何有效地减轻脑卒中病人后遗症,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是临床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脑部供血处内壁栓子脱落是引发脑卒中最常见的因素,使病人出现其他不良症状,如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堵塞,还会诱发各种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吞咽功能障碍以及肺部感染等,15%~32%的病人急性期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1]。所以,为了维持病人自主呼吸,且保证充足氧供,使病人有效通气,应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落实到位,但是由于气管套管留置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且存在较高的失败率,极易延长留管时间,导致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相关研究表明,将体外膈肌起搏器+呼吸反馈应用于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中效果显著,其不仅能使病人通气能力得到改善,且在促进肺部康复、气管套管拔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另外,体外膈肌起搏器可维持膈肌功能,预后效果显著[2]。因此,本研究对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反馈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4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43~79(59.11±4.50)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4~78(59.15±4.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3]:所有病人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病人与家属均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人,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及机械辅助排痰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呼吸反馈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治疗。①建立有效呼吸模式,指导病人经鼻吸气、从口呼气,经鼻吸气可以看到上腹部鼓起,从口呼气可以看见腹部凹陷,医护人员需要用手按住病人上腹部,使病人有效呼气,在这个过程中病人腹部下沉时,需轻轻手部加压,促进膈肌上抬;在病人吸气的时候,上腹部抵抗医护人员手的压力,每次2 min,每日5次。②吹笛式呼吸法,指导病人用鼻缓慢深吸气,并缩紧嘴唇成吹笛状慢慢呼气,吸呼时间比为1∶3,频率为每分钟4~7次,每次5~8 min。③呼吸肌训练、横膈肌阻力训练及吸气阻力训练。④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将2块主电极放置于病人双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处,另2块辅助电极放置于双侧锁骨中线及第2肋交点处,并根据病人耐受状况进行调整,脉冲频率在45 Hz,起搏次数为10/min,刺激强度10~15 U,每次20 min,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肺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①治疗12个月后疗效[5]:痊愈为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原菌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好转为经治疗后病原菌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症状体征部分恢复;无效为经治疗后病人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还会加重病情。②肺功能:于治疗后60 d,在病人暂时堵住气管切开的状况下进行测定,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吸气量、最大呼吸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12个月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12个月后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治疗前例数20 20治疗后60 d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观察组对照组t值P 20 20 FEV 1(L)1.48±0.12 1.47±0.32 0.131>0.05 1.98±0.25 1.50±0.20 6.705<0.05 FEV 1/FVC 0.56±0.21 0.57±0.12-0.185>0.05 0.89±0.12 0.59±0.13 18.478<0.05最大吸气量(L/min)323.56±46.51 324.45±45.62-0.061>0.05 479.56±64.25 403.15±61.54 3.841<0.05最大呼气量(L/min)320.46±43.41 321.79±42.38-0.098>0.05 487.51±62.45 398.37±64.24 4.440<0.05
2.3 两组治疗12个月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12个月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脑卒中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脑部供血处内壁栓子脱落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其极易导致病人出现各种危险,给病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6]。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血管内皮受损,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极易导致血肿发生,使病人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包括恶心、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言语不利或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且该疾病发展速度较快,若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将可能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7]。对于脑卒中病人来说,其病情发作会导致病人处于昏迷的状态,甚至会导致呕吐、舌后坠等现象,给病人的呼吸道阻塞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临床需开放气道,降低病死率,多选择气管切开,但是由于气管切开风险较大,会降低病人的免疫力,使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风险逐渐增高,且肺部感染发生率也逐渐上升[8]。相关研究表明,肺部感染率增加可导致拔管失败率高达40%~50%,其对病人的治愈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9]。因此,对于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应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病人排痰,提升其呼吸肌力量。有关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反馈具有重要意义,其在肺部通气功能的提升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且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及时清理呼吸道,另外,在改善通气、维持呼吸道通畅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潴留,纠正缺氧,达到预防肺不张和缺氧的目的[10-11]。体外膈肌起搏器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家良等在1987年研发,主要作用是对膈神经加以低频电脉冲刺激,使呼吸调控通路上行下行传导,从而使膈肌收缩强度得到有效调节,且在运动节律的调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达到正常生理呼吸状态的模拟效果。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器官切开病人的呼吸困难程度,促进气管套管拔除,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0 d观察组肺部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病人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反馈用对肺康复效果显著,可以缓解肺部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病人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