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下基于课程思政的《设施园艺学》课程设计的研究

2021-09-04赵文超王绍辉郝敬虹刘超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园艺学农科园艺

赵文超 王绍辉 郝敬虹 刘超杰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2206)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通行,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背景下,为高校育人奠定了基调。高校的课程思政应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关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依托,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提出。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新农科是高等教育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要贯彻“两山”理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同年6月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农林高校的首要任务包括,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新才。高等农林院校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发展需求,面对高质量农业人才相对匮乏,“产学研”不能有机对接的困境,将思政教育融入新农科教育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1 《设施园艺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设施园艺学》是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园艺设施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熟悉设施环境特点及调控手段,并了解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设施园艺是传统农业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包涵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要求教师不断关注发展前沿,更新知识体系,紧跟发展步伐。传道授业时,以课程思政为催化剂,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了解与农业发达国家差距的同时坚持“四个自信”。设施园艺是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的必要元素,其将人工智能、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集于一身,具有典型的新农科特点。设施园艺是高度强调实践性,新农科也要求老师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农田设施,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知识时有高度的自主性、自觉性,化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吸取养分。以课程思政为火种,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农业学科建设与传统农业专业发展已出现内生动力不足等现象,亟待通过课程思政触发同学们的对本专业认同,这不仅仅局限在对某一门课程教授质量的提升,而是对立国之本的夯实和农业发展的促进。

2 《设施园艺学》课程思政的目标

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融德育到智育,以德育促智育。以设施园艺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以设施园艺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融合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到讲授过程,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设施园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牵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升华学生对农业安全、大国使命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德育的加深,反过来能够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理解、吸收和运用,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3 《设施园艺学》课程思政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首先,从专业知识本身出发,设施园艺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挖掘存在困难。设施园艺学属于自然科学课程,而思政教育属于人文科学范畴。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避免生搬硬套,值得广大任课教师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可以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然规律、典型人物、历史事件、科学精神等建立联系,选择合适的手段将价值、观点传递给学生。其次,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找到契合点的基础上,需要解决的是方法、技巧问题,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达成,避免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第二,要求教师要有辨别、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言论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不管是学术上的,还是价值引领上的方向把握不容有失。对于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决批判,对于不良的社会言论以及风气要立场坚定地、旗帜鲜明地揭露抵制,更不能将一些文化糟粕当精华,作为思政内容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归根结底,这对课程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责任担当。

4 《设施园艺学》理论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之中,实践之内。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紧密契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混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验实践性教学,在达成教学目的的同时,或潜移默化,或直截了当,又或者启发共鸣,以完成课程思政的目标。设施园艺学共设5章内容,理论课学时为30,实验学时为18,实践学时为3天。在这里首先以理论课为对象,将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设计要素展示在下表中。

《设施园艺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表

5 结语

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设施园艺作为未来园艺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课程建设要从适应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新变化、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等方面,通盘考虑设施园艺的角色定位。课程建设要把立德树人和新农科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变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其融汇于专业知识中,达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激励广大农科学子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和祖国的绿水青山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特别要提的一点是,让学生们了解农业,不能搞投机,炒概念。农业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是值得一个人一辈子来做的事情,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才华横溢的园艺专业的同学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工作者。

猜你喜欢

园艺学农科园艺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果树学的关系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Identification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Protein DpXTH1 and its Gene Cloning in Dahlia Pe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