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布置与科学评价
2021-09-03吴祖海
吴祖海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实际调查,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形式却呈现出陈旧、呆板、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已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进程。为改革现有的作业设计形式和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作业布置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制定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语文家庭作业;合理;布置;科学;评价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正日益突出。作为农村教师如何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课外作业、科学运用评价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从教十余载,纵观自己平时的课外作业布置以及对众多老师的调查了解,不难发现语文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不明确
许多教师对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有什么作用认识模糊。如有的语文教师不分青红皂白,让学生将课后每个生字组词三个,试想表示姓的生字怎能组出三个合适的词?有的低年级教师无论上到哪一课,课外作业就要求把词语从第一课抄到那一课,开学初还行,到了期末,30来课的词语全抄写,单就这作业的量,就够孩子们受了。难免会有家长代劳的现象发生。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首先应该摆正位置,加强针对性。家庭作业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导手段,不能靠课外作业来代替课堂教学,不能本末倒置。其次,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如只把写错的字词抄写一下,对的就不用抄了。若是扩句需要加强,出几道让学生课外练练就行了。
二、“度”把握不准
1、量度不合适。我曾在外校调查研究时,了解到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每天做语文家庭作业就要在半小时以上。
2、难度不合适。有的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写读后感的水平,每教一篇课文都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像诗歌,学生能写好读后感吗?其实有这个必要吗?
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并深入了解学生,我建议教师要做到“作业下水”,这样能帮助教师把握好家庭作业的“度”。
三、学生的思维训练没达到效果
我們有时会发现有的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第二天作业本上照样是“优”、“★★★★★”,这类的作业只需要抄抄写写而已,不需动脑子,教师也便于检查,这样的作业能起到思维训练的效果吗?
针对这类现象,我认为必须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积极思维,有思维参与。如把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摘录下来,把ABB式的词语抄下来。
四、学生的兴趣不浓
经常有教师感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不了,或者完成得很差。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学生认为作业无趣。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对无趣的作业只能被动完成,当然这样的效果就很差。
针对这类作业,我认为首先应变换作业形式。其次,多鼓励多表扬。作业做了要注意反馈,反馈时要加大表扬鼓励的力度,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五、作业的“位”不到位
“位”不到位,既布置家庭作业在学生与教师两方都为达到预期与应有的效果。教师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不管合适不合适,有没有作用,学生都得做。
针对这类现象,我认为首先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个体差异,注意作业的层次性,分层布置作业,争取把作业布置在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其次,在作业的反馈上,要做到及时,一发现问题就纠正,要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练一两次就能练出来,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有序的不断训练,反馈,再训练,再反馈,直到满意为止。
六、作业的形式太单一
其实,只有学生喜欢做的事,才会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做好。我们倡导学生“自主、灵活”,就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主性,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不应千篇一律,一寸不变。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几个作业题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觉主动完成。
苏霍姆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良好的评价是一针催化剂,使孩子产生喜悦的情绪和动力,促进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努力。为此,在作业评价上,我也做了以下尝试:
1、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势都很单一,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因此,在作业评价中,我争取孩子们自己的力量,采用他评、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2、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在批改作业中不要急于告诉孩子正确答案,也不要凶巴巴地打上一个“Χ”。每次看见孩子的作业中出现了错误,我总是在错误下面划个横线,然后等待孩子订正之后,再把完整的“√”补上。有时在作业上,我写上“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评语,延迟判断,提供给孩子“再表现的机会”。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多习惯,又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3、对话评价,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在过去的作业模式中,学生写作业总是被动的,如何使学生从这种固有的写作业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沟通,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法宝。为了促进发展,应尽量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肯定、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中采用肯定、期待式评语评价,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的目标,让孩子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课外作业设计理念,运用科学的评价策略。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化,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蓬勃:《语文家庭作业布置中的问题与矫正》,《教育文汇·综合》2014年10月(上半月)期刊,第29页.
[2]温春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增效减负策略》,《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年第8期P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