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1-09-03史玉峰隋铭明陈健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课程思政课程

史玉峰 隋铭明 陈健

摘 要:“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例,研究探索课程思政元素的规划与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以及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构建了课程思政元素矩阵。研究发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明显提高。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P2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77-002

1.引言

教育的本质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尤其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其方式是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呈现。“课程思政”既是对“教书育人”的教学本质的回归,更是对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回应。

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皆称《纲要》)中指出,要明确“专业课教学内容”,围绕不同专业课的“课程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着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以取得“润物细无声”的人才培养目标[2]。《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围绕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作为主线,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为依据筛选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总之,思政元素旨在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并实现育人成才的目标。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规划与设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以下简称“测量平差”)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测量误差的基础理论、包含偶然误差的测量数据分析处理和精度评定方法等。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牢固掌握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误差处理思维,是测绘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支撑。本文以“测量平差”为例,将专业培养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紧密结合,设计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框架与结构,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开发和细化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做到专业知识传授和人生价值引领齐头并进,将思政教育理念全方位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建立课程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

2.1总体规划

贯彻教育部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标准,以面向产出为导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依托面向产出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讲授测量数据分析处理理论发展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和基本原理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注重学生针对民族自信、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觀。

2.2实施措施

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课堂讨论、学习汇报和发放调查表,定期与学生开展教学效果沟通[4]。结合实际案例、专题研究和学生的兴趣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科学精神、民族自信、工匠精神、国际视野等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可度,主动形成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本课程依托测绘工程基础专业课程群,加强教师团队思政学习,促进教师思政素质的内涵式发展。深挖课程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发掘专业内容所涉及的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将时政新闻、社会价值、科学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等信息引入课堂。鼓励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政教学讨论和调研,开展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细化教学内容和指标点,优化教学大纲和课堂组织形式,实现课程思政的长效融入机制;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3.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教育融入教学

课堂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立德育人,都是通过课堂这个载体来开展和实现的。抓好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育人的维度来提高专业课程价值,以思政的方式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

3.1民族自信

测绘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在测量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例如古代裴秀的地图测绘理论、一行主持午线长度测量、王安石发现磁偏角等;今天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已组网成功并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建设等。2020年5月,我国采用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测量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领域,李德仁院士、杨元喜院士等我国测绘领域的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测量数据分析处理理论,解决了困扰测绘领域多年的难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

3.2工匠精神

2016年至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三年提到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测量行业的体现是数据成果,测量人员在进行操作仪器和数据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技术标准流程,保证测量成果的产出符合各项技术标准。“测量平差”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包含偶然误差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观测值或参数及其函数进行精度评定。在教学中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匠心”内涵,自觉追求工匠精神,直至将其转化为个人习惯。例如在讲授协方差传播率、平差模型的随机模型等内容时,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3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科学工作者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求真务实、理性思辨及献身奉献等精神。测绘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指引,这也是促使测绘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科学奉献精神的培养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育至关重要。如在讲解测量平差原理时,融入最小二乘原理奠基人高斯为了获得正确的行星运行轨道,苦思冥想建立了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比较不同测绘数据处理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3.4职业道德

专业课程与就职岗位密切相关,在课程教学中要浸润、内化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具有严格职业操守的专业人才。授课过程中,将我国对珠峰高程的三次测量工作融入其中。1975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员在生命禁区奋战80多天,测出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8848.13米”;2005年5月22日,我国再次开展珠峰高度测量工作,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与GPS卫星测量相结合,并利用冰雪雷达探测仪探测冰雪层的厚度,最后经过计算得出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8848.43米”;2020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出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8848.86米”。这一过程中,测量人员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测量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先行者,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条件下,测绘人员必须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开展项目规划奠定基础。工作的艰苦性决定了测量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测量工作者必须的职业道德。

3.5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也称为全球视野、国际意识等。它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的意识、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测量平差”课程中涉及的平差函数模型大多由欧美国家学者提出,相应的分析处理方法也多以国外学者的名字命名,最新的有关测量数据处理方面的文献大多在国际期刊上刊发。授课过程中,通过分析比对不同分析处理模型的适用条件、模型特点以及模型存在的不足等,鼓励学生查阅学习有关国际期刊文献,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

根据“测量平差”教学大纲要求,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思政元素分布矩阵。

4.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实施与成效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想,其成功实施有助于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铸就。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必须将价值引领理念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将思政育人體现在每次课堂设计,使专业课教学以知识延伸育人、教学互动育人、人物事迹育人策略融入“思政味”,使其真正进耳、入脑、走心,从而达到“引人明道、启人心智”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要深入并紧扣课程知识内容,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科文化特征和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润“思政”于无声,使其“无处没有处处有、无时不在时时在”,以专业教育促进思政教育,以思政教育升华专业教育,二者并重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测量平差”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实践,自我校测绘工程专业2018级学生开始实施。通过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发现,2018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专业未来发展取向有了明显改观,对专业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参加全国大学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论文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发表论文数量也有所突破。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深入,今后将继续依托面向产出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探索课程整体设计与规划,深挖思政教学目标和思政元素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的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南京林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

[3]张一璠.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38-42

[4]杨强,陈动,郑加柱,史晓云,何龙江.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以“遥感原理与应用”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No.6:77-80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课程思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自行车的发明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