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看中国学术“走出去”
2021-09-03常延廷
常延廷
摘要:《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开了中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国际传播的先河,在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位推向世界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也从伦理道德视域诠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作为中国经济伦理学学术思想的世界表达,给与了我们诸多的有益启示:中国学术“走出去”,应阐述以独创为旗帜的中国话语,满足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探求;应以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研究导向,使形成的解决方案具有世界意义;应具有融通中外的学术品质,为“走进去”、传得开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学者应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这是与海外学术研究成果竞相媲美的学术本源;意识形态差异并非樊篱,应实施的基本策略是坚定“四个自信”,做到文明互鉴,求同存异。
关键词:《道德资本论》;王小锡;中国学术;“走出去”
DOI编码:10.19667/j.cnki.en23-1070/c.2021.02.004
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作为集思想之精华、理论之创新并集中体现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术不可或缺。必须承认,作为东方的学术大国,中国还不是学术强国。正如有学者所描述的:“与中国学术在中国本土所表现出的创获不断、成绩斐然的景象相比,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总体上还比较寂寥,大量的中国学者及其著述,都还处于不为中国以外的学术界和一般读者所关注、研读和评价的状态。”然而与此不同的是,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的学术著作却呈逆势上扬的态势:2015年,他的《道德资本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英文版由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中国第十四届输出版优秀图书;2016年,此书的日本文版和塞尔维亚文版也分别由日本千仓书房和塞尔维亚出版社出版,后者还获得中国第十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2019年,他的《道德资本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再次受到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的青睐,其英文版面向全球出版发行,而这部著作的德文版和泰文版也于2020年7月份分别在这两个国家的书店上架。这意味着,从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时间里,同一学者的两部学术著作不仅在同一品牌出版社“梅开二度”、走进英语世界,而且累计以五种语言文字在国际传播。
对王小锡学术成果展开研究者不少,然而,对他学术著作“走出去”的研究却十分罕见,这在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任重道远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基于此,本文以他的《道德资本论》为蓝本,兼顾30年来他的经济伦理学学术研究成果,从国际传播的视角作以阐述分析,旨在为中国学术“走出去”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一、《道德资本论》国际传播的学术底蕴
所谓学术底蕴,不仅表现为选题之新颖、学理之严谨的学者创造力,还表现为这一学科所蕴含的发展潜力,它既发挥着对于实践的引领作用,也为后来学者继续探索开辟了一片蓝色的海域。《道德资本论》作为中国议题之所以在学界脱颖而出“走出去”,恰恰是学术底蕴为其充足了动能。
1.“道德也是资本”的命题为世界经济良序运行树立了伦理坐标
道德何以成为资本?这是王小锡道德资本学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一个学术命题,不要说研究伦理学或经济学的学者,一般读者也想一探究竟。《道德资本论》前四章通过对道德概念内涵及其功能与作用、经济与道德的相互依存关系、道德資本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形态、促进资本增值的道德所具有的能动性,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结构布局,令人信服地诠释了道德何以成为资本的来龙去脉:“有经济必有道德,道德对于经济来说不可或缺。因此,理解经济不能没有道德视角,发展经济需要道德支撑。”同样的道理,“有资本必有道德”,“道德对于资本理性投资并实现价值增值来说不可或缺”。如此这般,专著诠释了道德与资本二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关系:道德因融入经济而使其价值得到拓展与提升;经济因有道德的衡量检测而促进它的提纯,也更趋于科学规范。这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道德资本都无一例外、如此能动地发生作用。由此,也使我们欣然地看到,在国际社会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当今时代,这一学说为世界经济发展走向树立了伦理坐标,提供了良序发展的道德动能。
2.道德资本的实践与评估指标体系传播了企业员工道德完善的中国样本
《道德资本论》的第五章“企业道德资本实践与评估指标”,由宏观论述转入微观聚焦,将道德资本理论从实践层面融入企业发展。这一评估指标的构成逻辑和内在机理在于:“着眼企业员工的道德完善”和“企业各种关系的和谐协调”,沿着“企业道德理念”“企业主体道德觉悟”“企业道德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道德诉求”这样的实践维度(亦是评估视角),将道德资本分解为8个一级指标和100项引领实践应用的二级指标。其鲜明特点在于:一是企业类型选择的多样性。即选择的类型着眼于国内的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二是指标评估结论的可计量性。通过对企业道德生态的评分揭示了“看不见”的以道德资本为核心的精神资本是可以衡量的以及是如何衡量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定量分析使定性研究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三是反映了企业道德标准的“镜像”性。企业员工的道德是通过员工的行为凝结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中来,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体现了企业员工的道德精神与道德风貌。从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遴选案例做出分析,无疑是选取了企业道德标准的中国样本,这种“镜像”式的国际传播,反映了企业道德是如何完善的本真样态。
3.企业道德资本培育与管理的基本策略为“走进去”创造了生长条件
《道德资本论》“走出去”固然可喜,而“走进去”的生长条件不可缺失。在专著的第六章、也是最后一章,王小锡从“注重企业道德建设”“培育道德习惯”“渗透企业道德精神”“加强道德资本管理”四个方面,就道德资本的如何培育与积累、如何衡量与协调指出了应然的方向与路径。可以说,这为道德资本学说“走进去”在异域他乡落地创造了生长条件。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培育与管理的基本策略是基于中国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对道德的崇尚与认知而构建的。而它一经“走进去”,还有一个水土适应的过程,即它的实然状态。从应然到实然,生长条件将土壤般地起到关键作用。专著就培育与管理这一生长条件的提供,隶属“方法论”范畴,作为《道德资本论》最后一章的完美收官,体现了道德资本学说普适性、应用性的学术价值。由此可见,这部专著所阐述的理论体系绝非是“坐而论道式”的空谈,它源自于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即使在异域他乡,由普适性与应用性的特点所决定,也必将指导企业发展实践。
4.“道德资本”的理论学说赢得了中外译者的学术认同
《道德资本论》在逻辑结构及其思想内容上,以“道德是什么”为开端,以“经济离不开道德”、道德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为引导,诠释了道德资本的特点及其基本形态,并界说了“道德资本”之“资本”与马克思所揭露和批判的“资本”概念的区别;多视域、全方位地“证成”了道德资本之成立以及道德对企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作为与作用,成为全书的“主脑”;确立了道德资本实践的衡量尺度,亦成为道德作为生产性资源作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实际样态;强调了“培育与管理”是积累“道德资本量”的根本路径。可见,专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自成体系。由此,人们一定会问,这部专著“走出去”的传播效果如何?尽管目前这方面的反馈信息尚未搜集,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外译者以及海外出版人在翻译出版此书的“姊妹篇”、王小锡的《道德资本研究》时的“一路绿灯”窥见一斑了。据译林出版社对外合作部编辑王玉强披露:《道德资本论》的英文版译者姚虹晨的译文“经过了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Ren-eMorenski教授的专业审校,确保被严苛的斯普林格出版社一次性通过”。显然,这里的“专业审校”,绝非是一般性的语言文字把关,学理的构成、严谨与创新自然也蕴含其中。所以,“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一个月之内就销售了近八百册”,以至于不得不加印。“日文版的译者刘庆红教授是经济伦理学专家,日本经济伦理学会理事”,日文版面世后,译者曾利用自己的“专业渠道”为发行宣传造势,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如此,塞尔维亚出版社总编辑在收到译林出版社的英文PDF版样稿时,“大为欣喜,赞誉这是一部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著作,随即购买了该书的版权”。所有这些不难看出,“道德也是资本”这一命题及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实践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译者的认同以及图书版权的引进,就如同图书市场的晴雨表,代表了、反映了译人国家受众的阅读需求。
二、《道德资本论》国际传播的时代意义
学术是思想之精华,也是学者智慧对现实观照的学理性表达。中国学术“走出去”,则开启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智者与智者之间的友好对话。《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不仅具有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般意义,也在学科建树、丰富学术样态、确定学术方位和引领实践应用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跨越。
1.开中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国际传播的先河
据有资料可查,中国伦理思想的国际传播于5个世纪前就开始了。以“阳明心学”为例,“早在16世纪初就传播到了东亚并对东亚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世纪末,辜鸿铭曾把《论语》译人英语世界,他“以中华民族拥有《论语》而自豪,所以他要介绍给西方,展示给西方,并且首选对象是‘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而所传播的伦理思想自然也蕴含在这部儒家典籍之中。自辜鸿铭之后的近百年,中国伦理思想对外传播几乎停滞下来。王小锡探索性地构建中国经济伦理学,并且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对“道德也是资本”之发现,使这一新学科拥有了中流砥柱般的学术支撑。如此“成学科”地“走出去”,不仅使经济伦理学从伦理学的家族中“分枝”出来,更细化、更精准,发展方向更明确,而且它以完善的学术体系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对这一近百年来学科发展和学术作为的突破与跨越的先河意义不容忽视。
2.将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位推向世界学科发展前沿
《道德资本研究》《道德资本论》两部学术专著之所以能接踵走向国际,一个根本原因,是王小锡以道德资本为核心、为中枢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究处于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位置。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说引发了中外学者的热切关注。早在1996年,王小锡随中国伦理学学术代表团赴韩开展学术交流,这期间他作了关于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学的演讲,引起了韩国学界的极大兴趣。乃至演讲结束后,与会学者们纷纷发言提问,并希望未来继续加强交流。由此,使他看到了中国经济伦理学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切实体验到“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位置。无独有偶,20年后的2016年,日文版《道德资本研究》由日本千仓书房出版发行后,“日本经营伦理学会”了解了他的学说,于同年3月邀请他到东京讲学。这再次证明了他学术研究方位的前沿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先于国外经济伦理学译介。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开山之作,当属王小锡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的《经济伦理学论纲》,彼时,国外经济伦理学尚未译介到我国。恰恰是这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以及6年之后,即2000年以《论道德资本》的发表为标志的“道德资本”学说的创立,将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乃至研究方位推向了世界学术前沿的位置,就国际社会经济伦理学的学术研究与建构,发出了中国声音,提出了中国方案。
3.从伦理道德视域诠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
自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总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国际社会企盼了解中国经济是如何快速发展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中国创造的经济辉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識层面,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所进发的道德生产力作用功不可没,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之一。《道德资本论》从伦理道德视域对这一密码进行了具体、透彻而又令人信服的诠释。
一方面,这体现为“道德也是资本”的立论蕴含着道德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在《道德资本研究》《道德资本论》相继“走出去”之后,王小锡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道德是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此文凝结着他的道德资本观:“经济一定是内含道德的经济”,而“道德能以其特有角度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道德是一定经济制度或一定经济力量兴盛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使中国经济发展的道德生产力作用获得学理性支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是经济力量兴盛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生产力作为“特殊力量”直接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企业道德资本评估案例”成为瞭望道德资本融入经济生态、发挥道德作用的实证性窗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始终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贯彻落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应该看到,全部“企业道德资本评估指标”的设计,无不是基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企业“镜像式”调查研究得来,它既来自企业,进入评估阶段,又回归、聚焦企业。其全部指标的设计反映了企业员工道德建设的实绩;其评估又通过测量,或者说从道德习惯和道德力量对畸形经济起到矫正和鞭挞作用。概而言之,居于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兴盛的外在表现,与中国持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休戚相关。如果从伦理道德视域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那就是:“道德也是资本”,“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并且这种支撑力量,作用于中国经济发展是毋庸质疑的,也是第一位的。
三、《道德资本论》国际传播对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启示
《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隶属于从学术上讲述中国故事的思想文化传播范畴,它较之文学传播、影视传播、书画传播等欣赏性艺术传播,无论是文化样态、传播渠道,还是受众群体、评价尺度,都有着显著不同。因此,《道德资本论》作为中国学术完整系统且鼓舞人心、提振士气地“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它给与我们的有益启示也是实实在在、多方面的。
1.中国学术“走出去”应阐述中国话语
所谓中国话语,是指运用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现象作出的阐述,其言语构成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就中国学术话语而言,它是学者的理论创新,包括指导思想在内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都是中国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独创性,是中国学术话语的生命力之所在;也唯有独创性的中国学术话语,才能成为国际社会受众群体的需求与期待。
《道德资本论》的学术独创性,是从作者的独到发现开始。因其独到、他人不曾有过、十分陌生,国内就有学人与他商榷甚至质疑,愈是如此,愈加引发他的深入思考。进入新世纪以来,王小锡历时15年,以“九论道德资本”的专题性研究,保证了学说的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从而成为中国经济伦理价值取向富有学理性的世界表达。国际社会的经济伦理学学术界以及企业界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中国学术话语表达,以获得启示与教益。试想,倘若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甚至迎合他国的学术思想、与异域本土并无二致,版权输出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中国学术“走出去”,必须阐述以独创为旗帜的中国学术话语,唯有如此,才能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学界的话语权,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智囊性探求。
2.中国学术“走出去”应为解决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提供思路或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这已被王小锡以道德资本研究为标志的经济伦理学学术生涯所证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王小锡敏锐地意识到道德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对立,究竟道德和经济发展能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能否在经济生活领域发挥它不可或缺的作用,二者能否有机结合的问题意识,成为他打开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之门的金钥匙。由此出发,他发现了经济富有德性、道德也是生产力、道德蕴藏着资本价值。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找到了最佳支撑点,亦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科学的逻辑理路和价值架构。
应该指出的是,王小锡所发现的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冲突问题,既是中国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普遍存在着。而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即树立道德资本观,体察道德所拥有的资本内涵,将经济置于伦理的“法度”之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解决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冲突问题也就有了世界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出的规律性揭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践行這一发展规律,中国学术“走出去”才能行稳致远,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3.中国学术“走出去”应具有融通中外的学术品质
所谓学术品质,是学者的学术理念、学术探索、学术路径、学术能力和学术贡献荟萃式集合的本质性表现,并最终通过学术成果获得品鉴。所谓融通中外,即所传播的学术内容及其品质不仅为中国本土所透彻地领悟,亦能为国际上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所认同与接受,换言之,这种学术品质是具有世界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表达。如果说学术研究着眼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的思路或举措,为“走出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那么,融通中外的学术品质则为“走进去”、传得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于《道德资本论》的学术品质,从学界对王小锡构建的包括道德资本观在内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学说的述评中,不难获得答案。研究评论王小锡学术思想者众多,本文仅举三例: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在为王小锡的论文选《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作序时总结道:小锡同志“致力于经济伦理学的学术信息库和我国企业伦理的‘镜像调查,为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学界同行的认同和赞誉。本书充分体现了他在经济伦理研究领域取得的可喜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在回溯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时指出:“应用伦理学方面……王小锡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等著作,多具有创新补白的意义。”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俊人先生评价说:王小锡“提出并努力证成的‘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关键性经济伦理学概念,在国内外学界影响甚大。……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理路径,深入探讨了经济与道德的复杂关系、互动机理、辩证关联等重要课题,借此建构了他自己圆融自恰的经济伦理学理论体系”。
在这里,罗国杰所说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唐凯麟指出的“创新补白”、万俊人评价的“圆融自恰”,多方面地肯定了王小锡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学术品质。也正是凭借这种学术品质,使他多年来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与美、英、德、日、韩、巴西等国家的经济伦理学家游刃有余地进行对话与交流,并发挥着融通中外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也正是拥有了通融中外的学术品质,如前所述,才有了学术专著以五种语言走向国际、五年内在英语世界“梅开二度”、塞尔维亚购买版权的“一路绿灯”以及《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上架首月即“销售近八百册”的不凡业绩。
4.中国学术“走出去”,学者应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
罗国杰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作为学者“有准备的头脑”,表现为他的学术视野、学术思维、学术素养和学术创新。这其中,学术视野决定着学术创新的格局,学术思维作用于创新的全过程,而学术素养既决定着学术视野与学术思维,也是学术创新的本源。作为经过专家严格评审通过的江苏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的首批“外译著作翻译出版项目”,如果说《道德资本研究》《道德资本论》的“走出去”,是机遇对王小锡的偏爱,那么,能获得这种偏爱的头脑“准备”的过程,其素养的“修炼”已经融入他的学术生涯。
透视《道德资本论》这部著作,王小锡学术素养可见一斑。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之立论精当到位。从专著开篇第一章“道德是什么”可见,他从“道德本体”“道德本样”“道德本真”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的道德之‘应该及其规范”,就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多卷本的“全集”“文集”中汲取经典作家关于道德的论述,作为立论支撑。其次,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使学说尽显中国特色。且不说“义”“利”“天理”“中庸”“良知”等一系列传统儒学概念及其意涵为专著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就“道德资本”的“道德”与“资本”之结合,就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三,对外来学术思想的品评鉴别素养使之批判吸收,绝非照搬照抄。例如,在第六章论述关于如何“培养道德习惯”时,引用了西班牙著名经济伦理学家阿莱霍·何塞·G.西松的观点:“习惯就是人类反复的自发行为所产生的道德资本。”王小锡就此专门做一脚注:“这里的‘自发行为概念不清,会引起误解,假如把‘自发行为改成‘自觉行为或他前面所说的‘自愿行为观点表述就会更清楚。”虽然是一字之改,却顺理成章、避免了谬误,也充分揭示了人类道德习惯养成的内在机理。其四,倾情实践的调查求证素养使之学说切中问题“接地气”。回溯他的“道德也是资本”之发现、经济伦理学术思想之形成,乃至企业伦理道德资本的检测评估与培育,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调查求证素养成为他学术创新又一能量之源。
总之,中国学术“走出去”,学者必须拥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作为日积月累的追求与存储,这是获取与海外学术研究成果竞相媲美的学术本源,也是与海外学者交流对话的资本平台。尽管这个平台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5.中国学术“走出去”,意识形态差异并非樊篱
我们必须承认,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式: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导致西方国家对于我们的学术著作不易接受。在阐述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启示之后,在笔者看来,意识形态之差异是否阻碍中国学术“走出去”这个问题不容回避,也必须回答。王小锡作为中国当代经济伦理学的开拓者,包括他“走出去”的专著在内的全部学术研究,或者说,中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学科之构建与构成,无不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聚焦国际社會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学术研究,不仅被西方学界接受了,且取得可喜的传播效果。由此,必须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中国学术“走出去”,意识形态差异并非樊篱。这说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对真美善的追求是同一的,贵在在不同意识形态中找到共同的学术价值,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如同“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样,前者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后者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好向往与期盼。
那么,中国学术“走出去”,或者说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面对意识形态差异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科学的实施策略是“求同存异”。“求同”,并非是为了“走出去”而“削足适履”式地适应别人,而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中国学者在国际学界开展学术对话与交流,让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应奉行的基本准则,也唯有如此,中国学术才能“走出去”、走得远、步子实,也才能由学术大国走向学术强国。与此同时,“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即要“存异”。所谓存异,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价值所在,希望所在,光明所在。须知,实现互学互鉴,必须求同存异。对于海外学界以及受众而言,存异之“异”,恰恰是其可学之长,可鉴之镜。
[责任编辑 付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