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引人入胜的心理课是什么样子的

2021-09-03张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心理课活动设计

张潇

摘要:当前心理教师普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如何根据选定的课题讲“出”一节课,而在于如何通过精心打磨、反复推敲上“好”一节心理课,让心理课的实效落地,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真正有所收获和成长。从活动内容要“动静结合”、活动数量需“疏密得当”、活动目标能“情理交融”、活动理念应“虚实相生”、活动构思有“点睛之笔”、活动过程宜“适度留白”这六个角度,论述了一节引人入胜的心理课所具备的特征。

关键词:心理课;活动设计;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3-0047-03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慢慢以地方课程或者学校课程的形式步入常规课的行列,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日渐壮大,课程资源逐步丰富和完善,线上、线下学习分享、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渠道越来越多,一节被公认为所谓“好”的心理课的模样也变得愈加清晰起来。当前心理教师普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如何根据选定的课题讲“出”一节课,而在于如何通过精心打磨、反复推敲上“好”一节心理课,让心理课的实效落地,让学生在参与体驗中真正有所收获和成长。

心理课堂有非固定化、非模式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其没有章法和迹象可循,那些有趣有味、触动人心的心理课虽然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但是细细观摩品鉴,大多都有动静结合、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情理交融、点睛之笔、适度留白的模样在其中,彰显出心理课共同的特征。

一、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动静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随着心理课堂研究探讨和实践创新的增多,对各种心理辅导技术的引入和改造应用,心理课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层出不穷,表达性艺术绘画、音乐治疗、戏剧治疗、家庭治疗、卡牌、沙盘游戏、正念放松、焦点解决、叙事疗法等各种技术也通过“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变幻出各种形式,呈现在心理课堂中,丰富了课堂的活动元素,增强了活动效果。

当活动选项足够充足的时候,如何合理选用就成了心理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体设计构思一节心理课的时候,选择的活动要充分切合课堂主题,紧扣活动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兼顾活动体验效果和课堂氛围营造。如果需要学生“动”起来的活动过多,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确实容易被调动,但是整个课堂就会显得过于浮躁,学生的沉浸体验不足,影响个人思考和感悟的生成沉淀,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整节课一直围绕着单一的“写”、“画”或“想”展开,缺少多种感官的激活,学生的注意力很难维持,枯燥、乏味、阻滞之感就会使学生游离出课堂。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和碰撞,获得新体验和新经验的机会不足,成长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减。因此,一节课既要安排“动”的活动,又要穿插“静”的活动,动静结合,才能平衡内外资源和能量,让课堂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例如情绪主题的心理课,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用“情绪接龙”“我演你猜”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带领学生认识和感知情绪;同时有“静下去”的环节,以绘画的形式帮助学生表达和接纳情绪,动静结合,让学生在个人感悟与交流互动中学会如何调节情绪。

二、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疏密得当”

以活动为载体,这是直观评价一节心理课有没有“心理味儿”的重要原则,然而为了突出心理课的这一特点,有的心理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过度追求活动的数量,把一节课变成了活动的堆砌,花样繁多的活动如同走马灯一般贯穿课堂,看似充实、丰富的表象之下,实际折射出的是心理教师对驾驭活动的信心不足,隐藏的是对活动意义深入挖掘的欠缺。活动太多,节奏太快,会使一节课显得过于满、紧,学生没有充分体验、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容易使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妨碍活动的目标有效达成。同样,课堂活动不足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来不利于达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来课堂容易变得松弛单调,缺少丰富性和层次性。好的心理课应该有一条主题线贯穿其中,上面连缀着大大小小的活动“珠子”,活动排布错落有致,疏密得当,这样整个课堂会富有节奏,行进得自然流畅,展开得灵活从容。

例如,以提升注意力为主题的心理课,如果整节课用形式多样、紧张有趣的注意力比拼和竞赛活动填满,那么很可能一节课上完,学生玩得很开心,但对注意力的特点和规律,自身注意力存在的问题,如何与学习活动相联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升注意力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造成活动目标的“失焦”。因此,适度精简活动,明确目标,才能突出重点,达成实效。

三、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情理交融”

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是心理课活动的目标导向。心理课活动设计的一个惯常逻辑是,通过活动体验触发情绪,进而借由感悟和思考将其上升到理性层面,引起认识层面的觉知,最终引发行动上的改变。在实际活动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些心理活动能够直接引发认知矛盾,进而触动强烈的情感体验,最终影响行为改变。不管是认知冲突还是情感触动,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实际行为的改变。如果课堂活动仅仅引发理性层面的认识和思考,没有贴合学生实际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触动,那么活动很难深入学生内心,形成深刻体验和感悟,造成持久的影响。

例如“合理归因”这节课,当向学生传达何为正确的成败归因方式时,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这些理论化的讲述听起来很抽象,但是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将考试后学生对成绩的不同归因呈现出来,很容易让学生有带入感,触动他们思考不同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而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但如果活动生成的情感触动没有及时被捕获,再通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加以凝结的话,也会很快消散,不留痕迹。例如,亲子沟通主题的心理课,学生很容易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到自己在与父母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懊悔和内疚,但是如果不帮助他意识到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不去换位思考,学习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的话,再多的情感触动也很难促成行动上的改变。因此心理课设计的活动和环节,要能从影响和触发学生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入手,在反复的情理交融中深化体验和感悟,最终指导行动和实践。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心理课活动设计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