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程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刍探

2021-09-03刘文达

成才之路 2021年26期
关键词:素材氛围生命教育

刘文达

摘 要:目前,生物课程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存在教师的认识不足、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缺少共鸣等情况。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挖掘课本素材,营造课堂氛围,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资料,充分利用实验,以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观念;素材;氛围;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117-03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唯一的。而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让学生应对生物考试,取得好成绩,忽略了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即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以生命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提倡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并爱护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目前,部分学生存在人文情怀不足、心灵情感缺失,甚至漠视生命等情况。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生物课程的优势,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并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一、 生物课程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1.新课程标准对生命教育的教学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还要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教师授课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目标都是围绕分数和考试进行的,缺乏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而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學生的成长需要生命教育

选择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生命教育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相关研究证明,人的价值观、思考模式和行为意识大都是在成年之前形成的,而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选择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非常适宜。另外,初中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褪去了小学生的稚嫩,开始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但又没有高中学生较为成熟的思维。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设计生命教育内容,将“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真谛,对生命有敬畏心,不仅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同时尊重一切动物、植物的生命,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不断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师缺少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既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学生成长的要求,但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缺少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忽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专门留出进行生命教育的时间,不深入备课,也不认真研究如何传授生命教育的内容。而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对生命教育认识不足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生命教育过程流于形式

目前,部分学校缺少专业的生物课程教师,会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而兼职教师的生物专业知识不扎实,对生物课程也缺少深入的了解,更没有充足的生物教学经验,这就很难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只是一种形式,学生并不能通过生命教育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并不认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管不顾地念教材,完全不加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理解、接受情况也无视。有的教师甚至随便讲两句之后就让学生自习,完全是一种应付的心理。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教师对生命教育不重视的表现。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正视生命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避免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3.学生未与生命教育形成共鸣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时,只有学生对生命教育有正确认知,并与教师高度契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部分学生认为生命教育离自己很遥远,并未与教师所讲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产生共鸣,完全以“第三者”的心态来听课。很显然,这就会失去进行生命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积极优化教育方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选择的教学事例要尽量契合学生的生活,并使用轻松、自如的语气授课。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生命的重要性,产生“生命教育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意识。只有产生这样的教学共鸣,才能真正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教育。

三、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目标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端正对生命的态度,正视生命的价值。具体可预设为以下三个教育目标。第一,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这里所说的尊重生命不仅指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通过尊重生命,学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命观。第二,让学生热爱生命。这里所说的热爱生命不仅指热爱人类的生命,还包括热爱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等的所有生命。生命是不分贵贱的,每一个生命的孕育都来之不易,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态度,有利于学生树立善待生命、善待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第三,让学生珍惜生命。这里所说的珍惜生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学生要思考如何自爱,珍惜自己的生命,二是要珍惜生活的机会,思考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让自己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的、有意义的。为了达成以上生命教育的目标,教师要积极思考有利于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

猜你喜欢

素材氛围生命教育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