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河南汝州出土的两件青釉洗

2021-09-03陈宏焱赵志强

东方收藏 2021年8期
关键词:汝州市汝瓷汝窑

陈宏焱 赵志强

1981年,汝州市群艺馆(原临汝县文化馆)对汝州市骑岭乡十里铺村的一座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天青釉洗、豆青釉洗各一件。1984年,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成立,这两件青釉洗由汝州市群艺馆移交至汝州市汝瓷博物馆。今结合1984年以来参加对青瓷窑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浅谈汝州市出土的两件青釉洗,以求同仁教正。

一、河南汝州出土的两件青釉洗

天青釉洗一件(图1),圆唇、直口、弧腹下收、平底,胎薄且器表施釉亦薄,釉色淡青,釉面明亮而不刺目,开片细碎,厚约0.2—0.3厘米,质较坚密,高5、口径16.9厘米,重250克。采用满釉支烧制成;底有五个芝麻粒状支钉痕,直径0.2—0.25厘米,器型优美,工艺精湛,是宋代汝瓷中的精品。

豆青釉洗一件(图2),圆唇、直口、弧腹下收、平底,器表施釉匀净,釉色青中闪绿,釉面光洁明亮,开片细碎而且有规律,胎较薄,厚约0.25—0.3厘米,质较坚密,高5、口径17.5厘米,重350克。采用满釉支烧制成,底有五个近圆形支钉痕,直径0.2—0.25厘米,器型规整,烧制精美,与宋代民用瓷有明显的区别。

二、古汝州出土青瓷概况

汝州自隋唐设州以后,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地,其所辖地鲁山、郏县均为唐宋以来我国北方重要的产瓷场地。宋元时期,在古汝州辖地鲁山、宝丰、郏县等地窑群密布,盛烧青瓷,至今仍旧在民间流传有“清凉寺到段店(鲁山窑),一天进万万”“东沟到黄窑72座汝瓷窑”的谚语。从采集的标本看,各窑主要制品多为民窑汝瓷,少部分兼烧白瓷、三彩、黑瓷等。除三处纯烧或多烧豆绿釉瓷外,其余均以烧制天蓝、天青、葱绿、粉青等色为主;胎质较坚密,釉色浅者灰白,重者成紫褐色;造型有碗、盘、洗、碟、炉、罐、盂、盒等;发现的窑具有弦纹漏斗状、锅底状匣钵和圆形垫饼、垫圈、支钉等。汝州规模较大、烧造时间较长的严和店、东沟两处古窑群,遗物堆积满坑满谷,废窑累累,排列有序。四十六处窑群计窑炉数百座,可见昔日汝窑兴盛之状况。

1983年,在宋代古汝州辖地、今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发现了类似宫廷御用汝瓷的瓷片标本。1987年后,经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不但出土物与传世汝瓷相对照,而且还出土了大量前所未见的新器型,从而揭开了汝窑窑址之谜。2000年4月,汝州市城东居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出土较多青釉瓷片。汝州市文化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讯多次对该窑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钻探,搜集了较丰富的实物资料,发现了较多与宝丰清凉寺御用汝瓷特征相同或相近的汝瓷残片,为进一步研究汝窑的发展及该窑址与汝窑及北宋官窑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东南部老城中大街与张公巷窑交汇处,烧制年代为北宋末年,出土瓷片以青瓷为主,瓷片薄胎薄釉,釉色浅淡,釉面明亮,玻璃质感强,开片以不规则冰裂纹为主,器物底部的支钉印痕呈米粒状,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制作讲究,质量上乘,显然不是一般的民间用瓷。窑址发掘出大量瓷器碎片和破碎匣钵,有可能是人为销毁,这种做法在已发掘的古窑遗址中也见于宝丰清凉寺汝窑。2004年5月,汝州张公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上,大多数学者认张公巷窑产品制作讲究,工艺精湛,它的性质应属官窑。

三、 出土青瓷初探

由于汝窑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青瓷的时间短,现存传世品极少。南宋人周辉 《清波杂志》就已经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中国陶瓷史》记载:“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瓷窑。”实际上北宋官窑传世品更少。河南省文物研究院孙新民先生在《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一书中收录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台北鸿禧美术馆等单位收藏的张公巷窑外传青瓷器(包裹残器)不足十件。张公巷窑青瓷器以薄胎薄釉为主,釉色浅淡,釉面玻璃质感强,胎色呈粉白、灰白、浅灰,与汝窑的香灰胎不同;张公巷窑青瓷胎质细腻坚实,为汝窑所不及,器型有碗、盘、瓶、壶、洗、枕、盏、盏托、熏炉、套盒和器盖等,其中不少器型与汝窑瓷器相类,而花口折腹盘、葵口平底盘、椭圆裹足洗、四方平底盘和长方体枕等,则为汝窑所不见;带圈直足的器物较多,直圈足底部虽然无釉采用垫烧,但是其制作之规整、烧造之精美也是前所未见。汝窑圈足多外撇,张公巷窑青瓷外裹足的较少,圈足多不外撇。张公巷窑青瓷器底支钉痕呈非常规整的近圆形米粒状,支钉分别为三、四、五和六枚,汝窑支钉痕多呈芝麻粒形状。从目前考古发现可知,汝窑洗类有三足洗、平底洗、椭圆洗、圆形裹足洗等;张公巷窑出土有弧腹平底洗、椭圆裹足洗、椭圆内凹底洗等。

汝窑为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宋人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汝窑民用青瓷釉色及图案多样,造型丰富,多姿多彩,颇受民间喜爱。御用汝窑造型典雅庄重,以玛瑙末为釉,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而成,制作工艺精湛,釉色莹润多变,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美,被誉为“青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把青瓷之美推向了最高峰,成为一代御用名瓷,使汝窑烧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闪现出耀眼的光辉。张公巷窑青瓷与宝丰清凉寺烧制的御用汝瓷相类且制品更精美,其色清雅,釉面光洁明亮、玻璃感强,冰裂纹细密,但少见汝瓷釉面多见的鱼鳞状开片,多为餐具、茶具、酒具、文具、工艺品。张公巷窑目前虽然发掘面积较小,但从出土瓷片可见器物的器型有碗、盘、碟、盆、洗、壶、瓶、熏炉、枕、盏托、套盒、器盖等。张公巷窑的直口深腹盖碗、敞口斜腹小圈足碗与汝窑相同。张公巷窑的碗類器皆为素面,张公巷窑盘类器以花口折腹直圈足为主,器型大小不一,以垫烧为主。平底器一般较小,多采用满釉支烧制成。汝窑则以圈足外撇为主,皆满釉支烧,垫烧只有极少的折腹直圈足盘一种。张公巷窑的洗有弧腹平底、椭圆裹足和椭圆平底内凹三种,其中的弧腹平底和椭圆裹足洗为汝窑所不见。汝窑出土最多的直口深腹、敞口裹足和直壁三足洗等,在张公巷窑很难找到同类器。张公巷窑的洗口沿多为较厚的圆唇口,与汝窑洗口沿向上缓收而成的口沿不同。

汝州市城东张公巷窑址出土了较多与宝丰清凉寺御用汝窑特征相类且制品更精美的瓷片标本,后经多次发掘,确定为一处重要的青瓷窑址。从文献可见,汝州在宋代政和五年升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这与宋人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政和间,京师自制窑烧造,名曰官窑”的时间相吻。从发掘情况可看出,汝州张公巷窑的烧造时代与宝丰清凉寺汝窑相近或稍晚烧造青瓷,且制品较精,中外多数陶瓷专家都认为张公巷窑就是北宋官窑。文献《京师自制窑烧造》中的“京师”可释为:1.帝王的都城;2.天子的军队;3.朝廷。从张公巷窑的位置及其较宝丰清凉寺汝窑制品更精致,结合文献看,“京师”应为后两种解释,就是“天子”的军队或“朝廷”在汝州张公巷另外“自制窑烧造”,即张公巷窑可能就是北宋官窑。2018年,在对汝州市望嵩中路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中新发现多件与张公巷窑相类并刻有赵氏监造铭文的青瓷片多件。所以,张公巷是不是“官窑”,还需要考古工作的深入和不断的研究才能逐步揭示,但这两件青釉洗为深入研究汝窑与张公巷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简介:陈宏焱,工作单位: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文博馆员,本科学历;赵志强,工作单位:汝州市汝瓷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大专学历)

参考文献:

1.陈宏焱,裴涛,陈少禄.汝州市城东汝窑址的调查与认识[J].中国古陶瓷研究,2001(7).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孙新民.汝窑的发现与研究·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郭木森.汝州张公巷窑的发掘与初步研究·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陈宏焱.河南汝州汝瓷博物馆藏青瓷与张公巷窑出土标本的新发现[J].东方博物,2005(4).

猜你喜欢

汝州市汝瓷汝窑
化“腐朽”为神奇,这件汝瓷美吗?
心系汝瓷,痴心不改
汝州市区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状况研究
汝州市卫健委、计生协联合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汝州市计生协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寻找汝瓷
玛瑙为釉 青瓷之首
汝瓷大师为博览会添彩
汝州市中医院好护士拾金不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