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视野下的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演化
2021-09-03梁壮
梁壮
基础研究专注于知识生产是科技创新的发展动能,在自主创新和前沿科技突破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作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在竞争中首当其冲,而科技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直接决定着成败。我国华为、中兴等企业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在竞争中面临“卡脖子”困境。其中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就在于基础研究,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基础研究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建立其科技核心竞争力,应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积极布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源动力。
一、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
布什将基础研究定义为:基础研究不考虑实用目的,其产生的是普遍的知识和对自然及其规律的理解。同时提出了科技发展的线性模型。基础研究产生的是知识,它是科技创新活动中处于先导的位置。1997年,斯托克斯(D. E. Stokes)提出科学活动的“认识与应用”二维模型,将科学研究分成四个象限,其中包括纯基础研究的波尔象限和应用研究引起的巴斯德象限,现在通常称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种分类方法在现实中被广泛应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比较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发展模式也逐渐从“引进-模仿-改进-创新”向追求原始性创新方向转变。
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被提升到新高度,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基础研究在对科技实现突破性创新中居功至伟,另一方面,在现今科技发展中科学和技术已经紧密糅合在一起,不再是以往的“线性发展模型”。现代经济发展中,越来越依赖于高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产业的突破与发展都根植于背后的基础研究。而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说, 基础研究是企业获得知识收益和原始创新力的必然要求。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在科研创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是我国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发科学发展活力的重要主体。在未来,思考如何让企业从注重技术发展到注重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协同推进,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基础研究的阶段变迁
1.阶段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年—1995年)。改革开放之后,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国家发展重心。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则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发展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因为科技实力薄弱,更加重视企业和各界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推进企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并支持企业开办研究所。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支持其与高等院校加深联系和往来,企业与高等院校的联系有所加强。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基础研究获得更加系统、稳定的发展支持,项目基金同样允许企业申报并参与其中。因为基础研究整体存在被忽视的状态,与国家发展阶段相符,企业在该阶段的作用并不突出,在基础研究政策中较少涉及到企业参与的内容。
2.阶段二: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年—2005年)。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引。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开始被注意到,但是更偏重于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
在这个阶段,针对产学研融合程度不足的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展开交流与合作。企业参与到产学研全过程,让其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如此才能做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同时,鼓励海外企业或研发机构在华创设科研院所,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培养我国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采用多线并举的方法助推科技发展。1998年,在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指导下,中科院负责的知识创新工程正式推行。知识创新工程的施行之初就与工业产业界保持着密切联系。2002年,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一大批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合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2001年,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共同颁布了“十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对我国未来五年科教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规划将“创新和产业化”作为指导方针,做好科技和经济的联动,其中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要发挥出科技的产业支撑效果,培育出一大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在2002年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政策中强调,要发挥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具体措施有加强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校办企业建设,发挥其创新潜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3.阶段三:深化改革阶段(2006年—2011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出台,是本世纪之初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規定了中国接下来十五年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纲要中,指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强调核心科技是买不来的,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要强化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打造出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性大企业,企业开始全面参与基础研究,成为基础研究的主体之一。
为了加快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部批准通过了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建设申请。通知具体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和运行机制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该通知的发布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对于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企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科技部又颁布政策对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定位、目标和原则等做出了更加详细的指导。为了更好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得产学研联系的更加紧密,国家特批准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引导企业更加注重源头创新,注重基础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建设在海内外建设研发机构,加强与高等院校间的合作往来,加速推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在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吸纳方面,在政策中也做了具体安排。
4.阶段四:战略发展阶段(2012年-2019年)。2012年《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新一阶段基础研究发展的序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式实施。意见中对企业参与创新做了以下安排:第一,提升企业在我国创新决策中影响力。第二,坚持需求导向,让创新转化成为实际的产业成果。第三,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制度,尝试采用企业主导、院校协作的创新模式。第四,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要打破制约创新的思想和制度障碍,必须把握科学发现的规律,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尊重知识创新、发明创造的优良环境。该阶段中倡导企业更加深入的参与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发展中。实现人员、资金、和创新知识在创新主体间的自由交流往来,构建企业高等院校间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业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科技创新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本阶段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纲领,对我国未来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对于企业在科研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指出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协调各创新主体,发挥各方合力。在2017年,国务院颁布深化产教融合意见,学校和企业联合培育人才,让高校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发展。在这一阶段,国家基金委和企业合作成立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利用全国优质科研资源,针对困扰产业发展升级的核心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提升企业创新力。
三、总结与讨论
中国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发展和对于基础研究认识的深化在不断提高。在最初的发展中认为产学研截然分开,它们的演进过程呈线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承担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但是在科技更新换代的速率越来越快,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产学研的线性发展模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2003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计划颁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实验室的重要补充,在利用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促进基础研究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国家首次批准企业建立国家实验室,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在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指出要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主体,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能。同时要注重领军型创新企业的培养,构建完备的研发体系。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在基础研究的参与程度逐渐加深,在创新主体联动和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央联动地方,高校企业并进的多层次基础研究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从中央政府独自承担到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基础研究经费;从高校、科研院所承担主要基础研究任务到企业同样在基础研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企业逐渐成为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主体,但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更愿意投资于那些具有“短平快”特性的技术,同时基础研究公共物品的说法仍然有市场。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企业投身于基础研究发展:(1)首先要破除基础研究只能由高等院校開展的思维藩篱。因为特定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创新具有特征性和专有性,难以被有效转化。一方面产学研更加紧密的绞合在一起,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泾渭分明。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公开研究成果,存在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难以在竞争中短期内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2)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挥科研平台在创新主体间的连接作用。(3)科研项目和基金等是国家促进基础研究的重要支撑,应该在基金项目设置和遴选程序上予以企业科研工作者更多的倾斜,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潜能。(4)管理部门实行更加积极的财税制度,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措施共同发力,引导企业资金向基础研究领域涌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