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在山东淄博煤矿早期建党札记

2021-09-03孙卓龙

阳光 2021年9期
关键词:邓恩铭淄川王尽美

山东能源集团是中国煤矿早期建党的红色发祥地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具有百年建党历史的省管国有企业。尤其是两位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亲自在淄博矿区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字灼斋,1898年6月14日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现属诸城市)的一个佃农家庭。1913年,王尽美升入枳沟高小。他的高小老师王信甫思想激进,人称“革命党”,经常给学生们讲述民主革命的故事,引导学生们读进步书刊,让王尽美受到了革命启蒙教育。1915年,王尽美高小毕业后回乡务农两年,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磨炼成了吃苦耐劳的坚强性格。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临行前挥毫作诗,寄情抒怀。诗曰:“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充分表达了热血青年指点江山、改天换地的远大志向。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济南市的各校爱国学生纷纷投身运动热潮。积极踊跃参加学生运动的王尽美被推选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在共同斗争中,王尽美结识了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领袖邓恩铭。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1901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族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靠亲友资助求学,6岁上私塾,10岁进入到离家不远的荔泉书院读书。1917年秋毕业后,他到山东投奔早年过继给黄家、后当上县知事的二叔父黄泽沛(原名邓国瑾,曾在山东益都、淄川、沂水等地做官),并由二叔父资助于1918年进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带领省立一中的同学们集会游行,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

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爱国情操使王尽美、邓恩铭两个热血青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20年11月21日,王尽美与邓恩铭等发起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王尽美任主编。登载了许多有关社会改造的文章,抨击时弊,启发青年觉悟。1921年初,又发起成立“劳动周刊社”,出版《济南劳动周刊》,进行“提高劳动者地位”“改善劳动者生活”的宣传,为革命进行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时加强同北京、上海等地共产主义者的联系,积极酝酿建立共产主义组织。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的指导帮助下,秘密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王尽美和邓恩铭同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其他代表共同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共同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13名“一大”代表中,两名来自山东济南的代表都很年轻,王尽美时年23岁,邓恩铭年仅20岁,是最年轻的代表,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中共“一大”之后,王尽美与邓恩铭满怀革命激情回到济南。1921年9月,在济南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展会员五六十人。在中共中央代表的指导下,王尽美与邓恩铭在济南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王尽美任支部书记,邓恩铭任支部委员。作为山东区第一个党支部的领导人,王尽美与邓恩铭积极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和统战工作,领导开展工人、农民、学生运动。1921年冬,王尽美被省立一师以“危险分子”嫌疑开除学籍,从此他心无旁骛专门从事革命工作。

1921年12月,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陪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的学生——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部北京分部主任罗章龙,冒着严寒第一次走进山东淄博矿区煤矿工人比较集中的淄川大荒地。他俩此行的目的是考察矿区现状,为党物色工人骨干,播撒革命火种,为在淄博矿区开展工人运动和建立党组织做准备。在一处处煤矿和矿工生活区行走,王尽美和罗章龙亲眼目睹了煤矿工人的悲惨生活——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里,工人们穿着破烂单薄的衣衫,住在昏暗简陋如冰窖的窝铺里,满脸煤灰,一口白牙,饥寒交迫,惨不忍睹。与矿工交谈,他们有诉不完的苦,流不尽的泪。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心中燃起了一团火,决心以淄博煤矿为突破口,发动工人运动,推翻这万恶的旧世界,为煤矿工人找寻一条光明的革命道路。

1922年1月,王尽美与邓恩铭等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会后留苏参观学习,5月回国。6月上旬,为适应工人运动发展需要,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王尽美任主任。这一时期,王尽美、邓恩铭特别关注淄博煤矿的工人运动。尤其是1921年底陪同罗章龙对淄博煤矿进行考察后,在煤矿搞工人运动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们分析认为:一是这里的产业工人比较集中,多数矿井采用近代机械化生产,与先进的经济形式联系密切。在淄博大大小小六十多处煤矿有万余名煤矿工人,只要把大家发动起来,就会形成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二是煤矿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中日资本家压迫最深、剥削最重。他们在井下不仅劳动时间长,而且劳动条件极差,生命安全毫无保障,劳动报酬很低,难以养家糊口。矿上流行着一首歌谣:“要下井,拿命抵;不下井,餓肚皮,伤老病残老板一脚踢,死了三根麻绳一领席。”煤矿工人压抑已久的反抗怒火就像一堆干柴,就缺点燃干柴的革命火种;三是淄博煤矿工人多是来自矿井附近的农村,与农民有天然的直接的联系,搞工人运动有利于与农民结成同盟军,扩大革命的影响;四是这里距省城济南较近,胶济铁路贯穿矿区,交通便利,有利于加强对淄博煤矿工人运动的领导。

1922年6月上旬,王尽美和另一位山东党组织负责人王用章相继来到淄博矿区筹建工会组织,开始建党准备工作。王尽美不辞辛劳,深入到电器、机器、采炭、木工等工人中了解他们的劳动、生活状况,进行发动组织工作。6月中旬,他在马家庄机器图算学校多次召开会议,每次都有四五十人参加。王尽美怀着对矿工的深切同情,讲述矿工的苦难生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资本家剥削矿工的罪行。他以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向工人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还编了“工人白劳动,厂主吸血虫,工人无政权,世界太不公,工人站起来,革命打先锋”的歌谣,向工人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工人联合起来,结成团体,反对中日资本家的压迫。

经过王尽美、王用章半个多月的宣传发动,6月25日在马家庄机器图算学校内召开了矿业工会淄博部发起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二百五十多人。除淄川炭矿电气、土木、机器、翻砂、唧筒、采炭等部和所属十里庄、南旺、大昆仑等矿井的代表外,还有南定、西河等外地矿井的工人代表。会议选举成立矿业工会淄博部,机器工人陈锡五当选为主席。王尽美、王俊民等在会上发表了生动深刻的讲话。王尽美说:“我们工人是创造世界的主人,可如今我们数万炭矿工友们,还长久屈服于资本家剥削之下,每天埋在矿井下的炭堆里,一滴汗一滴血地做十几个钟头的工,像埋在地狱里,暗无天日,稍一不慎,还要连命舍上,而工钱仅得二三角钱,还要受冻挨饿。我们创造的亿万财富,哪里去了呢?被资本家剥削去了!我们要团结起来,组织为自己谋利益的团体……”

长期在黑暗势力统治下,祖辈受压迫、受屈辱的矿工们听到王尽美的讲话,心里豁然开朗,发出了强大的心声:团结起来,谋自己的利益,争自己的人格。大会通过了工会《章程》。王尽美在7月9日出版的《山東劳动周刊》第一期上亲自撰文赞颂淄博矿工的新觉醒:“发生此空前盛会,真令人惊异,我们在欢乐到无所置此了”,“演说者痛快淋漓,鼓掌如雷,欢声震地,精神贯注,始终如一,真是中国劳动运动中之曙光啊!真是山东劳动界中空前之盛举啊!”

矿业工会淄博部的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淄博矿区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它不仅让淄博煤矿工人有了自己的组织,而且为后来建立党组织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矿业工会淄博部成立不久,虽然由于日本宪兵的镇压停止了活动,但它却是淄博煤矿工人开始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的标志。

1922年8月,邓恩铭利用其叔父黄泽沛任淄川县知事的有利条件,来淄川炭矿开展工作。他深入矿井、工棚、农村,调查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为在矿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作准备。他的叔父发现他参加革命活动,既惊又怕,极力阻挠,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他父母在家乡给他定了亲,来信催逼他回家结婚,想以此来拖住他。邓恩铭在淄川写给父母的信中说:“……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表达了他在革命道路上义无反顾的崇高精神。

1923年2月,中共济南支部派王用章到津浦、胶济铁路组织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援会。其间,他来淄川矿区介绍洪山照像馆的周宪章入党。这是我党在淄博矿区发展的第一个党员。10月,淄川鲁大公司中日资本家无故裁减工人。为了组织工人开展反裁减斗争,王尽美再次来淄博矿区开展工作,筹建党组织。他与周宪章介绍矿工史长森加入了党组织。11月,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王振翼到山东,经邓恩铭介绍,由青岛返济南途中来淄博矿区考察工作。

1924年3月,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派邓恩铭重返淄博矿区领导工人运动,发展党组织。他不辞辛劳地奔波于淄川和博山矿区之间,深入到矿工居住的农村了解情况,分析斗争形势,鼓舞工人斗志。介绍曾经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淄川县立小学教员赵豫章加入了党组织。这一时期,共产党员周宪章在洪山三马路开设了“宪章照相馆”,作为党的秘密活动地点,邓恩铭等人经常在那里集会,研究指导矿区建党和工运工作的开展。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任命王用章为驻淄博特派员。王用章于6月来到淄博矿区筹建党的组织。7月,正式建立了中共淄博矿区支部委员会(亦称中共淄博支部),有王用章、王复元、周宪章、史长森、于占麟、赵豫章、王敬斋、张凤翔、郑子州9名党员。王用章任书记,直属中央领导。这是淄博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也是山东煤矿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她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淄博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和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执着努力和不懈斗争分不开的。中共淄博矿区支部的建立,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

1924年10月,中共中央派尹宽到山东检查工作,重点是到淄博、博山、张店等地调查了解工人运动情况,指示驻淄博矿区支部:“今后要想法结识井下工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找出他们当中的紧迫问题,组织工会,发动斗争。”

1924年12月下旬,王尽美、王哲来到淄博与博山工商会、同业公会及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协商,组织成立了淄博国民议会促成会。其间,深入矿区找工人积极分子谈话,召开群众大会,发表演讲,启发工人的政治觉悟,发展党组织。在大昆仑,王尽美介绍同兴煤矿公司大昆仑炭栈的宋寿田入党。次年,宋寿田又介绍本炭栈的葛醒农、宋延琴入党,并将该炭栈作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秘密联络点。

王尽美、邓恩铭来淄博矿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积极着手淄博矿区青年团的发展工作。1923年3月,邓恩铭介绍淄川小学教员郭萃甫、周济南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淄博矿区最早的青年团员。1925年12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淄川炭矿支部委员会建立,有团员9人。次年1月,淄川炭矿、昆仑分矿又建立了两个团支部。1926年3月,为加速矿区团的工作发展,团济南地委派执委朱霄为驻淄博地方特派员,负责淄川、博山、张店、石谷等地团的工作和青运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工作,又发展了一批青年入团。团的组织也很活跃,经常印制宣传品,分别发送、张贴到各个矿井和附近农村。淄博矿区团组织的发展与壮大,为矿区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积蓄了大量后备人才,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王尽美、邓恩铭在革命斗争中与淄博煤矿工人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结下了质朴的革命友谊。他们俩离开淄博后,仍然关注着淄博煤矿的工人运动,关心淄博煤矿的党组织建设。1925年,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会员先后派孙秀峰、李春荣、李子珍、刘俊才等来淄博矿区指导工作。

1925年2月,王尽美、邓恩铭组织领导了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4月至5月,又组织领导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为了革命长年奔波,积劳成疾,不幸在青岛病逝,终年27岁。8月,邓恩铭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1月,省地委在济南筹备纪念“十月革命”节活动时,被当局侦知,邓恩铭等人被捕。在狱中由于敌人的残酷折磨,他得了肺结核病,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年6月,邓恩铭再次秘密回到青岛,主持市委工作。他不顾疾病痛苦,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迅速把青岛党组织恢复起来。

1927年4月,邓恩铭受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委派,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此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极其猖狂、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严重挫折的困难时期。邓恩铭不畏艰难,坚持斗争,奔走于青岛至济南一线。

1927年11月,为了贯彻中央指示,加强党对淄博矿区工人运动的领导,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中共山东省委先后派省委常委、负责组织工作的丁君羊和张洛书、李英杰、宋耀庭、高升等人到淄博矿区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工人运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称:淄川炭矿党员即达八十多人,工会小组发展到五百多个。当时,党的组织比较隐秘,党的纪律比较严格。虽然处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但党员坚持开会、学习、开展工作。矿区附近许多党员的家都是党的秘密活动地点。大革命失败后的那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大为减少,打破了矿区工人运动一度沉寂的局面。

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邓恩铭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组织领导了两次越狱斗争。第一次是1929年4月19日晚上,只有一人逃出;第二次是7月21日晚饭后,在地下党的接应下,六个人冲出监狱,而他却因受刑过重,体弱多病,行动困难,被敌捕回打入死牢。1931年4月5日凌晨,邓恩铭与曾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刘谦初、淄博矿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工运领袖车锡贵、曾在枣庄煤矿主持早期建党工作的纪子瑞等22位共產党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

回忆当年发生在山东淄博煤矿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建党历史,令人赞叹,令人感佩,发人深思!在那充满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建党和入党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不但要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而且还要舍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然而,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王尽美和邓恩铭在淄博煤矿亲手播下了革命火种,领导了工人运动,谋划建立了山东煤矿第一个党组织。在他们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铁心跟党走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在淄博矿区建立党组织或加入到党的行列。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对党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执着而坚定的信念以及为实现心中理想而表现出的坚韧意志和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共产党员和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永远铭记王尽美和邓恩铭在淄博煤矿建党的这段历史,让鲜红的党旗永远在全国煤矿高高飘扬!

孙卓龙:山东滕州人,1954年出生。高级政工师,煤炭史志专家。1971年参加工作,1974年入党。曾担任柴里煤矿党委书记、枣矿集团工会副主席、教培部长,山东能源集团工会、办公室处长等职。所编的《山东能源史话》《山东能源集团志(2010 —2015年)》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对山东煤矿百年发展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邓恩铭淄川王尽美
写给母亲的诀别诗
封入土墙的照片
淄博少儿美术中心淄川校区刘亚群老师辅导的学生作品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宋代淄川名人王樵与奂山
同题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
印象邓恩铭(外一篇)
邓恩铭 不惜惟我身先死
淄川渭头河窑址发现数百年窑神庙旧址和玉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