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的诗意与远方

2021-09-03徐仁海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8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红线国土

● 徐仁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布局生产空间,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化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国土空间作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其开发保护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盘大棋”,国土空间规划是“一朝落子满盘活”。

国土空间规划,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所需。应运用设计思维,借助形态组织和环境营造方法,依托规划传导和政策推动,实现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功能组织活力有序、生态系统健康持续、风貌特色引导控制、历史文脉传承发展和公共空间系统建设。

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多规合一”,守护好八桂大地的绿水青山,国土空间规划是先行者!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植自然资源、构绘规划蓝图,在红线与蓝线的构图中彰显国土空间规划的责任担当和生态情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坚持发展保护相协调,守护环境,普惠民生,铺就绿色发展道路,在绿色发展中,展现广西的绿色担当和生态作为;不断强化“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忧患意识,牢牢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化布局,严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坚持保护优先,盘活存量土地。

国土空间规划的诗意在于“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国土空间生态布局。在乡村层面,尊重自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田水路林村”景观格局,给绿色留空间,延续当地空间特色,运用本土化材料展现独特的乡村风貌,为乡村添活力。

从管控的角度看,红线和蓝线是两个矛盾体,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看,它们又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联合体。国土空间规划,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应积极探索,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完善空间规划网络感知系统,推行网格化、宏观化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开启国土空间规划事业新篇章!

远方不远,路在脚下!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红线国土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细细的红线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三道红线”考验房企“钱袋子”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