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 传递温暖
——记广西榜样矿业(集团)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海
2021-09-03梅伟
● 梅 伟
人生的活法有许多种,他选择为他人而活,为他人奉献。他叫陈海,50多岁,中等身材,是广西榜样矿业(集团)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榜样矿业公司)的董事长。
10多年的踊跃参与,铸就了陈海的公益之路。他在捐款助学的路上,在建桥修路的路上,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每一处都留下了陈海的身影。如今,陈海又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地质工作者转行办企业
1985年,19岁的陈海以高出重点线40分的优异成绩,进入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学习。在艰苦朴素的大学生活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和研究上,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地质知识,也磨练了个人品质和意志。
毕业后的陈海分配到广西第四地质队工作,从此,他一头扎进野外的找矿勘查工作之中。在广西凤凰山银矿找矿过程中,他与同事发现了中国第三大、广西第一大的独立型银矿床,主持并提交了《广西隆安县凤凰山矿区15—36线地段银矿勘探报告》,报告获得了原地质矿产部地质找矿三等奖。
1996年,陈海带领一个普查组在广西某边境小镇进行勘查。他们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发现了好几个地质队都没有取得突破的小型金矿。随后,该矿点开挖出了800多公斤的金矿。
相继找到两个有份量的矿床后,陈海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得到认可,大家纷纷给予他肯定和赞扬。1999年,陈海调入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从事管理与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升素质,充实知识,陈海攻读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在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期间,他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他人合作主编《广西1∶50万成矿系列图》,合著《广西云开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区划》,编写《广西“十二五”矿产资源规划》等作品,丰富了广西地质找矿的成果。就这样,陈海在广西这片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大地上,从一个普通的地质队员,一步步成长为找矿行家。
2007年,陈海开始着手创办榜样矿业公司。经过14年的发展,如今公司旗下共有广西南宁全桂矿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6家子公司。该公司以“讲诚信,重质量”为核心价值观,以“和谐、发展、共赢”为发展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进步为使命,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公司以矿产勘查开发为主,集采矿、选矿、冶炼、矿业投资、矿产品经营、新资源应用于一体。
爱心企业热心公益事业
出身于农家的陈海深知,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周围善良人们的帮助,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他要感恩家乡、反哺母校、回报社会。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在工资只有60余元的情况下,陈海和他的叔叔拿出200元,在家乡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平塘村组织成立了奖励优秀学生的基金会。当年基金会共募得4000余元,全部用来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
创办榜样矿业公司后,陈海带领公司积极投入公益事业。2008年,公司支援汶川地震灾区2万元;2012年,陈海向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捐出50万元,作为地球科学学院大学生的创新基金;2015年,他为同和镇平塘小学的重建工作捐出10万元;2017年,他为支持平南县天眼工程的建设,捐助了用于采购仪器设备的80余万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全国各地企业复工复产返程高峰期的到来,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春节过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戈贤村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也计划返回工作岗位,但大家没有口罩,不敢轻易出门,心里十分焦急。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世穆得知情况后,向社会爱心人士求助。这一次,陈海以广西南宁全桂矿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名义迅速响应,提出要为戈贤村疫情防护工作尽一份力,让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更安心。
2020年2月22日,陈海将400个口罩安全送到戈贤村,第一时间与陈世穆一起,把口罩交到准备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手中,他还现场教授村民们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这两天我打算回广东打工,正愁着没有口罩呢,你们专程送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啊!感谢陈书记,感谢陈博士。”拿到口罩的贫困群众兰毅雄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你们是家庭脱贫的主力和希望,你们平平安安复工,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陈海笑着说。没过一个星期,陈海又向戈贤村捐助了300个口罩和20箱生活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海听闻平南县同和镇卫生院防疫物资严重短缺,只有2套防护服的消息后,几经辗转募集了100套防护服。2020年2月14日,陈海因病手术后还未满100天,但他坚持前往家乡,给村民们送去防疫物资。
陈海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在捐资助学、帮扶脱贫、建桥修路、疫情防控等方面积极奉献,先后捐赠了数百万元的爱心款项。
真情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10月20日,陈海跟随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广西自然资源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广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峰村、戈贤村慰问贫困群众,为驻村工作队员送上过冬物资。
山再高、路再远,也挡不住陈海的一片真情。那天,他从南宁驱车4个小时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后,立刻赶到六一安置小区,给西山乡弄峰村贫困群众韦秀清送去大米、花生油和慰问金,并鼓励她积极面对眼前的困难,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贫困群众的生活一定会更好。听了陈海的话,韦秀清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陈海(前排左五)向戈贤村捐助物资 潘正伟/摄
<<<陈海(左一)给留守儿童分发学习用品 潘杉葵/摄
<<<中国地质大学爱心人士援助戈贤村 潘杉葵/摄
之后,陈海又驱车来到弄峰村教学点。下车后,9名留守儿童立即围上来欢呼雀跃地说道:“陈叔叔你们又来啦!”陈海与扶贫工作队员给孩子们分发学习用品,送上御寒的衣物,叮嘱他们好好学习。
2018年以来,广西南宁全桂矿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到广西自然资源厅驻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扶贫工作中,真情参加企业帮扶、产业扶贫活动。陈海身体力行,带领中国地质大学广西校友分会和广西明锐实业投资公司、广西越洲投资公司等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累计捐钱、捐物20万元以上。
陈海一直关心、关注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向戈贤村、弄峰村驻村工作队捐赠了冰箱、净水器、床铺被褥等生活用品。2019年,陈海听说戈贤村交沙屯特困户王灵珍家还没有安装门窗,5个小孩大冬天里受冻的消息后,及时捐助了一笔善款,解决了王灵珍家的后顾之忧,让一家人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2019年国庆节期间,陈海携手中国地质大学爱心人士援助了戈贤村的7户深度贫困户,并向戈贤村、弄峰村、勤兰村驻村工作队送去慰问金,其中弄峰村收到了1万元的慰问金,卢美新、黄美平等贫困户还收到了陈海捐赠的电视机。
“产业扶贫通过项目开发,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希望我们这些企业家的人文关怀能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陈海说,“我将继续带领企业积极参与千企帮千村活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出一份力,为助力乡村振兴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