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辛店,中国工人运动的“北方红星”

2021-09-02何娟

人民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京汉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

何娟

长辛店工人劳动补习学校。

出北京城30余里,永定河西岸,卢沟桥畔,二七纪念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工人劳动补习学校等多处革命遗迹,串联起京郊小镇长辛店的红色记忆,这颗被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点亮的“北方红星”,曾在旧社会照亮千万劳工的黑暗岁月,也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千年古镇客常新列强践踏毁家园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说起长辛店这座古镇的历史,可能比歌谣里的卢沟桥还要久远一些。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长辛店被冠以“九省御道”的称号,是北京西南方向官员、商贾进京的重要驿站。永定河畔的人们依水而居,远道而来的旅客因人而聚,商铺林立、酒肆喧嚣、车马云集,五里长街热闹非凡。

在古代传说里,长辛店西边的山区属龙脉圣地,自金代就有统治者在此修建寺庙、打造宝塔,用以巩固京都龙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如今,寺庙早已荡然无存,古塔依旧巍然耸立。

根据史料记载,由于长期有达官贵人歇脚暂住,参加科举考试的“明日之星”也多在此停留,热情好客的长辛店人便养成了每日以清水泼街的习惯,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与款待,因此又名“常新店”。而在更早以前,长辛店原本由长店和新店两个小村落组成,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汇集,逐渐形成了一座頗具规模的商业小镇,合并后的地名也极具人情味儿,蕴含商旅长途跋涉、一路艰辛之意。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从北京城区出发前往长辛店,必然避不开卢沟桥,更无法忽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醒目招牌。永定河畔,屈辱的民族记忆瞬间决堤,冲破岁月静好的繁荣光景,教育人们不忘来时路。

二七纪念馆的两件“镇馆之宝”——京汉铁路黄河大桥纪念铁碑及木制模具,碑文上分别刻着繁体字和外文字母。

近代劳工悲剧史百年征程启航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并首次展出“镇馆之宝”——京汉铁路黄河大桥纪念铁碑及木制模具。馆长刘德华告诉记者,这两件历史文物是首次“同框亮相”。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加速了晚清王朝的衰落。在此背景下,法国、比利时等列强先后向清政府施压,巧取豪夺京汉铁路的修筑权、贷款权。同时,长辛店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帝国主义贪婪的目光,他们在这里新建西式的铁路机车厂,也就是北京二七机车厂的前身。

长辛店较早接受近代工业文明的淬炼,是中国早期铁路修造业和产业工人的摇篮。然而,1906年4月1日全线贯通的京汉铁路,并没有带领这条线路上的铁路工人走向工业文明。“帝国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却拒绝在华提供所谓的文明制度。”刘德华感慨道,有工人在回忆录中描述称,“除了干活的劳工,工厂里根本看不到中国的东西”。展馆里各式刻有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器具,也无声地印证了这一说法。

工厂拔地而起,农民转变成工人,但生产、技术、管理等权力仍在外国人手里,工人的劳动成果也被黑暗制度无情吞噬。日均工作时长不少于10个小时,日薪仅为1到3毛钱,部分收入所得还要上交黑心工头才能保住“饭碗”……在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从日本回国后的第一幕,亲历长辛店铁路工人的穷苦遭遇。面对目不识丁的工友们,他将“工”“人”二字组合成“天”,开启长辛店的“觉醒年代”,为饱受欺压的铁路工人带来了革命的火车头,中国工人运动史的百年征程从此启航。

据刘德华介绍,经过169天的闭馆重修,全新亮相的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除了讲述工人自己的故事,更注重展现我国近代工人运动与党史进程的紧密联系。

五四思潮进工厂觉醒年代正当时 

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而早期的工人斗争,则主要以同乡关系形成的小团伙或是因朋友情谊结拜为兄弟,劳苦大众抱团取暖,在强权和资本面前,终究显得势单力薄。作为当时社会上新的生产力阶层,工人不仅身体沦为奴役,也尚未摆脱精神层面的压迫。

“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认清我们的价值!劳工神圣!”1918年,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行者蔡元培在中山公园发表了《劳工神圣》的主题演讲,并推动在长辛店铁路机车厂筹建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这一创举不仅为追求进步的寒门学子打开半工半读的门路,也为当地工人播下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种子。工业区机车隆隆汽笛长鸣,朗朗书声分外动听,先进知识分子与新兴工人阶级实现了初步结合,马克思主义开始真正走进工人群体。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长辛店的工人跟着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骑驴进城,参加游行示威,工人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伟大的革命先驱敏锐感知到时代风向,李大钊、陈独秀等先后撰文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8小时工作制”等欧美地区工人运动取得的进步成果。还有资料记载,当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打工”的毛泽东也曾多次到访长辛店,与工人交朋友,深入工厂做调研。1920年,北大学生邓中夏率“平民教育讲演团”来到长辛店大街,宣讲“人人平等 劳工神圣”的理念,帮助劳工提高思想觉悟和权益认识。自此,越来越多的革命青年主动走进工人群体开展实践,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道路。

1921年新年第一天,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长辛店正式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受到了工友们的热切欢迎。

砂砾虽小,却能堆砌成为坚不可摧的大桥。树枝脆弱,却能抱团燃起熊熊大火。邓中夏等先后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讲述关于“团结”的道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友组团来听课。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的秀才,刘德华的祖父刘启明就曾经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据他回忆,“工友们白天进厂务工,晚上就到劳动补习学校挑灯夜读。学生越来越多,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校方就在当地寻访有文化、有进步思想的人来协助讲课。”

长辛店铁路工业遗存。

刘德华告诉记者,二七纪念馆中展出的一尊墨盒,就是祖父刘启明传承下来的。刘启明出身寒门,在劳动补习学校负责教授国文。有心的工友见他长期随身携带的墨盒愈发破旧,就用工厂里废弃的材料重新打造了一尊,精致有型尽显巧手匠心。“拿来展出之前,我们老刘家四代人的文字启蒙,都是从这尊墨盒开始的。”此外,“劳动、团结、权利”这6个大字至今刻写在劳动补习学校旧址的黑板上,在百年风云的历史长河中,为全民族的解放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长辛店人的记忆中。

二七精神永流传百年伟业铸丰碑 

北大红楼的火种在长辛店的工厂熊熊燃起,嘉兴南湖的风吹遍古镇的大街小巷。史文斌、杨宝坤等我国最早一批工人党员就出自长辛店。在党的领导下,长辛店铁路工人代表组建工会,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活动。乱世之下,中国政治党派数量过百,每天成立的组织可能和解散的组织一样多,但始于长辛店的工会,却在两三年间迅速成长壮大。

这一时期的劳动工人不再是简单的工作机器,他们不仅追求薪资待遇的公平合理,还要求拥有参加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的业余时间,追求自由与平权,实现了思想意识的高度觉醒和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毛泽东说,中国工人运动是从长辛店铁路工厂开始的。1922年,长辛店铁路工人率先扛起“劳工神圣”的大旗,站在“三座大山”的对面争取权益。8月23日,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邓中夏带领工人举行罢工,迫使有关方面答应了工人的全部诉求。短短几天内,“八月罢工”获得了全国各地工友的声援,引发京奉、陇海等多条线路上的铁路工人效仿学习,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波高潮。这一年,京汉铁路沿线共计发展成立16个工会,工人阶级迅速成长为革命队伍的中坚力量,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

小学生在二七纪念馆录制演讲视频。

1923年2月,北洋军阀恶意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大会,直接导致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月4日,在罢工委员会的统一指挥下,工人阶级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长达12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在3小时之内实现全线罢工,提出撤革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过年带薪休假等5个要求,正面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充分暴露列强走狗的属性,对工人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葛树贵、施洋等52名劳工代表壮烈牺牲,300余人受伤,60余人被捕,1000余人被工厂开除。

白色恐怖席卷京汉沿线,鲜血染红了长辛店的土地,手无寸铁的革命先烈用生命的代價推动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进程,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斗争精神。在二七纪念馆的电子纪念碑上,很多烈士都没能留下一张遗照,但他们的姓名却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为党的伟业树立起一座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猜你喜欢

京汉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
英铁路工人酝酿33年最大罢工
工人运动先驱邓中夏
用了72年!
近代石家庄火车站名称变更述略
历史街区中的口袋公园设计探索
铁路与近代豫北生活观念变迁初探(1905-1937)
“法国铁老大”罢工
吴亚民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小学校长
这里的红色在飘扬
郑州: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