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矢志不渝为兴农

2021-09-02湖南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410005谢旭平

湖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茯苓产值杨梅

湖南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410005) 谢旭平

马小华(右一)指导大棚辣椒栽培管理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靖州”),有一位农业科技“达人”,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竭尽全力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他就是2020年“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马小华。

马小华1984年从安江农校毕业,被分配到靖州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参加工作三十多载,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为此,他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试验推广,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30余项(个),推广面积14000公顷次,相关农产品共增产6.7万余吨,新增产值7.63亿元。

1986年,马小华主动请缨参与“靖州木洞杨梅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的实施。经反复试验,该项目共选育出“木洞光叶”和“木洞大叶”2个优良杨梅品种,在靖州及周边地区得到大力推广。1992年以来,马小华又先后从浙江和福建两省引进荸荠、东魁、软丝、硬丝等优质杨梅品种,在坳上、铺口、飞山等乡镇示范推广。这些杨梅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深受果农喜爱。为了提升杨梅产业效益,2012年以来,他大力推广杨梅综合提质增效技术,指导农户综合运用矮化整形、合理修剪、测土配方施肥、花果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2014年,马小华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靖州杨梅栽培技术规程》等6项湖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推动了靖州杨梅产业的发展。

2002年,马小华从芷江侗族自治县引进葡萄品种——紫秋葡萄,在坳上、飞山、江东等乡镇进行示范推广。该品种由于生长势强、结果早、产量高,抗黑痘病,深受广大农户喜爱。截至2020年12月底,靖州紫秋葡萄种植面积达435公顷,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黑珍珠”。

2004—2008年,马小华又引进推广种植“雪峰花皮”等无籽西瓜1720公顷次,通过采取营养钵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和人工授粉等技术措施,每667平方米产西瓜2800千克、产值2520余元,比有籽西瓜增加产量380千克、增加产值546元,靖州全县累计增加产值1408.7万元以上。

为了充分利用松木资源,马小华还在当地大力推广“茯苓袋料高效栽培技术”。2016—2018年,他在靖州共推广茯苓袋料高效栽培1113公顷次左右,新增茯苓产量1797吨,新增产值1257.9万元,新增纯收入812.8万元,节约松木6000立方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小华深谙此理。他不仅重科技、做试验、抓示范,还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农业技术培训,源源不断地传授给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民。2018年以来,马小华共主持参与21期培训,培训100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靖州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持。他还不断探索农业技术培训新途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关键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一事一训、一技一训等方式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烦琐辛苦,虽然马小华曾有过改行的机会,但他却选择了坚守。他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又是学农的,了解农民的需求和难处,把先进的农技知识传授给农民,使他们增产增收,这是我毕生的心愿!”

猜你喜欢

茯苓产值杨梅
满树杨梅红欲然
故乡的杨梅
杨梅
云茯苓
云茯苓
腊月杨梅红
日本印刷产业产值2018年第一季度略增
吃到自然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