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心处就是乐境

2021-09-02范玉斌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测者心念视力表

◎文/范玉斌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身与心的隐秘关系

身体功能是能随心念改变的。美国心理学专业刊物《心理科学》公布了一项很有趣的实验成果:通过改变一个人内心对自身视力的预期,能改变他真实的视力水平。普通的视力表是上大下小,于是被测者就有一个心理预期,越往下就会越看不见。而在这项实验中,实验者将视力表的字幕设计为上小下大。被测者的心理预期被扭转过来,越往下应该越看得清楚。实验结果惊人,被测者的视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普通视力表中看不清的字母现在也能看清了。

这意味着,人的心与身之间,意念与躯体之间,存在着奇异而隐秘的联系。所谓的身心健康,“身”是具体的,而“心”却无形而难以捉摸。我们在身体不适时,只会直来直去地解决身体症状,这样真的正确吗?

人体像一个小宇宙,拥有强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是一个宝库。而打开宝库的钥匙,就是人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坚信。信念有多坚定,你的宇宙就有多大。当你认为自己不行时,你真的就不行了;当你认同医生的判决只能活3个月时,3个月就是你的死期……这是一个看似荒诞,但又很现实的事实。真相是:当你不被负面情绪牵动,坚定地保持意念不倒时,一切都无可限量。

你的心足够坚定吗

病理科教授李丰在加拿大留学时,被发现患上癌症,只能活6个月,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疗效不佳。于是她决定暂时放弃,依靠内心观念的修正、饮食生活的调整、身心健康的训练来让生命重焕生机,结果至今她已经多活了三十多年。高僧梦参,在他80岁的时候查出直肠癌。术后,医生断言他最多活不过5年。但他并未在意,仍然心态平和地做好该做的事,结果直到107岁在五台山安详圆寂。

意志信念可以疗愈我们身心的各种问题。管理好心念、情绪,才是快乐秘诀。在刻板印象下,人生到了40岁就会步入衰老,很多人也自此开始喜欢追忆往昔,俨然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难道年龄趋大就意味着一定老了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好莱坞有部电影《倒时钟》,基于一个真实的实验案例。实验心理学教授朗格在2019年做过一个实验:在匹兹堡的一个修道院中,她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将它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样。她邀请了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随机分为8人一组。一组人让他们生活在时空胶囊里一个星期。在这一周内,人们沉浸在1999年的环境里,听20世纪90年代的音乐,看9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9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美国第一次发射载人航天卫星等国际时事;他们需要像在20年前一样打理生活的一切,从起床、穿衣服到收拾碗筷以及走路。而另一组,则是在完全相同的饮食和作息条件下,用怀旧的方式回忆和谈论1999年发生的事。实验的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实验前,他们几乎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实验一周后,他们不仅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步伐、体力也都有了明显改善。而“活”在20年前的老人们进步更加惊人,他们手脚更加敏捷,智力测验中得分更高。看到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面对如此结果,直到今天,我们虽然仍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中,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但是,从心理上真正地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身体就会做出相应的配合,这已经是确定的事实。这也证明了,维持生命运转的不单单是机体,也来自心理暗示。生理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心念更能导致生理的改变。

很多人固执地认为能力和人体机能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思维定式极具杀伤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就会更加快乐、年轻和阳光。

猜你喜欢

测者心念视力表
意聊
近视者用“中距离视力表”检查会高估视力
近视者用“中距离视力表”检查会高估视力
身体可随心念改变
清凉一下
我有
视功能检查辅助视标与辅助镜片的联合应用(三)
Landolt环形远视力表与E字视力表在民航体检检测远视力中的相关性研究
宽恕与宽恕干预在高校学生恋爱受挫中的运用
裂隙灯检查的个性化应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