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和营卫法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1-09-02唐军伟强红梅马一丹柏莉娟

安徽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雌二醇绝经期研究组

唐军伟,强红梅,马一丹,柏莉娟

作者单位:1南充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南充637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安医院中医儿科,四川 广安638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指大多数女性在45~55岁绝经前后这一时期,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导致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内分泌紊乱、躯体及精神心理失衡的一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情志不宁、腰背酸楚、阴道干涩、性欲下降和性交困难,以及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和记忆力减退等。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及孕激素等,服药时间长,有禁忌证,限制了使用范围,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有诱发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中药治疗本病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相对减少雌激素首过效应、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能够减少完全用激素替代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其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治疗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产生的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年龄(47.4±1.6)岁,范围为45~50岁;病程(13.5±2.9)个月,范围为5~26个月。研究组病人年龄(47.6±1.5)岁,范围为45~50岁;病程(13.3±3.1)个月,范围为6~30个月。两组病人年龄(

t

=0.50,

P

=

0.62

)和病程(

t

=0.26,

P

=0.8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营卫不和证诊断标准;③改良Kuppermen评分大于等于15分;④近3月无激素替代治疗;⑤自愿加入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盆腔病变,卵巢切除史者;②其他肿瘤性疾病及乳腺增生者;③妇科急性感染;④影响性激素水平其他疾病者;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⑥近期服用同类药物者。

1.4 治疗方案

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商品名:补佳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号J20130009,批次616A)治疗,每天1次,每次2 mg,晚餐后半小时口服,连续用药3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汤加减方:桂枝15~30 g,白芍15~30 g,大枣15 g,生姜15 g,炙甘草10 g。加减法:阴血虚加生地30 g、当归15 g;气虚加黄芪15~30 g、党参15 g;失眠、心悸加柏子仁15 g、酸枣仁15 g;潮热汗出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浮小麦20 g。每天1剂,水煎分3次口服。共3个月。

1.5 观察指标

(1)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2)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变化;(3)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和促黄体素水平。

1.6 安全性比较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胃部不适、头痛、乳房胀痛、体质量增加、子宫出血及用药4月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肝肾功能。

1.7 症状积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根据Kupperman评分表,总分范围为0~63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重。并以此进行疗效判定,痊愈: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90%;显效:总积分减少>70%~<90%;好转:总积分减少30%~70%;无效:总积分减少<3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

=

5.192

P=

0.023)。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05),对照组除关节痛、皮肤蚁走感外其他症状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05);研究组治疗后除肌肉痛外其他症状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分,±s)

2.3 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的变化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Kupper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35±5.47)分 比(28.54±5.19)分,

t

=0.59,

P

=

0.559

];治疗后,两组Kupperman评分均降低(

P

0.05

),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8.52±4.43)分比(12.63±5.87)分,

t

=3.06,

P

=0.003]。

2.4 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

两组治疗后血清FSH、促黄体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

P

<0.05);但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s

2.5 安全性比较

两组病人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前后肝肾功水平比较/±s

3 讨论

绝经是每个妇女一生中必然发生的过程,是经行停止前后,卵巢功能衰竭引起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激素水平的改变,围绝经期的很多妇女都会出现潮热,盗汗,失眠等临床症状,其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与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神经紊乱等其他疾病,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但是这项疗法可能会出现副作用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包括子宫出血,白带多,乳胀,水肿,头痛,色素沉着等多种症状,综合效果欠佳。因此从中医方面治疗本病成为选择。

中医古籍中没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名记载,《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寒汤主之”所载妇人脏躁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抑郁悲伤之症极其相似。一般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脏躁”“汗证”等病症之中,现代中医妇科学将本病命名为“经断前后诸证”。虽然本病的临床辨证论治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几乎都是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研究思路比较单一,且由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作用机制非常复杂,采用一种治疗方法并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思路进行研究。本研究从营卫学说来讨论本病的治法,对脏腑论治进行补充。营卫由水谷精微所化,水谷精气为全身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说明水谷经过腐熟运化,化生为水谷精微之气,进而别出营卫两行,敷布全身,发挥着运行血液、渗灌濡养、营养代谢等功能。肝为藏血之脏,血为营阴;卫气来自下焦,源于肾中元气,故肝肾不足可致营卫乏源、营卫不和,进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月经紊乱、肿瘤、皮肤感觉异常等。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肝肾不足、营卫不和所引发,故可以通过调营和卫法治疗。桂枝汤作为伤寒论第一方,具有调和营卫,温通心阳,滋阴和阳,使阴阳达到和谐平衡的功效。方中桂枝和肌表、祛湿气为君药;白芍调肝脾,敛阴血为臣药,现代药理研究白芍有解痉、护肝、镇痛等作用;大枣益脾胃,生津血;生姜散风寒,解臭秽,温中去湿,入肺开胃,二者共为佐药共同行津液、和营卫;甘草能安魂定魄为使药;五药配伍相得益彰、共行调营和卫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明显降低病人症状总积分和Kupperman评分,但研究组加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总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76.7%明显增高,而症状积分和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本研究说明桂枝汤加减方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较单纯使用戊酸雌二醇具有更好的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雌二醇绝经期研究组
沼灌土壤17β-雌二醇专性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FSD)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