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语境下日语翻译教学创新探索

2021-09-02朱奇莹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

摘  要:为了培养高水平的语言服务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家现实需要,为了实现翻译教育与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事业的紧密衔接,把握当代语境中翻译的新变化,反思传统日语翻译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创新和改革日语翻译教学的方法。虽以高校日语翻译课堂为中心,但对我国整体的外语翻译教育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日语翻译;日语教育;翻译教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6-077-06

引言

近年来,随着语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和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翻译技术的日新月异,翻译的对象、手段、形式、性质乃至译介方向(译入与译出)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是“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的传统翻译实践方式,在如今的国际互联网时代也变成千字译文瞬间“秒出”的科技奇迹[1]。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文化外译的命题成为当前我国翻译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这也促使翻译的定位和定义在当前时代语境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切,都对新时代语境下的高校翻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的日语翻译课应该怎么上?上什么?成为了摆在每个日语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新命题。为了培养高水平语言服务人才,为了能够实现翻译教育与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事业的紧密衔接,教师有必要在把握“变化中的翻译面貌”(1)的基础上,对当下翻译教学的“盲点”与“痛点”进行反思,从而在教学创新的思路与举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翻译之“变”

随着国际互联网时代和翻译职业化时代的来临,从事当代翻译工作、教学以及研究的译者、教师、学者,有必要敏锐地把握和深入地理解翻译之“变”,从而在历史和现实的纵横坐标中精准考量这些变化与当下翻译教育的交叉点。

当今翻译变化,翻译理论家谢天振教授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翻译的主流对象已由宗教典籍、文学名著、社科经典等传统内容转移至实用文献、商业文书、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文件等方面,由传统纸质本文扩展至数字化-电子化时代的网状文本(包括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第二,翻译的方式已从个人性的书房、集体式的“译场”,转变为融合了各类现代化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合作翻译坊”;第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翻译工具、手段也因电脑和互联网的等现代科技的介入而改变,在此意义上世界范围内的“翻译市场”成为可能;第四,翻译的方向增加了新的维度,随着我国近年的发展,对外的文化、文学译介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翻译领域改变了两千年译入行为一统天下的局面,文化外译、文化外译理论亦成为当前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五,翻译的内涵和外延被拓展,翻译服务、翻译管理以及翻译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应用正在成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应急语言翻译” “云翻译·线上远程翻译”等也成为当下翻译发展的新命题。

翻译并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而是在多种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变化的复杂的文化交际行为。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翻译人才,教师需要首先对上述的翻译变化有充分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翻译教研。

二、日语翻译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思政教育悬浮化

尽管翻译环境和翻译本身在“变”,但回到课堂,课程教学的 “应变”意识仍不足。翻译课程容易被当作低年级阶段日语精读和语法课的延伸,授课过程在沿用碎片化外语知识点讲授方式的同时,教师自身缺乏对翻译学学科背景的理解与重视,或者虽然重视翻译理论但却未能跳出所谓的“翻译本体论”或“语言本体论”,在固定化思维的束缚下课程内容不能很好地勾连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内涵中去,也无法与新时代语境下的思政育人内容紧密结合。这种碎片化的知识累积性外语学习(而非翻译学习),势必导致学生的翻译主体意识欠缺,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认识小我到塑造大我的过渡。

例如,在讲授“翻译的过程”时,若只按照教材中对“解码、换码、编码”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2),教学就容易按部就班地变成对词语形态、语法层次、词义色彩等的专题分析,面对大量的片段化、零散化的语词、语法知识示例,教学过程难免倾斜成知识点的灌输和语法点的积累,学生便会认为只要在课上认真确认和分辨清楚文体、语体和词态的用法与区别,并严格遵守三大步骤,翻译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完成全部整合的过程。但是,如果从译介学的角度考虑,翻译的过程除了“如何译”步骤之外,翻译的传播与接受问题也是制约翻译成效的重要因素。而后者必须跳出单纯语义层面的知识点,将翻译行为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审美趣味、阅读习惯等联系在一起考察。如果授课过程缺乏问题性与价值观的引导,既往侧重于语言知识本身的翻译讲解和互译训练,在效果上虽然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對外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为学生日语能力考级提供有益的学习积累,但却可能让学生陷入一种误解,误认为所谓翻译就是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强化,因而既对双语背后负载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历史内涵不予重视,也不去认真领受“文化外译”“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深义,最终无法很好地建立起自身的翻译主体性,也无法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长此以往,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会越发脱节,制约思政教育的全覆盖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理念陈旧化

反思既往日语翻译课教学,延续的主要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分层次教学的个体需求,限制课程效果。具体而言,分析既往的日语翻译教材可知,很多都是修辞学特色主导的教材[3],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延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直接越过“怎样译得对”和“翻译是什么”的基础理论问题,而将教材中的“怎样译得好”的修辞问题直接提升到翻译课的首要位置上来进行讲授[4]。与此同时,对翻译传播与接受问题的探讨,即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翻译环境与翻译方向等问题也被置于次要位置而得不到足够的教学重视。

然而,从实际状况出发,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虽然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日语能力,但是整体的语言能力却远远达不到可以仅讨论和研究“怎样译得好”的问题的程度。这容易导致学生在翻译课上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感,也容易造成学生把翻译水平的好坏窄化理解为语言修辞水平的高低,从而忽略和放弃对那些掩藏在修辞法背后的更重要的语言文化信息进行多重解析和深入思考的尝试,也错失从跨文化交际层面对翻译传播与接受等更多元性译介问题关注的契机。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不做好实际翻译新经验、新变化和时代新内容的结合与更新,授课只沿用照本宣科的讲授法,课堂翻转比例过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欠佳,再加上考评机制不全面等因素,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其自身的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都得不到发挥,限制翻译教学的与时俱进性和先进性,教学内容不能实现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全员”和“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则陷入僵化和单向度的窠臼。

(三)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弱化

传统的日语翻译课,经常在翻譯理论和语言实践的两极之间摇摆,但无论理论学习还是实践练习,也许是由于外语学科本身的“实用性”定位所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均呈现过于偏重外语的语言“专业性”训练倾向。即更注重“语言性”(语音、语调、语言技巧等)和“实用性”(会议翻译、商务翻译、速记能力等)外语能力的提高,而非在根本上先重视对多元性、复合性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锻炼。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翻译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弱化,乃至在将来升学就业的过程中,对外语和翻译的认识仍长久地局限在某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向度技能理解上,在对外交往和文化向外传播过程中,无法真正领会我国外交政策与外交术语的政治内涵、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在职业生涯中也难免欠缺着宏观的整体的跨文化视野,因而无法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出翻译在构建国家形象和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作用。

三、教学创新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一)树立人文日语人才培养观念,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强调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日语专业教学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日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口才培养标准,强调新时代的日语专业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6]。因此,要实现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教师应首先树立起人文日语人才培养的观念,既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也要保证课程始终兼具思政性维度。即当下日语翻译教育要跟上全国文科教育的大形势,走“新文科”教育之路,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结合之路。当然,思政教学不是枯燥地将文献资料灌输给学生,而必须深度挖掘与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外语特色的思政育人和整体性学科史视野下将思政教育融汇翻译教学的始终。例如,可将翻译史,尤其是中国翻译史、中日翻译史的内容作为翻译教学的一条主线来推进,让学生在了解自己所从事的翻译事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引导其深入了解人类翻译理念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带领学生走进中日之间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具体时空,思考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事业面临的需求、挑战与问题,探讨和分析将来翻译发展的趋向。通过对既往技巧性训练和碎片化翻译的纠正,既能保证翻译课堂的宏观理论视野,让学生历史性地了解翻译的前世今生,充分认识和思考翻译与自我之间的历史联系,进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渐进式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内涵,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和理解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含义,更为明确译者的历史使命、职业操守和道德伦理守则,从而使学生需要通过学会分析和思考,找到自己理解世界的角度和位置,形成对中国、对世界充分理解的图景,从小我走向大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充分树立起文化自信,为有效发挥翻译在构建国家形象和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作用而打好思想基础。整体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二)立足时代新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

强调翻译史的视野和课程思政的内容,并不意味着用史学的学科理论来完全取代翻译理论和实践,也不意味着通过枯燥碎片化的思政教学来剥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如前所述,所有教学内容都不能僵硬死板地植入课堂,在社会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堂建设要立足时代发展新需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需充分结合线上、线下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活用多元开放的授课平台来拓展授课环节,通过混合式教学与“学创赛”教学体系的建立,来切实落实好课程的育人目标。

1.注重兴趣与方法引导

外语翻译教学中,介绍知识固然重要,但自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自己的学科与课程,如何找到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如何激发自己从“专业”到“跨专业”的兴趣,以及如何把思考方法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上。外语不是背完就用、用完就放下的“工具”,而是鲜活地存在于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当中,存在于我们与周边世界的关系当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知识,更需要教师首先提出一些方法与资源,提供一些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去引导和激发学生要领得当地走进专业,并通过自主的创新与探索,找到打开更广阔视野的钥匙。

以笔者自身的授课经验而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尽快找到自身与课程的连接点,在正式开展课程教学前,教师需要为学生事先提供一些学习资源。例如,中日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的资料与书目(鉴真和尚东渡、隋唐文化的对日传播影响)、日汉互译的经典文本(严复:《天演论》的译本、莫言诺奖文学译本、《红楼梦》译本)、某些重要译者的翻译心得体会(谢天振、许渊冲、梁启超)等。然后,在每学期期末或开学后的一两周时间内,首先让学生组建起3~4人的学习小组,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查阅、学习事先准备好的课程相关背景资料与文本,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中日交流互译的历史时空。当然,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和线下研讨之外,结合当下多平台、多媒体、多样化的网络学习条件,也可鼓励学生通过中国慕课、超星微课等高质量的“线上学习”来扩充学习的视野,建立起扎实的中日文化知识脉络。丰富资源,扩宽视野,进入陌生,让学生先学会发现与好奇,是对后续翻译学习最好的刺激。

2.翻转课堂,為学生赋能

在此基础上,接下来的翻译课堂,应该继续提高翻转课堂的比例,为学生进一步赋能。即教师不宜照本宣科,而需以启发、发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课上通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发表的形式,围绕教材进一步阐释翻译理论与方法,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教师可结合不同的专题开展情境教学,并适时地带领学生开展翻译工作坊的演练。情境教学与工作坊演练中的载体要注意反映社会和时代的新需求,内容可以源自教师真实工作中的翻译项目,可以在地性地结合本土企业的人才需求做具体设计,甚至可以活用一些跨语际的翻译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比较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的不同译本,或参照原作进行节选日译,或比较葛浩文的英译本与日译本之区别等,重在让学生切实体会在跨文化环境中不同因素对翻译成效的制约意义。在每一次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翻译演练中,带领学生实际地参与和感受翻译活动从任务接收、初译、改稿、自核(互核)、定稿、交付乃至总结反思的全过程。

此外,还可在课堂上适当地导入“原典评译”,即通过中日经典文献、翻译名典的共读、讨论与试译训练,带领学生走入思考翻译何为、何为翻译的理论境界。此过程与本文第一部分所强调的课程思政改革的内容是紧密连接的,在原典共读共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文本分析力,让学生发现思政元素的具体性、真实性与生动性,调动其走入中日语词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去,感受到个体与过去、现实之间的共振与关联,并由此切实地生发出从小我走向大我的情感价值体验。

在考评机制上,首先,要将学生在课题发表、共读研讨和工作坊演练中的参与度、个人问题意识、翻译表现、小组协作效果都纳入课程的考核范围,以便激励学生的学习创新性和主动性,也促使学生养成翻译的任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结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互学、生生互评,通过他者互评与自我反思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与职业精神,为学生赋能。

3.建立“学创赛”教学体系,实践全程育人

“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而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7],因为“真知”不是被赋予之物,不是知识的转运,不是对现成答案的期待和揭示,它必须从每个人自身中获得,必须在日夜思考的不断的发问中探索。因此,为了更科学与全面地考评学生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与外语翻译实践能力,除了注重上述课堂中的过程性考评之外,还需要建立多样的学科竞赛机制,完善“学创赛”体系,落实好“三全育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激发翻译潜能与学习兴趣的平台,培养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个体创新精神,进一步巩固、检验和提升课程效果。

近三年来,笔者任职的高校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固定的大型传统赛事,如“‘外教社杯天津市高校翻译大赛”“《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等,如图2所示。这些赛事的特点是可参与面广(不限制参赛人数与年级)、赛事规模大(参与院校众多)、竞赛形式多(个人、团体、口笔译、日汉互译)、备赛时间充分、竞赛题材多元且紧密结合时代新内容等。通过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赛,一对一指导学生精心备赛,这一过程,打破了课堂内容学习与语言翻译实训之间的界限,既能提高学生对翻译学科知识深入学习的动力,又能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翻译实践与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与不同院校的师生学习和交流,与不同协办企业共同找到人才对接与合作的契机,还可以为学校提高知名度与办学声誉。此外,每年备赛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翻译语料、译例反思、心得与总结,也是今后学生翻译实训以及教师科研活动时的宝贵资源,“教学相长”的含义,也在于此吧。

四、结语

综上,通过对传统日语翻译教学的多方面反思,为破解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创新思路与举措。这些问题和举措虽以高校日语翻译课堂为中心,但在思考中国整体的外语教育问题方面或许也具有某种普遍意义。

当下,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要“建设国家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并“促进制订外语语种学习和使用规划”[8]。关于外语能力的培养,著名哲学学者王树人教授在论析译者修养时曾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译者,他必须精通原著的语言。”但是,“精通原著的语言还不够,他同时还必须对作为母语的本土语言,及其所承载的历史、宗教、艺术、哲学、习俗等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修养”,“中西文化的理解、融合的思考和研究,是翻译成功的保证”[9]。为了服务国家现实需要,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多语言能力人才,如何创新翻译教学,如何全力建设翻译人才队伍,仍是今后每个高校外语教育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

注释:

(1)国际译联推出的2015年国际翻译日主题即为“变化中的翻译面貌”,这充分说明国内翻译界和学界已充分意识到翻译在当今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正因如此,一线教师对于翻译之变的“正视”,尤为重要。

(2)此处所列内容,仅以笔者授课时采用的教材《现代日汉翻译教程》(修订版,陶振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内容为例。

参考文献:

[1]任文.机器翻译伦理的挑战与导向[J].上海翻译,2009(5):46.

[2]谢天振.译入与译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20:68-69.

[3]高宁.翻译教学研究新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3

[4]朱奇莹.当下日语翻译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2):68.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7)[2016-05-19]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5-19/7875385.shtml.

[6]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112.

[7](德)卡尔·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童可依,译.北京:三联书店,2021:33.

[8]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纳要(2012-2020年)[EB/OL].(2012-12-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46/201301/146511.html.

[9]叶秀山,王树人.西方哲学史(学术版 第一卷 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5-326.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Japanese Translation in the New Era

ZHU Qi-y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TianJin 3003500,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n the course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is closely linked to raising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ducation and serving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o be a world power. We should b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present context, reflect on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modes, evaluation mechanisms in traditional Japanese translation classrooms thus to present innovative ways in these regards. Although they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course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study is quite meaningful for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as a whole.

Key words: Japanese Translation; Teaching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I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21-09-06

作者简介:朱奇莹(1986),女,云南大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历史和翻译教学。

此文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日语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编号:202101017028)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日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课程建设”(编号:20200218404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服装 CAD一体化教学课题论述
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探析
网页设计教学的创新探索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民航基础知识》课程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创新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