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背景、发展、与问题
2021-09-01周桐
摘要:由于译文和原文之间的比较和两种语码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对等问题一直是语言间的重要问题,也是语言学关注的焦点。虽然很多学者使用对等概念,如卡特福德的“翻译对等”和奈达的“动态对等”,但关于对等的构思和使用并非一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其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考证。本文旨在厘清奈达动态对等的定义,探讨动态对等产生的背景,回顾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揭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功能对等;动态对等;奈达;
1. 前言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在1964年的《翻译科学探索》和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两部著作中得到阐述。在翻译中往往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对等词,译者尽可能寻找最接近原文的对等词,在这个过程中,对等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奈达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是在1964年的《翻译科学探索》中,其中包括对等的原則和类型,翻译过程以及对不同种类意义的讨论,如语言学意义,所指意义,情感意义等。但是,与1964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相比,1969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从强调关系转向强调反应。
2. 奈达理论的相关背景
尽管奈达自己认为他的翻译理论早于乔姆斯基的提法,但在奈达的翻译理论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痕迹,如乔姆斯基的理论前提、转换规则、术语,即核心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本质等等。乔姆斯基的理论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概念化,由“短语结构”规则构成的基本成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在奈达的理论中,可以看到乔姆斯基理论的后两部分,因此可以看作是基于乔姆斯基理论的简化模型。奈达和乔姆斯基对语言的本质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承认在语言的所有表层结构之下都存在着深层结构。奈达和乔姆斯基都认为,无论表层语言采取什么形式,其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深刻的、连贯的、统一的实体。
奈达曾提到,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在1948年的《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信息论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奈达强调信息论中的信息与翻译中的意义无关,但他仍然认为信息论对于理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奈达在描述翻译过程时,使用了大量信息和通信领域的技术词汇,如通道(channel)、传输(transmission)、解码(decoding)、信号(signal)。反馈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奈达关注读者反应正是受到了信息论中的反馈的启发。在评价翻译质量时,应认真考虑读者的反馈或读者的反应,对译文质量的评价主要取决于读者对译文的反馈或反应,而不是精通源语言的专家或评论家的意见。
奈达的翻译理论与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特别是《圣经》的翻译经历。20世纪30年代,奈达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后,决定教授形态学和句法。他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将被派往外国的传教士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并培训一些合格的翻译人员。1943年,奈达在美国圣经协会担任翻译,在那里他积累了大量关于翻译圣经的知识。从那以后,他走遍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与当地的传教士交流。讨论了圣经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并对圣经翻译的质量进行了检验。奈达与传教士合作推动翻译教学,并提供一些翻译样本供人们学习,使他对翻译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奈达的主要著作中,可以找到大量关于圣经的资料和例子,这表明圣经的翻译生涯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上述背景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理论对奈达产生了影响,如意义指称理论,它表明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计算机问世,为探索机器翻译铺平了道路。机器翻译中自然语言过程的编码和解码深刻地影响了奈达和乔姆斯基的句法思想。哲学也影响着奈达的翻译理论观,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应努力挖掘对各种语言的整体理解、以及适用于世界上每种语言的解释方法。
3. 动态对等:从关系到反应
在动态对等原则下,基于等效效果原则,译者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接受者与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即原文与原文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与译文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相同或对等(奈达,1964)。尽管在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中曾经提到过接受者的反应,但是主要关键词仍然是动态关系和最接近的自然对等物。1969年,奈达与泰伯共同出版了另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阐明了科学翻译过程的分析、转移、重组和测试。当谈到动态对等的定义时,奈达在该书的词汇部分解释了它:“在原文的信息传送到接受者语言过程中,接受者的反应基本上与原文接受者的反应相似。尽管原文的形式经常发生变化,但是只要这种变化遵循源语逆转换的规则、转移语境一致性的规则和目的语转换的规则,信息就会得以保留,译文就会忠实于原文。”
在奈达所给的定义中,“response”和“receptor”这两个单词用大写的形式展现,同时省略了“relationship”,这是奈达想要强调的变化,因为此时,接受者与译文之间的关系没有接受者的反应那么重要了。奈达理论的核心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同于或相当于原文读者对原文本的反应。根据奈达和泰伯(1969)的观点,反应指的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或缺乏)、情绪态度、决定和行动的反应总和”。阅读译文后,接受者对译文的理解、判断和态度属于反应,接受者在阅读译文之后的后续行为也属于反应。同样,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不仅包括读者对译文内容的理解,还包括读者对译文风格和译文中表达的情感的接受情况。
奈达基于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语言模型,提出了他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程序,从而科学地描述翻译过程。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动态对等的表达方式经常被一些学者所误解,奈达将动态对等替换为功能对等。奈达把功能对等分为两个层次,最低层次和最高层次。在最低层次上,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原文读者如何欣赏文本,在最高层次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欣赏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欣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这是过于理想的,很少能达到。因此,好的译文的水平总是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功能对等的替代并不意味着与动态对等的表达有本质上的区别。
4.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奈达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中国提出以来,一直流行至今,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然而随着中国学者对奈达理论是否真正可行的思考不断增加,动态对等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林书武(1981)是最早在中国介绍奈达翻译理论的人,他解释了奈达翻译理论的产生背景、奈达翻译理论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关系、奈达关于翻译和动态对等的定义以及三个阶段的程序等。谭载喜(1982)也详细分析和介绍了奈达的翻译理论,包括他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对语言的理解,和语义分析,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此后,20世纪80年代,奈达的理论赢得大家的欢迎与中国学者的赏识,涌现出一大批关于他的理论的文章。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奈达的翻译理论因不适用于汉语及其他外语的翻译实践而受到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国学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奈达的理论,相反,他们承认奈达理论的价值,同时也对批评他的理论持谨慎态度。总的来说,奈达的理论在中国仍然受到欢迎。陈东东和吴道平(1987)指出奈达误解了乔姆斯基的理论,深层结构的意义在翻译实践中被夸大了。钱霖生(1988)认为,奈达的动态对等绝不是其原创的想法,因为严复,瞿秋白、茅盾早已谈到了翻译效果的原则。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接受者反应的概念,奈达的理论被彻底否定,奈达理论的意义也被完全否定。刘英凯(1997)批评奈达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接受者和译文上,忽视了原作者和原文。接受者对真理和美学的追求被贬低了。由于随意添加或删减语言信息,文化交流无法实现。吴义诚(1994)认为,“对等”这个词是不可能实现的,翻译对等,甚至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理论都被否认了。从那时起,奈达理论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学者们对奈达理论的“疯狂”讨论逐渐消失。
5. 奈达理论中的问题
根茨勒(1993)认为乔姆斯基的模型被奈达误用了,在翻译研究中应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不恰当的。乔姆斯基在1957年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其中涉及到“内核”的概念,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引入到翻译研究中,用“深层结构”取代了“内核”。奈达指出,在两种特定语言中,句子的深层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应用到翻译研究中。然而,乔姆斯基从来没有说过深层结构是普遍的,一种语言的形式不一定等于另一种语言的形式。乔姆斯基第一次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的概念时,就意识到他的理论可能被一些翻译学者所应用。因此他强调,深层结构的形式共性并不意味着在翻译中两种特定语言之间存在任何点对点的对等或对应。奈达忽略了乔姆斯基的提示,将乔姆斯基的翻译理论简化为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翻译方法。用核心结构或深层结构来分析《圣经》的翻译过程可能可行,但用它们来分析汉语意义不大,因为奈达的理论主要关注印欧语系之间的翻译,而不是汉藏语系之间的翻译。对于翻译实践者来说,奈达的理论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理论化,脱离了翻译的实际问题。
此外,奈达理论中的意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首先,奈达承认他从信息论中获得了灵感。然而,香农研究的信息与知识、内容等信息有很大的不同。奈达混淆了翻译中句子的意义与信息理论中的信息。此外,深层结构或核心结构是句法结构,而不是语义结构,因此,三阶段的翻译过程无法实现动态对等。吴青(2007)认为,语言符号中不存在意义,不能在语言符号之间进行转换。意义与认知现象有关,与不同文化中具体的、特殊的内容密切相关。
此外,奈达混淆了反应和影响。金隄(1997)指出,奈达在一些应该用“影响”来表达的情况下,错误地使用了“反应”一词。接受者的反应和对接受者的影响不应该被混淆。奈达的理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指导翻译《圣经》,奈达的读者反应主要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在阅读奈达的《圣经》译本之后,更多的人选择相信耶稣,相信基督教,会有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在这种语境下,接受者的反应并不适合一般的翻译实践。此外,从接受者的反应出发,翻译文本的类型局限于信息性文本,这对于文学文本的翻译是不现实的,更难以实现动态对等。阅读相同的文学文本时,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觉和反应,甚至相同的读者当他在不同的时间再次阅读文学文本时,也会有不同的态度,这证明了相同或相似的反应是几乎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译文读者对文学译本的反应了。
译文质量的判断主要是通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来确定的,但是读者的翻译难以衡量。此前,奈达已经设计了大量的测试来大致计算译文的容易理解程度,如完形填空测试,它提供了一个不完整的文本,约每五个词出现一个空格,之后邀请读者填写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单词。然而,由于完形填空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进行比较判断,因此无法准确地衡量接受者的反应。此外,奈达(1969)阐述了一些更实用的方法来判断译文质量,例如,对替代词语的反应,对内容的解释,大声朗读文本等。尽管这些测试是有帮助的,但是仍然无法准确获得接受者的反应,并且测试的程序极其复杂。
最后,奈达的宗教倾向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批判。根茨勒(1993)认为奈达的理论不是来自科学原理,其理论是宗教倾向的的产物。奈达的宗教信仰和传教目的,呼吁人们信仰上帝,贯穿于他的科学翻译理论之中,表明奈达的翻译理论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系。许多例子主要来自《圣经》翻译领域。奈达优先考虑上帝的信息和人们对《圣经》的反应,羔羊可以译为海豹,也可以译为猪,因为羔羊的目的是传递上帝的福音。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奈达也受到众多基督徒的批评,因为奈达随意改变圣经的翻译,歪曲和破坏了上帝的神圣信息。
6.结束语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在本质上是相同或对等的。译文读者的反应被视为翻译的标准,是奈达翻译理论的一个创新部分,但因为不能科学准确地衡量译文读者的理解、情感态度、决定和行动,奈达也受到了批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奈达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奈达理论可以作为乔姆斯基理论的简化模型。奈达还受到信息论、意义指称论、机器翻译、哲学、圣经翻译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奈达翻译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的,当时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奈达翻译理论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奈达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但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完全否定。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奈达的理论被刘英凯等中国学者彻底否定。奈达翻译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不恰当运用、奈达的宗教信仰和传教目标、一个句子的意义不能由深层结构来决定。奈达也混淆了效果和反应,同时反应也无法被科学地衡量等。尽管有尖锐的批评,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奈达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成为《圣经》翻译的“圣经”,而且成为整个翻译理论研究的“圣经”。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Routledge. 1993.
[2]Nida, E.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 E. J. Brill. 1964.
[3]Nida, E., &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E. J. Brill. 1969.
[4]劉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7(01):2-7.
[5]钱霖生.读者的反应能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吗?——向金隄、奈达两位学者请教[J].中国翻译,1988(02):42-44.
[6]陈东东 ,吴道平.也谈深层结构与翻译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7(02):8-14.
[7]谭载喜.翻译是一门科学——评介奈达著《翻译科学探索》[J].中国翻译,1982(04):4-11.
[8]林书武.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1(02):1-7+14.
[9]吴青.从语言的认知研究看有关“对等”的迷思[J]. 北外英文学刊, 2006, 106-116.
作者简介:
周桐(1998-),男,辽宁鞍山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