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奥运奖牌“尴尬症”

2021-09-01随水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板球奖牌卢比

随水

8月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印度,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目前在东京奥运会只获得了3枚奖牌》这样一个“耿直”的标题,描述了人口大国印度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尴尬症”。

截至本届奥运会闭幕,印度在本届奥运会上只获得1金2银4铜共7块奖牌,在奖牌榜列48位。

事实上,从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就开始参加的印度,到本次东京奥运会一共只得过10块金牌,还比不上中国在一届奥运会上的斩获,相比人口只有其十几分之一的日本和韩国也是差距遥远。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印度人口那么多,奥运奖牌为何那么少呢?

体育基础设施薄弱

其实,印度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不在乎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开幕之前,《今日印度》(India Today) 杂志在7月19日发表了题为《希望与荣耀》的封面文章,重点报道了被印度人寄予厚望的羽毛球选手辛杜(她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获得羽毛球女单铜牌)。文章还说,印度代表团的100多名运动员“承载着13亿多印度人民的希望”。

为了鼓励斗志,印度政府也为夺牌运动员推出了现金奖励措施: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将获得750万卢比(约合65.3万元人民币)奖金,银牌和铜牌获得者分别可获得400万卢比(约合34.8万元人民币)和250万卢比(约合21.8万元人民币)。此外,每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还有10万卢比(约合8712元人民币)的补助。

CNN分析说,印度“奥运奖牌尴尬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和合适的基础设施。此外,印度人最热衷的体育项目是板球,最好的运动员大多数都打板球,而板球又不是奥运比赛项目。

对于印度缺乏体育基础设施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举个例子,我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但自从到了印度之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对场地要求最低的锻炼——原因是,实在找不到可以跑步的地方。

有人可能会问,马路上不行吗?

凡是来过印度的人,应该都对混乱的马路印象深刻,各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行人(和动物)都在路上横行无忌,几乎是要用生命来跑步。再加上印度的马路坑坑洼洼是常态,即使在城市里,也经常能跑出越野赛的感觉。

因此就可以理解,我现在最想念上海的地方,就是黄浦江边漂亮的滨江跑步道。

连跑步需要的最基础的设施都匮乏,很难想象,这个国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全民健身的氛围,更不要说从民间产生出大量体育人才了。

练体育主要靠情怀

印度成不了体育大国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培养体育人才的“举国体制”。

培养一个顶尖职业运动员,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而且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一旦“出不来”,就没法“回本”。

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尚不富裕的时候,就建立起“举国体制”,由国家投入资源和力量来培养顶尖运动员,同时发展全民健身,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数十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印度,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选拔和培养体系——想要搞板球之外的体育项目,多半只能靠个人情怀,而情怀往往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生计问题。数年前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一位来自印度乡村的父亲鼓励、帮助女儿练习摔跤)讲的正是这样一个虽励志却又无奈的故事。

在现实中,印度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才拿到了首枚个人奧运金牌,项目是射击10米气步枪。但这位奥运冠军阿比纳夫(Abhinav Bindra)并不是国家培养出来的,而是他的家庭自费花钱“砸”出来的。

阿比纳夫来自一个富裕家庭,毕业于美国名校MBA,职业是一家科技公司的CEO,家人为支持他的射击爱好曾把他送到德国训练多年。北京奥运会上他也属于超常发挥,夺金之后就没能再现辉煌,印度在这个项目上也从此后继无人。

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举国体制”,奥运夺牌在印度是一种“偶发事件”,不是可以预期、可以持续发展的选拔和培养机制的结果,奖牌过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缺乏“大国心态”

阻碍印度成为体育强国的最大障碍,恐怕还是心态问题。

8月1日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铜牌争夺战中,中国选手何冰娇不敌印度选手辛杜,获得第四名。这原本是奥运会上一场普通不过的比赛,中国媒体关注并不多,却让一些印度媒体“上了头”。

印度主流大报《印度时报》竟然说,印度选手“驯服”(tame)了中国选手——仿佛没有看见中国选手其实获得了羽毛球女子单打的金牌。

更早前的7月24日,中国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金牌,印度选手米拉拜获得银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家自称是“亚洲顶尖新闻通讯社”的印度媒体——“亚洲国际新闻社”(ANI)居然无中生有,发布假新闻说,侯志慧夺金后尿检样本里面有“不良分析发现”,被要求进行进一步的兴奋剂检测,“若她没有通过检测,印度的米拉拜将获得金牌”。

这则纯粹的假新闻引发了轩然大波,遭各方“打脸”,随后“亚洲国际新闻社”又声称这是报道中的“疏忽错误”。

事实上,印度女子举重队曾在2000年因使用兴奋剂而被禁止参加所有国际赛事一年。所以,印度媒体其实不是“疏忽错误”,是“以己度人”。

由此可见,在体育上印度仍然缺乏“大国心态”——实力有差距的时候,真正的大国应该做的是承认不足,苦练“内功”,赶超突破,而不是满足于“口嗨”和固步自封。

猜你喜欢

板球奖牌卢比
首枚奖牌!
那枚来之不易的奖牌
板球
板球 印度的符号
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