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磊枫CP”的人,看不到00后的寂寞
2021-09-01莫狄骁
莫狄骁
有人认为《盛夏未来》是这几年最好的华语青春片,或可与《少年的你》相互唱和。但也有人无比失望,认为所谓热炒的主演吴磊、张子枫的“磊枫CP”只是营销噱头,两人在片中毫无爱情可言。
这些都是电影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喧扰,称不上作品本义。我倒也认为这是极好的华语青春片,很能代表新一代的面貌。但这绝非只体现在短视频、智能家居、对校园恋情相对开放的父母等元素上,而是其内核呼应了时代的特征,却又未改具有普适价值的思辨。从文本的高度上看,这不仅是近期最好的华语青春片,甚至可能是最好的国产片之一。
迷幻、渴望、真情
讨论这部电影,总不能避免一个问题:片中让郑宇星(吴磊饰)念念不忘的MING是谁?影片采取了大量模糊处理,从未露出任何更详细的信息。我更赞同导演自己的解读,MING只是一个符号。MING的性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层身份—比郑宇星大八岁,而且还是一名DJ。
要理解为何“大八岁”那么重要,便要先理解郑宇星这个人。通过他与MING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理解影片的文本意义,以及陈辰(张子枫饰)视角下的其他命题。
郑宇星家境优渥,住设计别致的别墅,用具精巧高级。但他的亲子关系不太好,很可能是单亲家庭(其母一直未出现也未被提及,其向初次到访的陈辰介绍说,“这是我爸的房间”而非“这是我爸妈的房间”),父亲对他也很严厉(电音节上的一拳,以及酒店大堂呕吐后并未直接上前关切)。然而其父比较忙,给予他较多自由空间,还有钱(信用卡副卡)可以支配。加之帅气开朗,身材高大,除了学习不太好,他占据了青春期可以占据的一切优势。
经济条件好,能掌握时间与金钱,有较好的个人空间,长相帅气(外貌优势在青春期比在社会上占比更重),然而亲子关系不好,人可能也比较孤独(习惯了与Siri聊心事)。这样的少年必然会追寻一些不太属于自己这个年龄层的东西,因为在他的世界许多事已唾手可得,而他又不满于当下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学业还是长辈的评价,他都不占优)。他有时间空间以及经济条件去了解追求,加之互联网时代也降低了资讯探究与人际沟通的门槛。因此郑宇星必然会渴望“跳出现在的框框”,他要的不太会是同龄之爱,他要更高层的认可。
一个比他大八岁的人,不过也就25岁左右,正值青春。又非默默无名,做的是DJ这种在郑宇星看来很酷的事(不确定是郑宇星因为MING而喜欢上DJ,还是反之,或两者互相成就),且颇具地位。这样的人所经历关注的,都与郑宇星很不一样,也是他更向往的那个世界。所以在迷幻与渴望之中,他动了真情。
所以对郑宇星而言,人要有意思、要酷才重要。MING比他大那么多、是某个领域很厉害的人,这些其实都是加分项。
属于00后的电影
影片捕捉了郑宇星这样一个典型,并不是说00后就是这个样子了,而是艺术毕竟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郑宇星这个典型的身上,彰显了00后与80、90一代完全不同的气质,也突显了一些普适命题在他们的背景下的新表现。所以比起一些潮流元素,这更能说明本片是属于00后的好作品。
00后最不一样的一点,即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假设一个人要到小学高龄段接触网络,那么最早的00后也要到2011年左右开始接触互联网,此时已是移动智能终端高速发展的年代。苹果4手机已登台数年,微博、微信轮番推出,整个社会生态都产生了不小变化,而他们直接接入了这种生态。其所产生的意识与80、90后完全不同,这就是时代气质与代际特色。如同赵薇的《致青春》拍的是80后的故事,不仅在于破旧的宿舍楼、公用电话与澡堂子,更在于是否接受体制内的安排这一还明显带有公家饭色彩的选择。到了90后的一代,不是没有人吃公家饭,但时代已完全不同了。因而90后看《致青春》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共鸣。如同现在80、90后看《盛夏未来》,也有隔雾看花之处。
我们的教育迄今还缺少对爱情的认知引导。在当前的应试制度教材设置下,真正涉及该话题的内容太少了。
不少时候,我们往往惊叹于00后展现出来的才华。他們能独立完成作品,并展现到网络上(往往通过视频网站),让我们感慨真乃朝阳乳虎。这是因为他们借助了更多工具,使信息搜集、自我学习和最终呈现,都有了质的飞跃,激发出更多潜能。我不太认为代际之间有特别大的生理差异,但培育环境与社会氛围的变化,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普适命题之所以是普适,恰在于植根于人性。00后即便再如何突破以往的桎梏,也无法真的肉身飞升。青春的莽撞与迷茫,在一代代人中不断回荡,只是轮到用郑宇星的方式呈现。
试想放在80、90后的环境里,郑宇星不可能那么早就接触到电子乐,更不用说逃避高考直接飞到千里之外见人了。郑宇星可能要通过给杂志写信来征笔友,或者变成《孽子》那样在公园里浪荡的一代,自然整个故事便更有年代色彩。因此,郑宇星借助新时代的工具有所突破,但他始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勇敢,以及什么是成长。
这也是陈辰要面临的问题,只是她的问题用爱情串联起来。她不能理解父母的爱为何消散了,不能理解母亲跟王叔叔为何会有爱,也不知如何面对自己对郑宇星的感情。
陈辰对爱情的认知非常简单,符合一个普通的、未恋爱过的高中生的定位,所以她才会做出故意考砸、试图用延迟一年换回父母感情的幼稚决定。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迄今还缺少对爱情的认知引导。在当前的应试制度教材设置下,真正涉及该话题的内容太少了。可能只有心理健康(性教育)内容,以及语文课中的部分内容(如高中的《氓》),前者还往往缺位。即便师长对青春懵懂的态度有所缓和,也积累了不少处置经验,但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人对爱情的认知主要还是依靠社会信息点滴构建。
因寂寞而起
无论郑宇星还是陈辰,他们都认为爱情是永恒不变的。这本是少年心性,你不能要求一个少年人如此理性地对待感情,那就不是少年之爱了。但在压抑的环境下,他们无法诉说或就此寻求帮助,因此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摸索。他们都认识到感情中的“真”,陈辰相信父母当年那么决绝地在一起,肯定有真情;郑宇星可能也相信,自己与对方的感情是真的(我也更愿意相信是这样的故事,否则如果他被欺骗或玩弄的话,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但他们还没明白,感情也需要经营,更是有尺度。不是所有爱情都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时缘聚缘散,仅此而已。
这一点认知的心路变化,在陈辰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她最早得知父母离异时,想出的办法只能是“用时间治愈一切”,甚至不惜以自己非常重要的前途作赌注。这是少年人的决绝感人处,也是叹息无奈处,皆因感情变异的因素绝非强行要求多在一起就能解决,这也是许多人批判“离婚冷静期”荒谬的原因所在。陈辰一开始也不接受母亲跟王叔叔关系好,明明眼睁睁看着母亲那么幸福,却只能自我欺骗。最后当她目睹最爱的父亲原来也早已“背叛”了这段感情时,才在一瞬间的伤痛中长大。
这也能解释为何她前半夜还在抱怨郑宇星利用她来见MING,后半夜就提出跟郑宇星去三亚见MING。因为她前半夜还对自己的感情抱有幻想,郑宇星白天给她送的那一首歌是如此浪漫甜蜜。但在目睹了父母感情的真相、再也无法自我欺骗后,她终于明白感情不是做题得分,一踩一个点,最后加起来就完事了。生活,比试卷要复杂太多。
学生与社会人最大的区别,便是前者相信世间万事总有线性正相关。如同努力就会有回报,学习就能提分,只是效率快慢有别。但生活比这复杂多了,等闲变却故人心,运去英雄不自由,不努力肯定没有成果,但有时努力也不一定有成果。学会接受,并调整自己,正是成长的重要课题。
这也能解释郑宇星和陈辰的唯一一吻,正是被许多“磊枫CP”爱好者所痛斥的那一吻。或许在他们看来,都已经吻下去了,怎么最后还要说一句“要是我也能喜欢你就好了”,这不是“发刀子”是什么。我想他们期待的还是甜蜜的爱情偶像剧,某种意义上,辜负了这部影片文本的深度与野心。
生活比这复杂多了,等闲变却故人心,运去英雄不自由,不努力肯定没有成果,但有时努力也不一定有成果。学会接受,并调整自己,正是成长的重要课题。
陈辰作为一个高二开始暗恋郑宇星的人,就连高考期间复习都还在刷他的抖音,当然想要这一吻,她在夜店舞池中便有所动作。然而郑宇星逃避了舞池时的邀约,因为他无法确定自己对陈辰到底什么感情。他既不知道自己对MING是否还应执着,也不清楚这一个吻会给陈辰什么影响。他怀有恐惧、愧疚与茫然,只能落荒而逃。然而在电音节上的一吻,却是所有人都已真诚相待。陈辰接受了父母的变异,理解了母亲的选择,更明白了郑宇星内心真正的情感。她勇敢地許下了真正的生日愿望,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相爱之人,也能勇敢地做自己—这真是一个好姑娘。而郑宇星也明白了MING的选择,无论到底他们曾共度良宵还是仅存幻梦,他都要学会接受MING已经不会、也不再适合跟自己在一起了。他依然不会喜欢陈辰,可能对陈辰更像是一种兄妹之情。不过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明白陈辰也接受了这一点。
所以,这就是电音节上的那一吻。是郑宇星送给陈辰的礼物,感激她的理解与陪伴,也是对她爱恋的美好回应(虽然当时他不知道陈辰自高二起就喜欢自己,但作为一个大帅哥,女生是否喜欢自己,相处一下就能判断出来了,陈辰在高四的半年肯定付出了真心)。对陈辰来说,这是给她的感情画上了句号,也是给她此前对爱情的简单理解作结。
这才是青春电影,拍的不是爱情,而是青春中的成长。
陈正道导演与沈洋、詹晨两位编剧,非常精准地捕捉了青春成长的永恒话题,并极其大胆地用爱情命题来表现。虽然影片触及不少元素,如亲子关系、高考压力、时代变化、禁忌之恋等,但并不散乱,极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陈正道以擅长平衡商业与人文著称,该片堪称又一代表作。
郑宇星的寂寞有其必然性,这个故事正因其寂寞而起。郑宇星要学会处理他与MING、他与陈辰的关系,陈辰要学会处理她与郑宇星、她与父母的关系。一个看似老旧的题材,因巧妙的结构与独特的切入视角,焕发出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