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岚:和世界博弈,然后成为自己

2021-09-01刘江索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智感性理性

刘江索

如沐春风。

坐在秦岚身边的时候,你会对这个词尤为感同身受。

聊天时,她会主动靠近你,讲起话来语调温柔,嘴角轻扬,眉目间少有汹涌起伏,偶尔露出一些狡黠的表情,倒显得亲和生动。

拍摄这天,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四月,是诗人们口中一年最好的时候。秦岚提起裙摆,走进春日的阳光底下,五官自成一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气象,既非浓烈,又非冷冽,和这春日风景颇为相称。

但你知道,春和景明之下也会有其汹涌之处,正如四月的发生常由凛冬促成,否则那个从小在按部就班的生活里循规蹈矩,原本要听从父母意愿做一名会计的秦岚,不会成为一个如此有韧性和有自我掌控力的演员。

理智派的得与失

在不久前播出的电视剧《理智派生活》里,秦岚扮演了一个30+的都市职场女性。

和剧中那个总是让理性战胜感性的角色沈若歆比起来,秦岚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兼顾的人。“任何事情都如双刀剑,理性和感性都有各自的得与失。对于理性的人而言,可能会在生活里流失或错过一些珍贵的情感,会有条条框框,会拘泥于规范的、规矩的人生轨迹。当然,你也不太容易出错。”她希望找到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希望少出错的同时也能出彩”。

在这部剧里,除了她所扮演的理智派角色,也出现了很多非理智派的角色。她说起王鹤棣扮演的实习生祁晓,“那是一个心向阳光的人”,这个角色让她思考,在真实生活里,一个很理智的人会不会被这种很灵动的、不按常规出牌的人所吸引,所感染,甚至因他而改变自己的步调。“我们要探讨就是在理性的躯壳里,你的内心是否还有感性的悸动。”

剧中的职场小白尤思佳是另一个非理性样本,在秦岚眼中,“她为了喜欢的男人主动出击,制造了很多机会,在高压的一线城市里努力帮助这个男人留下来。为了维系感情,她牺牲了很多东西,看起来不是个很理性的人。但另—方面,对于职场小自来说,为了扎根立足,他们可能会选择捷径,比如乱抱大腿。但这个角色在职场中宁愿被很多禁忌所牵绊,也选择了自己的路,不和不认同的人同行”。在感情中一往无前,在职业里保持底线,不攀缘依附别人的关系,靠自己证明实力,这既是秦岚所欣赏的剧中角色的特质,也和她的人生轨迹和性格暗暗契合,对于工作,她“不会捷足先登,而是有尊严地前行”,对于爱情,“也许它不再是个必需品,但我们都要有拥有它的能力”。

拍摄结束后,秦岚重新思考了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她告诉自己,条条框框其实不重要,只要做到不违背底线和原则就可以,适时放飞自己,偶尔从心所欲,比如选择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选择自己以前不会尝试的姐弟恋。“我觉得人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无限可能的事情,也蛮精彩的。”

职场女性的焦虑

在《理智派生活》里,30+的职业女性沈若歆面临着无数焦虑:职场性别歧视、年龄焦虑、晋升瓶颈、父母和男友催婚,以及工作里碰到的一大堆糟心事,无一不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

演员秦岚所面临的难题和处境,和这个角色也多有重合之处。她自称两者的一个相似点在于都是活跃在各自职场里的“社畜”。只是她的职场焦虑来自赶不完的通告,各种面对镜头的工作,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以及各种突发的、不可控的状况,而沈若歆面对的是职场上下级的直观压迫和具象的KP压力,这种焦虑是更规律的,也更好把控的。

剧中的沈若歆经常会面临同事和上级的性别歧视,而在男性为主的影视行业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大大咧咧的秦岚向来“把自己当成男的”,从二十多岁开始,她就暗暗对自己说,男演员能做的我也能做,哪怕是在极冷的天气里拍摄泡在河里的戏,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去。

“对于我的职场来说,男演员和女演员的差异体现在年龄上,到730岁后,你会明显发现找你的戏的类别变少了。仙侠剧不会找你,即便找你可能也不是主要角色,甜宠剧觉得你这年龄也不适合。但现在市场也在包容和复苏,出现了很多适合30+女性类别的剧。比如后来我就遇到了富察容音和沈若歆,越来越多的观众对于30+的女性有更多期吩,这就给了我们更多机会,比如现在还有很多“浪姐”一类的节目,姐姐们可以表现自己的舞台变多了,我觉得这都是这個时代对于这个年纪女性的爱和包容。永远是那句话,机会是有的,当然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她观察到,在影视行业里大女主剧的人物设置也从以前的一味容忍,到现在的有仇必报,性格强势,这或许也是影视工业里性别革命的一个切片。

从业二十年,秦岚很诚实地说,市场是苛刻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她相信“只要够勤奋,一直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就可以与时代同步”,她向来是个“遇难而上,遇强则强”的人。

除了职场和事业的压力,秦岚觉得,社会上一种传统惯有的指责会降临到30+女性身上。“关注你的年纪和将来是否结婚、是否丁克,直白地说你年龄越大越不好要孩子70更多社会责任被放在女人身上,可对男性就不会说得这么露骨。”

“这些30+的女性,甚至像我已经到40岁了,当面临生理上的一些改变时,重要的是怎么去找到出口。我们不希望一到了这个年纪,就被羁绊住,就没办法在事业上再去攀爬高峰,或者没有必要再去展现自己的价值。”随着年龄渐长,秦岚感知到了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内心的通达一齐袭来,她逐渐认识到,虽然有随岁月而至的羁绊登门造访,“但是你依然可以走出自己的路,迎接自己40+、50+、60+的生活方式”。

人生中最大的叛逆

和秦岚聊天,你会时常冒出一个念头:面对生活里数不胜数的偏见和裹挟,眼前这个平静如水的人是如何与它们剧烈缠斗的,又是如何幸存下来的。

虽然她曾被媒体人评价为“不争”,也说过富察容音的性格和她极为贴合。但你会发现,有某种执着和叛逆在泰岚的身上隐隐浮现。

她不是那种曲高和寡的女明星,看她选择的作品也好,公开表达也好,都是积极且入世的。她曾扮演过的樊梨花、汪绿萍大多都是个性强烈的女性角色;被微博网友指责女性要负起生育义务时,她也没有回避,而是正面驳斥“我的子宫使不使用关你什么事”。

秦岚说,成为一个不受他人和所谓的定见襄挟,遵从自己内心行事的人,是受了家庭的影响。“我妈从年轻到现在在事业上都挺拼的,我从小耳濡目染,女人还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寻找自己的道路。在感情上,我不想把自己过得特别拧巴,还是想顺从自己内心所想,反正咱们也是凭本事单身。”

每个人在生活或者成长当中,既会受到现实生活的规劝,又会面临现实桎梏的困缚,有些人更愿意受教,但秦岚更愿意突破束缚。“碰到这些问题,我绝不会逃避,而是去拥抱它,突破它。”

但秦岚并不是一个从小就很有主见且懂得坚持自我的人。“20岁以前,我都不知道我将来想要什么,也不憧憬未来的婚姻和婚礼是什么样,或者将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未来也很难去规划、去设定。如果你过于规划设定,也许就会为了要符合这个设定,而做出很多妥协。”

二十年前,规规矩矩的会计专业学生秦岚突然决定去做一个演员,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叛逆。她想着,要做一次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

激烈的对抗和交战马上来临了。父亲的反对十分强硬,亲戚朋友轮番当说客,难听的冷言冷语包围夹击,后来父女俩干脆冷战,彻底不理对方。可秦岚好不容易找到了让她心生热情的事,她“我觉得外面的世界好大,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去尝试”。

在《理智派生活》里和潘虹演母女对手戏时,秦岚一下就回想起来年轻时的那次叛逆,那是在她人生里极为少数的和父母产生激烈对抗的情况。

在面对困难棘手的关系时,她不是一个会与之进行激烈对抗的人,虽说心中有丘壑,但反映在表面仍是一个平和的姿态。秦岚说,这样的性格源自于跟家人之间的相处。“我跟我妈妈相处的状态,实际是我比她成熟一些,情商高一点。”父母的个性不太圆融,在处理情感方面不太擅长,秦岚就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学习用更平和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前段时间,秦岚发了一条微博:与世界博弈,是为了成为自己。那么以前那个顺从父母规划、胆子极小、害旧独处、历经情感波折和生活历练的东北女孩今天成为自己了吗?秦岚的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能做想做的事情,任何一个选择都是由心而發的。我成为了想要的自己。”她仍在和这个世界继续安静地博弈,虽不剧烈,也悄然到达了终点。

猜你喜欢

理智感性理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欲望膨胀
在同一语境下定义“二元对立概念”
理智与情感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感性理性不拔河
感性设计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