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粒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2021-09-01王保明马冬春闵旭红陈晓宇朱学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5期
关键词:悬液孵育细胞因子

王保明 马冬春 闵旭红 陈晓宇 朱学应

(安徽省胸科医院 1胸外科,安徽 合肥 230022;2肿瘤放疗科;3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性粒细胞(PMN)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急性炎症反应中,PMN过趋化运动的方式被募集到感染或组织损伤部位,进而通过吞噬、脱颗粒作用杀死病原体〔1〕。此外,PMN也被发现存在于多种癌症的肿瘤微环境中,被称为肿瘤相关PMN(TANs)〔2〕,已有研究表明,TANs的在肿瘤发生中功能非常复杂,并受到多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的调控,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不同亚群的TANs发挥的生理功能也不尽相同,有的TANs可以通过释放蛋白酶和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肿瘤血管新生〔3,4〕,也有的TANs也发挥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5,6〕。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7〕。在NSCLC组织中,也发现了PMN的浸润〔8〕。然而,PMN浸润在PMN疾病进展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还缺少深入的研究。PMN间接接触共培养法,即使用培养过PMN的培养基继续培养肿瘤细胞,能够避免细胞直接接触造成的干扰,是研究PMN分泌蛋白对肿瘤细胞作用的常用方法〔9,10〕。本研究采用体外分离小鼠骨髓PMN条件培养基与PMN细胞系A549共培养,探究了PMN对A549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调控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试剂和材料 主要试剂:RPMI1640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PBS)、胎牛血清(FBS)、Lipofectamine 3000、膜联蛋白(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人淋巴细胞分离液(Histopaque 1077/1119)购自美国Sigma公司;抗(Anti)-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抗体、Anti-p62抗体、Anti-蛋白激酶B(AKT)抗体、Anti-磷酸化(p)-AKT抗体购自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公司;Anti-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主要材料:NSCLC细胞系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野生型C57BL/6小鼠购自维通利华公司。

1.2分离小鼠骨髓PMN并获取PMN条件培养基 引颈处死8周龄健康小鼠,取小鼠股骨和胫骨,剥离肌肉组织后放置在PBS中。剪去股骨和胫骨两端,用PBS冲洗骨髓细胞,得到骨髓细胞悬液。使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将骨髓细胞悬液放置在Histopaque-1077/1119密度梯度分离液上,室温1 200 r/min离心30 min,分离得到的PMN用PBS洗1次,培养在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收集培养基,1 2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即为PMN条件培养基。

1.3细胞增殖实验 将A549细胞消化并重悬得到细胞密度为1×105个/ml的细胞悬液,取100 μl接种于96孔培养版中,实验组使用PMN条件培养基,对照组使用正常培养基(90% RMPI1640+10% FBS)。在指定时间点每空加入10 μl CCK-8溶液,放置于 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4 h,随后用酶标仪测度450 nm吸光值。

1.4细胞凋亡实验 胰酶消化收集单细胞悬液,并用PBS清洗1次。加入 Annexin V 结合缓冲液重悬细胞,取100 μl细胞悬液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5 μl PI 染色液混匀,室温避光放置15 min。随后加入400 μl Annexin V结合缓冲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1.5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胰酶消化收集单细胞悬液,离心去除上清培养基后,加入200 μl细胞裂解液,放置于冰上裂解20 min。加入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上样缓冲液,100℃水浴加热10 min,得到变性的蛋白质样品。蛋白样品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经脱脂奶粉封闭后,加入一抗稀释液室温孵育1 h,随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耦联的二抗稀释液室温孵育45 min,最后加入显色底物,使用凝胶成像仪拍摄发光信号。

1.6免疫荧光实验 贴壁培养的A549细胞用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0 min,用PBS清洗1次,加入0.1 % Triton X-100孵育10 min,再次用PBS清洗1次,加入2% 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30 min。随后用鼠源抗LC3抗体室温孵育45 min,再用FITC耦联的羊抗鼠IgG荧光二抗孵育30 min,用PBS清洗3次后,加入DAPI对核酸进行染色标记。最后使用正置荧光显微镜拍照。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Graphpad Prism7.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PMN条件培养基抑制A549细胞增殖 实验组72 h时,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各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

2.2PMN条件培养基促进A549细胞凋亡 与对照组〔(6.21±1.20)%〕相比,实验组〔(10.84±2.47)%〕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上升(t=2.92,P=0.043 2)。

2.3PMN条件培养基促进A549细胞自噬活性 对照组中,LC3主要呈弥散状分布在细胞质中,较少呈现点状定位,表明细胞自噬活性较弱,而实验组细胞中,LC3大多出现点状聚集定位,表明细胞自噬活性较高。见图1。

图1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C3蛋白(×1 000)

2.4PMN条件培养基抑制A549细胞AKT-mTOR信号通路 见图2、表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C3-Ⅱ/LC3-Ⅰ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AKT的表达水平也明显提升,p-mTO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总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图2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

表2 各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3 讨 论

PMN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很早就被发现,但其对NSCLC疾病进展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8〕。韩露露等〔11〕发现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HL-60细胞分化成的PMN样细胞条件培养基会抑制NSCLC血管新生能力,但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说明PMN条件培养基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LC3是常用的检测细胞自噬活性的标记蛋白。在正常生理条件下,LC3定位在细胞质中,称为胞质型LC3(LC3-Ⅰ),在细胞自噬被激活后,LC3-Ⅰ能够结合磷脂酰乙醇胺(PE),转变成为LC3-Ⅱ,定位在自噬小体的膜上〔12〕。因此,A549细胞中LC3呈现点状定位及LC3-Ⅱ水平升高均能表明PMN条件培养基促进了细胞的自噬活性。

正常细胞通常会通过一定水平的自噬活性来清除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肿瘤细胞中常常出现自噬被抑制,激活肿瘤细胞的自噬活性可以促进细胞凋亡〔13〕。在KRASG120D突变引起的NSCLC模型小鼠中,如果同时缺失自噬关键蛋白p62,肿瘤的生长会被抑制〔14,15〕。然而,也有报道发现激活自噬也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13,16〕,这表明细胞自噬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的自噬除了被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同样也受到缺氧、营养不足及细胞外基质等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免疫反应产生的许多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γ〔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18〕等促进细胞的自噬活性,这些细胞因子对NSCLC细胞自噬活性的调控是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此外,本研究还发现PMN条件培养基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AKT-mTOR信号通路。AKT-mTOR是调控细胞自噬反应的重要信号通路,AKT的活性抑制会引起mTOR活性的下降,而mTOR可以直接调控自噬相关蛋白ATG13的磷酸化水平调控细胞自噬活性〔19〕。

肿瘤部位浸润的PMN也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活性氧和颗粒酶等,参与调控肿瘤的生长〔20〕,然而具体是哪些细胞因子或蛋白促进了NSCLC细胞的自噬和凋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悬液孵育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Identifying vital edges in Chinese air route network via memetic algorithm
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2种成分的测定及其代谢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