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活动:蒲公英的旅行

2021-09-01陕西省西安市第八保育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瓶身师幼蒲公英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保育院 王 昆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蒲公英的旅行”是“植物——我们的好朋友”主题活动中的一节科学活动,在这一主题下孩子们已经了解蒲公英借助风传播种子的方式,特别愿意自主操作并看到蒲公英的小伞飞舞起来的美丽场景。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不但想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此活动从中班幼儿兴趣及认知特点出发,让幼儿在自我需要和愉快情绪下学习科学,在充分探究中体验快乐,初步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

活动目标:1.尝试发现能使蒲公英飞起来的不同方法;

2.在探索中初步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获得成功感。

活动准备: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认识蒲公英,了解其种子传播的方法。

物质准备:1.师幼共同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的蒲公英若干。

2.幼儿人手一个大小相同的干净饮料瓶。

3.音乐:歌曲《小小蒲公英》。

在这一环节以复习表演的形式激发孩子对蒲公英已有认知经验的回忆,并对后续活动产生探索和探究的愿望。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及时给予个体指导,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原有能力上获得提高。幼儿个体在集体中具有示范性的演示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同伴学习的方法更加容易使孩子接受,提高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活动方案[活动时长]20~30分钟[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音乐活动:小小蒲公英。师幼共同表演并进入活动场地。二、基本部分㈠飞翔的蒲公英1.幼儿自由操作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蒲公英飞起来师:蒲公英在传播的时候种子会怎么样?有什么办法让蒲公英飞起来,让它的种子传播得更远一些?2.个别幼儿在集体中介绍自己使用的方法⑴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几位运用不同方法使蒲公英飞起来的幼儿进行介绍。如:用嘴吹、用手扔、用脚踢等。⑵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采用不同方法蒲公英飞的远近不同。师:蒲公英为什么有的飞得远,有的飞得近呢?小结:采用的方法不同,蒲公英飞的远近不同。3.师幼讨论,同样的方法为什么蒲公英飞得远近也不同小结:用的力气大小不同,蒲公英飞得远近也不同。 ㈡蒲公英飞得高1.幼儿人手一个干净的空饮料瓶,自主探索用瓶子使蒲公英飞起来的方法。师:把小蒲公英放在瓶口处,看谁能找出好办法让蒲公英在小瓶子的帮助下飞起来?2.请探索成功的幼儿在集体中讲解、演示自己的方法。3.幼儿再次尝试用拍打瓶身的方法使蒲公英飞起来。

㈢通过实验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1.小实验:“瓶子吹气球”师:看一看,瓶子里有什么?怎样才能让瓶子吹气球呢?方法:将一个小气球套在瓶口处,教师用力挤压瓶身,气球变大。2.幼儿在讨论、操作中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⑴幼儿自由讨论。师:为什么用力挤压瓶身,气球就会变大呢?⑵幼儿操作,感受大气压力。师:请小朋友将瓶口对着自己的脸,用力挤压瓶身,有什么感觉呢?㈣比一比1.幼儿自由结对进行比赛。2.师幼讨论比赛结果并分析原因。小结:在拍打瓶身时,用的力气越大蒲公英飞得越高。3.集体比赛。三、结束部分音乐游戏:再见了,蒲公英玩法:音乐响起,教师扮“风姐姐”走到幼儿身边轻轻吹气,幼儿学蒲公英飞舞的样子翩翩起舞。[活动延伸]一、区域活动㈠美工区:制作“蒲公英”1.取一根长约1米的废旧塑料包装绳(白色最好,其他颜色也可以),将绳子多次对折,折后长约10厘米。2.用皮筋将一端扎住,用剪刀将另一端对折处剪开。3.用手将剪开的包装绳每一根都向外撕开成若干的小细条,撕的越细越好。一朵蒲公英就制作完成了。㈡科学区投放塑料瓶、气球及“蒲公英”,支持幼儿自主探索。㈢图书区投放与蒲公英及探索大气压相关的书籍,便于幼儿自主阅读。二、家园共育活动幼儿与父母共同查阅蒲公英的相关资料,制作科普展板或亲子小书。教师巧妙地运用了“瓶子吹气球”的小实验,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能直观地看到挤压瓶身,气球变大。通过结对比赛引导幼儿发现:相同的瓶子、相同的蒲公英,都用拍打瓶身的方法,有的蒲公英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在优美的《小小蒲公英》音乐声中,幼儿身心放松,在轻松、愉快地游戏活动中自然结束本次探究活动。

反思:

本活动的环节设计层层递进,体现了活动的科学性。活动中,幼儿在反复尝试中方发现用不同方法蒲公英飞的远近不同;使用相同方法,用力大小不同,蒲公英飞的远近也不相同——这是活动的第一个层次;为幼儿提供空塑料瓶,让幼儿在观察与亲身试验中,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这是活动的第二个层次;在比一比的游戏中,幼儿通过观看比赛,幼儿了解了在拍塑料瓶时谁用力大,谁的瓶子里的压力就大,谁用力小,谁瓶子里的压力就小的道理——这是活动的第三层次。整个活动都是幼儿在自主探索和相互学习中完成的,教师只是适时介入,对个体提供帮助和指导,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瓶身师幼蒲公英
蒲公英
春日粉妆
蒲公英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百变瓶子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师幼互动那些事
Alexander Wang操刀为Evian设计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