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技图书编辑原则及技巧

2021-09-01王春雨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类图书稿件加工

王春雨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分社

科技类图书对于科技文明的传播以及科技类知识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之下,由于科技类图书的作者水平有高有低,写作经验也差别很大,因此,写成的稿件也是良莠不齐,甚至到最终出版的图书也会有很多问题,对于科技类图书的读者会造成很大的干扰,因此在编辑过程中强化科技图书编辑的技巧培训以及原则锻炼对于提升科技类图书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科学技术传播的准确性而言都也有着其内在的必要性。

一、重视来稿审查

一般情况下,科技图书的质量经过口口相传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图书的销量,而图书的销量对应的就是出版商和发行商的盈利,而且发行量的大小也和一本书的社会效益的实现有着巨大关系。一本高质量图书的出版,必须从选题的策划就投入巨大的精力。对于作者的来稿,加工编辑应对稿件的内容进行整体细致的审查,这种早期的审查有助于高效地调整稿件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使得图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来稿的审查工作在科技类图书出版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由于科技类图书稿件知识内容专业性较强,在审稿过程中需要编辑和作者多方进行相应的协调,针对这类图书的审查修改一定取得作者的认可,切不可武断地进行更改,防止出现与作者本意相悖的差错,最终影响到整本图书的质量。在很多图书编辑过程中,编辑会帮助作者进行大量内容的修改,但是图书编辑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十分准确,因此,作者必须重视审稿修改内容,否则可能会引入一些技术性的错误。

二、遵守既定原则

(一)必须改原则

作者交来的稿件,内容上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编辑的工作就是要找出这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首先,稿件中绝对不能出现政治导向的差错,这是一票否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须要改的。第二类是知识性差错,这类差错是编辑加工过程中必须要修改的。科技类图书的核心价值就是传播知识、传播技术,很多读者会学习这些知识,更会把这些知识运用的生产中,错误的内容会给读者的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作者在稿件编写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把一些错误带入稿件。虽然这些差错的根源在于作者,可能是作者的疏忽,可能是录入中的问题,也可能是计算的问题,但是对于编辑而言,不用划分责任,这类问题必须改。只有编辑认认真真去审读、理解、分析、辨别,才能够最大程度提升科技类图书的质量。第三类就是文字性差错和语法性差错,例如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等问题。这种差错考验的是作者和编辑的文字基本功,有些文字,平时用得不多,因此在加工某个专业的稿件时,编辑需要对相关行业有所了解,例如化学名词:氨、铵、胺,大概率会出现差错。第四类是编辑行业的规范。例如我们社内的一些规定:连续,章节序号、表号、图号、公式号、页码要连续,不应有重号和跳号;统一,格式、层次、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要全书统;对应,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内容、文与图、文与表、呼应注与注释内容、图字代号与图注、书稿内容前后要对应。必须改原则对于编辑工作开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但是修改必须要慎重。谨防出现逻辑以及观点错误等问题,确保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

(二)不能改原则

每一个作者在完成自身创作的过程中都有着自己的学术观点以及写作风格,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整个图书行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有自身的特色以及特点,对于整个图书行业长远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审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情况,例如,有些作者在完成观点阐述的过程中表达直截了当,但是有些作者在表达过程中可能会采用更加含蓄以及更加细致的表达方式,这对于编辑在最终审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符合自己表达习惯的内容,此时必须要遵守不能改原则,保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身原有的创作风格。最后,对于一些相对自身有着很高权威性的书籍,由于这一类书籍的作者在业界水平很高,名气很大,书稿中作者的特征也会比较明显,那么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不能改原则,这时要与作者进行及时的沟通,针对相应词语以及句子的具体含义进行探究研讨,防止在最后编辑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修改失误现象的发生。

(三)可改可不改原则

针对科技类图书在编辑过程中出现了可改可不改现象出现的时候一定要与作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在最大程度遵守作者自身的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工作,保证作者自身对于修改内容以及修改方式满意的条件下开展相应的修改工作。实际上在编辑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不滥改以及谨慎改的工作原则以及工作作风,例如在实际工作编辑审查过程中针对很多无须修改的问题以及句子可以不用进行修改量很大的加工,避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增加编辑工作者自身的工作量,防止修改最终会影响到作者自身的写作风格,甚至可能会引起作者对于修改意见的不满。

(四)以编辑视角完成修改

科技类图书在审稿过程中编辑自身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编辑专业人员要遵守具体的编辑规则和方法。针对具体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文章应该站在更加专业的视角进行理解和修改。一定核查作者对于加工中存在的疑问是否修改完全,减少由于工作疏忽问题而漏改。遵守编辑视角的工作原则能够提高稿件的加工质量,减少编辑在最后的审查以及收尾过程中的工作量。最大程度尊重稿件作者自身的写作意愿,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

三、处理后续流程

对于整个编辑过程而言,复审和终审工作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稿件过程中的问题,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消除,复审和终审工作就是对编辑加工后的稿件进行审读,完成相应内容的修改工作,提升整个稿件的质量。此外,针对复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在与作者沟通不明的情况下应该请教相应更加权威的行业专家进行处理。科技类图书,插图往往占据很大篇幅,而且插图在科技类图书中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编辑加工完的图稿,描图厂会拿去描图。对图稿的加工,编辑无法做到全方位的标注,而且,有关制图的标准有很多,描后的图样总会有很多不符合标准的内容。所以,对于描图厂返回的图样,不仅责任编辑要认真审查,还应有专门的审图人员进行审核。尽可能保证图片准确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且符合制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最大程度提升成书质量。

四、特殊稿件处理

对于特殊类稿件的处理应该遵守相应特殊稿件的加工原则,最大程度提升稿件自身的还原度以及处理质量。科技图书稿件中经常会出现引进版稿件,针对这类稿件需要开展相应的翻译,但是由于译者自身的翻译能力有限,可能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稿件内容与原书产生较大的差距,影响到最终图书质量。

通常情况之下,由于科学类图书在编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大量专业性的知识内容,针对这类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在开展翻译工作时,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很高的英语水平,否则容易出现偏差,也会影响到整体的翻译质量。面对这样的科技稿件,责任编辑常常很难掌握稿件的含义,这无疑增加了编辑加工的难度。依据笔者工作的经验,对于引进版的科技稿件加工工作,最好与原书进行仔细比对,若发现稿件存在遗漏或者翻译不准确问题,应该及时与译者进行沟通。对于稿件中隐晦难懂的语句,编辑需要及时通过专业词语进行查询、核实,若稿件中存在大量错误的翻译问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审稿,标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引进版图书的差错率,提高图书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编辑对稿件进行大篇幅的修改与加工,必须与稿件的译者进行沟通、商议,同时将修改原因等记录在加工记录中,避免后续与译者产生矛盾纠纷等问题。在编辑加工期间,假设责任编辑发现原版书中存在错误,则应该及时修改,同样将修改问题标记在编辑加工记录中,便于译者进行核对。另外,如果编辑怀疑译文有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将其标记出来,为译者的修改提供参考。由于引进版的科技类图书稿件与国内的稿件存在一定差异,责任编辑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提高政治敏感程度,正确处理稿件中不符合我国政治与国情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类图书在编辑过程中应该遵守自身的编辑特点,针对具体的编辑环节以及相应的修改意见应该遵守相应的行业原则,防止在实际编辑过程中出现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最后,针对相应的编辑工作以及修改工作的开展应该最大程度遵守作者自身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特色,保证图书有着自身写作特色以及行业发展特色。

猜你喜欢

类图书稿件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谁是2019美国图书市场最大黑马?
论科普类图书如何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
为生活加点“料”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