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中医药研究的传承创新与细水长流
2021-09-01吕腾波
吕腾波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之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如何让国粹中医药守正出新、薪火相传,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陈扬,就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青年实践者和推动者。他在西医方面求学多年,尔后带着系统的医学知识加入中医药阵营,既立足于科研,又通过基础研究真正解决临床医学的实际问题,力图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时代创新元素,使中医药更好地走向现代化的世界舞台。
团队合影
学成归国 献身科研
2002年,陈扬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专业,同济严谨而务实的求学氛围,让他踏踏实实地度过了本硕博的10年光阴,这也是他科研思维萌芽的“原生环境”。博士期间,凭借优异成绩,他作为交换生前往德国美因茨大学进修。
2012年博士毕业后,为更全面、深入地学习国外先进的实验技术及系统的科研理念,陈扬选择前往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深造。在这4年时间里,他实现了积累和成长:发表SCI研究性论文12篇,参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RO1课题5项。
2015年12月,陈扬以“引进人才”的身份加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开启了对中医药的全新探索之路。中医药于他,就是儿时记忆中大街小巷的凉茶铺。也许就是这份“药食同源”的街头文化情怀,吸引着他回到了自己的生长地——广州。陈扬决定将自己所学为中医药的守正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古为今用 继往开来
2017年1月,陈扬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在此基础之上,他确立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创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科研之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求实创新和探索突破。然而,就像他自己所言:“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只能靠自学来恶补知识上的短板。”因此,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用于中医药学研究创新,成为他着力思考的方向。而他创新的突破口,则放在与血管疾病相关的热点研究上。
在学校领导和科研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1年多的沉淀,2016年11月,陈扬在知名SCI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高血糖诱导内皮NLRP3炎症小体活化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研究”(Contribution of redox-dependent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Nlrp3 inflammasomes to hyperglycemia-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的原创研究性论文,引起全球心脑血管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国际心血管及药理学著名专家、德国国家医学分子生物学中心(MDC)首席项目专家、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罗伯特·蒂格斯泰特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弗里德里希斯·勒夫特(Friedrich C. Luft)教授感叹他论文所选工具药甘草甜素的药效结果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特为此撰写长篇专文评论。这一原创性成果的取得更坚定了陈扬走中药创新之路的决心。
2017年,陈扬申报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在项目支持下,他和团队提出“血管内皮早期慢性损伤与NLRP3炎症小体关系密切”“血管内皮细胞膜自我修复能力受损是导致内皮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等多个新观点,获得国际专家的认可。他还通过相关通路的危险因子进行药物筛选,发现了中药甘草、葛根、大黄等中药及药效物质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内皮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
指导学生实验
在实验技术与方法上,陈扬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他成功建立了条件性敲除内皮基因的模式动物,为阐明慢性血管损伤的核心机制及提供血管药效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提供了可靠手段。此外,他还建立了以荧光钙成像为信号参数的动态实时监测细胞膜修复新方法,这一方法使得实时监测细胞膜自我修复能力成为可能。
2018年,陈扬成功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巨噬外泌体活化内皮PP2A-NLRP3炎症通路探讨三黄泻心汤防治高脂血症血管病变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项目拟以防治高脂血症的经典方剂三黄泻心汤作为切入点,运用现代先进手段系统分析细胞间“相互交流”在血管病变过程中的影响。他力图通过对巨噬-内皮两种细胞间的互相调控环节系统分析,提出新的血管损伤基础理论,以三黄泻心汤防治高脂血症的辨证施治实例,为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血管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科研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在陈扬的努力下、在多方的信任和支持下,投入中医药研究5年以来,他有了不少新的收获:主持及参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子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近15项;通讯和第一作者(共同)发表17篇论文,其中包括Gut、Acta Pharm Sin B.、Cell Death Dis.、Acta Pharmacol Sin.、Phytomedicine等专业期刊等领域内知名杂志的文章,总引用率超过860。关于内皮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血管损伤机制已被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Circulation Research等顶尖杂志引用,Acta Pharm Sin B.论文被评为2020年度高影响力优秀论文。他还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成为多家SCI杂志特约审稿人,获得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优秀青年论文奖,被ELSEVIER杂志评为动脉粥样硬化杰出审稿专家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陈扬锲而不舍的创新探索,当鲜花和掌声纷至沓来,他却自然而然地将这些成绩归功于“学校的支持、导师的帮助和家人的理解”。在陈扬心中,是他们,给了自己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动力;是他们,给了自己创新的决心和魄力。
科研求索 细水长流
陈扬很感谢自己的恩师,十几年过去了,他仍对同济医学院读书时老师的话记忆犹新:“想学好一门技术,就不要怕吃亏,只有努力付出,让别人看到你的态度,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人要像海绵一样吸水,只有把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掌握了,才能在用到时挤出来。读书时无法确定将来会用到什么,就要尽量多地学习积淀。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能学以致用”。曾经,这些话犹如灯塔,照亮了陈扬科研前行的道路,如今,他也希望这些饱含真谛的经验能够传承给下一代,指引他们前行。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陈扬在科研人才培养上同样呕心沥血。他十分注重基础教学的科研应用,注重科研后备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他们对中医药传承的科研态度和理念。他回国至今主要承担药理学、药学英语、药学导论等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年均学时数100节课。他主持承担思政教学改革课题1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校级第九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5项,成功指导本科生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奖三等奖等成绩。在学生面前,陈扬既是严师,又是益友。生活上,他是学生的贴心大哥哥。学术上,他又是一丝不苟、要求极严的导师。他不仅传授实验的技术和方法,更加强调应掌握实验原理,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在陈扬看来,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态度比学术理论更重要。这也是他作为中国科学院大院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因此,他希望秉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态度,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术观念。
在陈扬看来,中医药研究是一项需要将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焕发新春的光荣事业。而有了薪火相传,中医药研究继续造福人类的愿望才能细水长流。“我没有想过要成为专家,只想在我从事的领域坚持耕耘。”带着守正出新,弘扬中医药国粹的心愿,朝着目标,陈扬再次启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