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1-08-31张娜张卉婷

理论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词汇教学大学英语有效性

张娜 张卉婷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153 — 03

1.引言

作为一门面大量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深受关注。高等外语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更关系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建设(吴岩,2019)。但是,在目前的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存在重视不够、模式僵化等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比较引人注意的就是词汇的学习效率不高。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和使用规则的正确掌握决定着言语理解的程度和语言运用的得体性。但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词汇教学难逃机械记忆的窠臼,学生在词汇使用上普遍存在词不达意、滥用泛指词、一般词等问题。丁韬(2020)也认为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词汇训练方面存在前沿理论关注不够、语言本体研究薄弱、“用进废退”法则和知多用少矛盾等九大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图从体认语言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问题。

2.体认语言学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乔姆斯基的转化生成语法(Transferred Grammar,简称TG)和莱考夫、兰盖克等人倡导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简称CL)是20世纪语言学最主要的三大理论成果。乔姆斯基和莱考夫等人主要关注“语言来自哪里”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转换生成语法从人类心智角度来解释语言的成因,认为语言是天赋的能力,相信普遍语法的存在。基于体验哲学建立起来的认知语言学是对乔氏革命的又一场革命(王寅,2013)。认知语言学批判性地接受了TG关于认知加工在语言形成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指出,语言是后天通过人与现实互动体验习得的,且各有各的特征,并致力于从意象图式、原型范畴等人类基本认知方式来分析隐藏于语言背后的形成机制。

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一大革命性突破,但王寅(2019)认为,国外认知语言学虽然开拓了全新的语言研究路径,但对语言研究中的“唯物论”和“人本观”强调不够。因此,王寅(2014)从唯物辩证主义立场出发,将认知语言学修正为“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简称ECL),以突出该学科的体验性和实践性。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思考,体认语言学提出语言的体认原则,即语言是在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王寅,同上)。这是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主要包含三个元素:现实—认知—语言,强调语言是被人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人类生活“体”的相似性,语言表达才有许多共通的地方,跨文化交流也得以实现;而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也决定了认知不同所导致的语言差异。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婴幼儿在学说话时也是从单个词汇开始,所有词汇的创造都是人类用来表达现实世界的,即便中西地域不同,但人类活动的相似性使得绝大多数的英语词汇所表达的经验中文学习者也能体验。这一“体认观”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语言的成因,对于外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3.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拘泥于特定教材。大学英语教材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对教材依赖过重的情况,按部就班地教授教材内容,缺乏对相关背景知识、英语语言特点的补充介绍,在讲解词汇时拘泥于课本上提供的解释,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词汇的成因和使用时的语境。

2.实用主义至上。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都强调各类考试,尤其是四六级的重要性,虽然外部动机也能成为较高效的学习动机,但在语言学习中却有不妥之处。詞汇本是用于表达这个世界的生动符号,反应的是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项活动,正如维特根斯坦(1922)所说:“我的语言界限就意味着我知识的界限”。通过词汇我们可以窥探另一种语言的特色和另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提倡的人文性目标。但很多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提醒同学们这是四级或六级词汇,学生的兴趣点也局限于某个单词对于考试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该词汇所反应的现实世界或人类活动,这也催生了英语学习的纯功利性目的,丧失了语言习得的趣味性。

3.词汇量提升慢。大学英语对于词汇学习的基础目标是在高中阶段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其中400个单词是与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相较于高中阶段3000~4000的词汇量,大学英语的词汇任务并不重,但对于非英专业学生仅有的一到两年的英语课程学时和大量的专业课学时,仍然有一定压力。另外,相较于中学阶段的基础词汇,大学英语词汇所表达的内容更为复杂,理解和记忆起来难度也有提升。总之,缺乏中学阶段高强度的重复记忆,又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因此,非英专业学生的词汇量难以提升。

4.使用频率低。因为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偏重英语单词与汉语意思的对应,而没有将单词与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相联系,大学英语学习普遍存在词义架空,使用频率低的问题。

4.体认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学习

体认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语言成因,拓宽了我们对于语言的认识,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体认观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可通过互动感知和亲身经验来分析语言成因,探索新的教学思路”(王寅,王天翼,2019)。本文试图将体认语言学的理论观点运用到英语词汇的教学实践中,从几个方面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1.了解中英语言知识,总体把握英语词汇

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偏重单个单词的语义与使用,很少从宏观上介绍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这也符合中学生基础词汇少、应试任务重的情况。而对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而言,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而且,即便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初高中系统的英语教学,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如果只是一味讲解单个单词,难免会迷失在词汇的海洋里。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成千上万的词汇有总体的把握。首先,由于历史原因,英语语言除了凯尔特和盎格鲁-撒克逊的祖先创造的本族语外,深受多种其他语言的影响,包括法语,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德语等,这种融合给英语语言带来了丰富的同义词汇,如rise, mount和ascend同表示上升,time, age 和epoch同表示时代等等。近义现象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要有意识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近义词汇进行区分。如wealthy,indignant,studious等来源于拉丁语的单词,音节更多,相对于rich, angry 和hard-working 等词,更适合用于正式场合。其次,从构词上来说,汉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很少通过词缀的变化来改变词的语义或语法功能,而英语是屈折语,一个词可以由多个语素构成,通过词缀的改变可以得到新词,如de-多表示破坏或减少,做前缀时多表示否定义,所以delete意为删除,deface表示破坏。通过对这些宏观层面语言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词汇的成因,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2.调动多种感官,直观感受英语词汇

体认语言学强调,教师可通过互动感知和亲身经验来分析语言成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图像、动作、创造语境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若单纯只从汉语解释学习词汇含义,不过是用符号解释符号,而语言这种符号所对应的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当我们用图片,动作等再现词汇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帮助建立起大脑中符号与现实世界的直接联系,既能加深对词汇语义的把握,又能提高词汇的使用。例如在学习单词mansion和villa时,教师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单词的意义是大厦和别墅,学生可能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在其需要表示房屋时还是只会使用house。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类建筑物的图片,加上英语的说明mansion, villa, cottage, cabin,来让学生对各类房屋有直观的印象。同样,在教学glare, stare, glance等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给出特定的眼神,感知单词所对应的客观世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明白单词来源于生活,而非枯燥的字母组合。而对于一些抽象的词汇,无法通过图片或动作展示,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

3.增加英文阅读,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人类的感情丰富多彩,表达喜怒哀乐各类情感的词汇不胜枚举,如同表示不开心的可以有:annoyed, upset, frustrated, humiliated, painful, anguished等等,对应的是人类在不同场景下心境的变化,因为心绪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这些情感类的词汇往往给语言学习者在理解和正确使用上带来挑战。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一篇文章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语境,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在大脑中构建词语使用的场合,体会单词使用时人们的心理,加深我们对词汇的理解。同时,因为人类活动具有相似性,在这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也大致相同,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将语言符号与这些情感间建立起联系,那么当下一次需要表达这种情感时就会自然想到合适的词汇。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感受单词使用的语境,想象其所对应的现实情境,加深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

4.重视认知加工,克服遗忘中的抑制现象

语言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遵循着认知活动的各种规律。在记忆活动中,存在着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即先学习的知识会对后学习的知识产生干扰,同样,后学习的知识也会干扰对先学习知识的记忆。在词汇学习中,近义词、上下义、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等现象容易造成词汇记忆的难点。例如,在学习desert表抛弃时,因为学生之前在中学阶段学过desert表沙漠,或dessert表甜点,三个词同音异义容易产生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教师应注意将容易造成记忆困难的词汇指出,同时提醒学生加强对该类词汇的记忆。英语词汇中的特指和泛指现象,也是词汇教学的重点。对于存在泛指词和特指词的某类词汇,如果在之前的学习过程接触过泛指词和个别特指词,在学习该类词汇中的其他词时,如果不及时回顾之前的学习,也会造成困惑。例如,学习cattle时,学生可能之前学过cow,如果不做進一步解释,学生就会用cattle或cow指代所有的牛,因而在教学时,应向学生列出cattle, cow, bull以及ox的上下义现象,消解遗忘中的抑制现象。

5.结语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词汇学习有效性这一问题,体认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思路。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对基本英语语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对英语词汇有宏观上的认识;正确利用直观教学,文本阅读等方式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同时建立起学习者大脑中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的直接联系,提高词汇的使用;同时通过回顾总结等方式指导学生应对词汇学习中的前后抑制现象。在体认语言学的指导下,希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Wittgenstein,L.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2)〔M〕.贺绍甲译.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丁韬.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问题与对策〔J〕. 外语电化教学,2020,(02):55-60.

〔3〕王寅.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语言哲学之延续〔J〕.2013,(01):18-24.

〔4〕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 外国语文,2014,(6):61-67.

〔5〕王寅,王天翼.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界,2019,(01):44-52.

〔6〕吴岩.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02):3-7+90.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词汇教学大学英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