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封神演义》中妲己的人物性格
2021-08-31张慧君
张慧君
关键词:妲己;女祸论;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J5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150 — 03
妲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妲己也总是以反派形象出现,无论是文学作品或是史学作品,都将妲己描写为残忍无情的狐狸精形象,在《封神演义》中更甚。那么《封神演义》中的妲己,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笔者浅析之。
一、妲己的性格特点
首先是善用权术,是一个很有谋略的女人。
我们知道,在妲己生活的商代,女性是没有地位的,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的。而妲己作为一个“礼物”来到朝歌,其实更没有发言权。妲己深知这一点,除了她可用法术迷惑人之外,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女流之辈,还是妖怪,若想要在朝歌之内生存下去,她需要权力,而商纣王就成了最好的傀儡。
妲己破坏成汤天下,绝对不是空有美貌毫无谋略的,从原著中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妲己是一个十分聪灵,脑筋又邃密的女子。例如,在云中子进剑除妖事件发生时,妲己差一点丢了性命;后来在要杀害杜元铣的时候,她先是凭借纣王对她的恩宠,诬告云中子诡词欺世,“妖言”祸众百姓,尽管手段偏激,但纣王还是听了她的话,致二人于死地。再例如,妲己利用给纣王献舞的时机,把姜皇后责怪自己一事楚楚可怜的禀明纣王,向大王诉苦。面对自己敌不过的原配皇后,她从来不选择自己去硬碰硬,而是以退为进,终于借纣王之手除掉了姜皇后。
可见,妲己是一个特别有心计的女人。妲己的计谋从没有失败过,无论是云中子,杜元铣,姜皇后还是姜子牙,比干等等,她的阴谋都得逞了。妲己计谋的成功,也表明了一个问题,妲己除了善用权术之外,她也很了解纣王,并且可以根据朝堂特点,提出相应的罪状。她是懂政治的,只有明白怎样治国,才会明白怎样祸国。
其次,美貌惑人是她的生存之道。
妲己本身論法术妖术,实力并不强,正因为如此,在朝堂上下,其实是很容易被除掉的;况且,她虽有贵妃的名分,实则没有多少权力。但是,她的美貌却有着强大的魅惑力量,美貌惑人,是妲己的生存之道。比如,妲己对伯邑考见色起意,于是找一切借口想尽办法要留住伯邑考。她进言纣王说伯邑考的琴技绝无仅有,如果她能学会,就可以在伯邑考不在朝堂时,由她本人随时弹给纣王听。纣王于是同意了。这样,妲己便有了向伯邑考学琴为由而朝夕相处的借口。继而妲己以授琴为由,勾引伯邑考,伯邑考百般推脱不从。更为甚者,后妲后宫设宴以师徒关系令伯邑考侧坐授琴,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年代是大禁,于是伯邑考严词拒绝为之。再后来妲己若干次地勾引伯邑考都没有成功,而且还招来伯邑考对她的言辞羞辱,妲己自此心生恨意,最终由爱而恨除掉了伯邑考。
再次,妲己的妖人性格
第一是嗜血成性。一开始,妲己还只是杀害关系到她利益的人,但到了决战前夜,她甚至对无辜的百姓敲骨验髓,剖腹验胎,这时的妲己已经害人成瘾。我们看到暴力血腥的场面会觉得残忍,但妲己的妖性使得她看到这些会觉得开心,痛快。
第二是没有了对人的七情六欲。妲己对纣王是没有感情的,纣王对她来说,只是自己要完成任务必须逢场作戏的人,是一个摧毁朝歌的工具罢了。妲己喜欢伯邑考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修为,在魅惑伯邑考不成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以最惨无人道的方式杀了伯邑考,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对他的怜惜和不舍。
二、妲己的双重性格特点
原著中,对狐妖和妲己并没有做出区分,对被附身之前的妲己也没有什么描写。而在影视剧中,有的对妲己和狐妖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原本的妲己表现出的是善的那一面,狐妖的妲己表现出的则是邪恶的那一面,这使得妲己的人物形象既矛盾,又有双重性。
比如,张馨予版的《封神英雄榜》将妲己和狐妖做了明显的区分。张馨予一人分饰两角,扮演狐妖胡仙儿和苏妲己,将苏妲己入宫前后的单纯烂漫和心机深沉,狠毒狡诈演绎的栩栩如生。再比如,范冰冰版的《封神演义》,狐狸精附身妲己之后,因为妖性不识皇宫礼仪,所以便出现了双面妲己。白天的妲己,清纯可爱,端庄秀丽;夜晚的妲己则是狐狸精形象,勾引迷惑纣王。
封神演义的影视化,对于妲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将妲己的情感经历塑造的丰富一些,摒弃了原著红颜祸水的思想。
三、影视剧中妲己的性格特点
抛去原著中被附身之前的妲己不谈,原著中的妲己的性格特点,就像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善用权术,心肠毒辣,杀人成性。但是在各大影视剧的改编中,妲己的性格却发生了很多不一样的变化。
首先是林心如版的妲己,在这一版本中,妲己深深的爱上了纣王,在纣王受伤命不久矣的时候,妲己费尽心思使纣王复活。在纣王治理朝堂之时,妲己也尽心尽力的献言献策。她为纣王改邪归正,甚至帮助纣王巩固江山。林心如版的妲己,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原著中妲己的人物形象,虽然有很多桥段依旧可以体现出妲己的心狠手辣,但电视剧中大部分片段都在着重讲解纣王和妲己的感情纠葛,妲己是如何深爱着纣王。其实,这个版本的妲己大家并不接受,因为性格特点反差实在太大。
其次是王丽坤版本的封神演义,在这一版本中,狐妖对妲己起着一个诱惑误导的作用。纣王害了妲己一家,而妲己却又不得不进宫面见纣王。妲己在路上遇到了狐妖子虚,子虚说自己可以帮助妲己,要妲己和自己做一个交易,只要戴上戒指,狐妖会帮助妲己复仇,而妲己则用自己的灵魂作代价。起初妲己不肯,后纣王要处死妲己,千钧一发之际,妲己戴上了戒指。得到了狐妖帮助的妲己大展媚术,免去了一死,并进宫做了皇帝的妃子,忍辱负重陪伴在纣王左右。其实,妲己的目的是杀了纣王身边最亲近的人,毁其江山,为家人报仇。虽然妲己得到了狐妖的帮助,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妲己凭借自己的意志在行动,狐妖则一直在引导妲己。
这一版本中,妲己原本是至纯至善之人,在残忍无情的害人的时候,心中仍有善念,不忍害人,这使得妲己的复仇之路很是坎坷。可以看出,这时的妲己无疑是一个悲情人物,纣王害得她家破人亡,她却毫无办法复仇,而且还要陪在纣王左右强颜欢笑,费尽心思复仇的同时,也被朝堂大臣、后宫妃子所挤兑和轻看。我们可以看出,妲己性格的最大特点便是矛盾性,她身上,善与恶的矛盾,复仇和放弃复仇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四、妲己的性格决定命运
在原著开头,女娲派三妖去祸害朝纲,并承诺:“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而这句话贯穿了《封神演义》整个故事,暗示了妲己的命运,也变相的讲述了故事的结局。
狐妖妲己领女娲密旨施展妖法,断送成汤天下,但是她最后却没有修成正果。决战前夜,纣王已深知,自己的江山不保,便劝三妖各自逃命,妲己却说她和自己的姐妹,都曾习武,皆通战法,让纣王放心,她三人夜袭周营,以解纣王之忧。姜子牙掐算到三妖来犯,早有准备,故三妖没有成功。
这时的妲己三妖,已经把女娲的嘱咐忘到九霄云外了,或者说,对于自己扮演的“红颜祸水”的角色,已经无法抽离了。妲己的目的是断送成汤天下,她夜袭周营是一定会失败的,并且可以说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并且还会在商朝灭亡后,与周王阵营结仇,但是她还是去了。所以当武王伐纣之时,三妖慌忙逃命,被杨戬、雷震子与韦护拦下,三妖竞言:是她们姐妹三人断送了成汤天下,让三人功成名就,你们三人怎么还要杀害我们。我们都知道,这段话是与夜袭周营矛盾的,既然三妖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的,却还是去周营打草惊蛇,其目的何在?
对于这一情节,一种解释就是之前提到的,妲己对自己所扮演的“红颜祸水”形象深信不疑,从而一时忘了自己的立场;另一种解释则是,这一矛盾的设置,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如果没有夜袭周营这一情节,武王伐纣之时,三妖大可各自逃命,姜子牙细数纣王罪行,又与妲己何干?但有了夜袭周营这一情节,那么故事走向和妲己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偷袭周武王阵营本就说明三妖已经与周营对立,那么姜子牙也就完全有理由处死妲己,作者也可以顺理成章的经由姜子牙之口将纣王所犯之罪归于妲己的蛊惑,再处死妲己。
三妖与杨戬、雷震子和韦护大战之后,不敌对方纷纷逃命。逃跑途中女娲来到,阻断三妖去路。三妖求女娲搭救,却没料想女娲命碧云童子将三妖锁住,交由杨戬等待姜子牙发落。三妖为自己辩解,这与之前说好的不一样。女娲给出的解释是:她让三妖去断送成汤江山,本来是天意,但三妖滥杀无辜,恶贯满盈,理应正法,否则天理不容。
三妖再也没有什么可狡辩解释的,便被杨戬等人带走了。而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女娲的话,女娲倘若能算出三妖祸商是合上天气数,那么也能够算的出三妖妖性难改,将为祸苍生,但女娲还是派三妖去了。这里除了体现出《封神演义》很强的的宿命论之外,也暗示着妲己的命运。千古兴亡多少事,悲欢离合叹古今,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妲己的歸宿,她只不过是改朝换代的一个政治工具罢了。
〔参 考 文 献〕
〔1〕李亦辉.妲己形象考论〔J〕.明清文学与文献,2017:297-308.
〔2〕许仲琳.封神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31.
〔3〕〔12〕王帅.《封神演义》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2):16-18.
〔4〕万方.《封神演义》女性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65.
〔5〕陈曦.浅析古典文学及现代影视作品中的“狐”形象〔J〕.人文天下,2015,(02):85-87.
〔6〕林紫秋.论妲己妖魔形象的形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03):30-34+64.
〔7〕刘洁.浮出历史地表——妲己形象试说〔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09):30-33.
〔8〕刘洁.浮出历史地表——妲己形象试说〔J〕.殷都学刊,2010,(03):13-16.
〔9〕杨惠琴.对《封神演义》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精神分析〔D〕.四川大学,2006.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