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古英雄出少年

2021-08-31杨雷冯志刚

理论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孤儿

杨雷 冯志刚

关键词:孤儿;孤儿英雄;《团的儿子》

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144 — 03

孤儿形象的演变和具体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由于战火连绵不断,致使许多儿童流离失所,孤儿数量大幅度增加。很多作家开始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并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形成了孤儿形象谱系,塑造出符合时代成长要求的特殊的小英雄形象。本文从卡塔耶夫《团的儿子》中的孤儿小英雄萬尼亚入手,去挖掘战争文学中孤儿小英雄形象所具有的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迪。

一、文学中的“孤儿形象”

《应用汉语词典》中对“孤儿”的界定为:“死了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儿童;失去父母的儿童”。〔1〕另外还有学者认为:虽然父亲或母亲一方仍健在,或父母双方都健在,但对未成年的子女未尽抚养之职、教育之责,无视子女存在、漠视子女成长,让子女孤身漂泊、流浪在世。此时,其子女也称之为“孤儿”。〔2〕因此孤儿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没有家庭,没有父母的事实孤儿;另外一种是虽有家庭,却享受不到家庭温暖,生活情景类似于孤儿,身份上不是真正意义的孤儿但和孤儿有相同感受的心理孤儿。孤儿由于失去家庭、亲人的庇护,小小年纪便无依无靠,需要自食其力,经常受人欺压,甚至有时还会成为成人的施暴对象。他们因其自身孤儿的身份,导致情感上过于敏感,生活上的不幸遭遇致使大多数孤儿表现出木讷沉默,少言寡语,时刻对外界充满警惕性。孤儿本身在成长道路上缺乏关爱与引导,部分幸运的孤儿可能遇到正直友善的成人进行正确的指引,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会迎来光明的未来。但是大多数孤儿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会被生活击垮,成为懵懂无知的少年,不会与人和谐相处,有的还会出现叛逆偏激的思想。他们有着与正常家庭儿童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

“孤儿”形象是文学中的一个母题。“母题”这一概念主要是源于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它是从国外引进的,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也是‘任何叙述中最小的而且不可再分割的单元”。〔3〕关于孤儿主题的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原型,自此也给孤儿形象打上了深受压迫但却具有反抗精神的标签。文学作品中比较经典的孤儿形象有16世纪《小癞子》中的小癞子,17世纪《痴儿西木传》中的西木,18世纪《汤姆·琼斯》中的琼斯,19世纪《简·爱》中的简爱、《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荒凉山庄》中的埃斯特·萨默森、《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科波菲尔,20世纪《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雪利、《团的儿子》中的万尼亚,21世纪《哈利·波特》中的哈利波特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情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孤儿的文学形象。例如,狄更斯笔下主要刻画的是社会孤儿,卡塔耶夫描写的则是战争孤儿。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了各种类型孤儿的不同命运。无论最终是幸运的,还是悲惨不幸的;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贱的,目的都是为了唤起社会对这些孤儿的同情、关心、爱护和帮助。孤儿形象侧面也是对社会罪恶势力的抨击,暴露了社会的丑恶面。文学作品中描述了孤儿的处境和遭遇,从多方面剖析了他们的迫切需求,向社会呼吁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英雄”形象亦是文学中的一个母题。从英雄形象的第一个原型“半神”在古希腊文学中诞生,英雄母题就一直支配并主宰着文学中的人物塑造:从中世纪的骑士英雄,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英雄;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英雄,到18世纪的启蒙英雄;无论是19世纪的拜伦式英雄、撒旦式英雄,还是20世纪的海明威式英雄,甚至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反英雄”,他们都可以看作是古希腊的“半神式英雄”母题在不同时代的“变体”。〔4〕而“孤儿”和“英雄”形象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塑造出全新的“孤儿英雄”形象,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激发了儿童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情怀,鼓舞了苦难中的儿童勇于抗争,对未来充满希望,也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时势造英雄

20世纪40年代苏联战火纷飞,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其国内以战争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战争题材的作品大多关注人性、爱国主义和英雄情怀,也使人们对儿童与民族未来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一时期的剧烈社会变化导致孤儿人数显著增加,许多孤儿角色便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孤儿作为叙事的主要人物,他们被视为无辜受害者。塑造战争文学中的孤儿形象目的是正面引导大家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更好认识,认清是残酷的战争导致了更多孤儿的产生。且战争时期的孤儿生存条件更加恶劣,更能凸显出孤儿的无助凄惨。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于美好年代的呼吁、稳定家庭的向往,激发了大家对战争胜利、和平社会、稳定生活的不懈追求。

卡塔耶夫《团的儿子》作为第一部深刻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战时军民功绩的文学作品,作为苏联国内首部“儿童与战争”题材的佳作,所塑造的孤儿形象非常深入人心且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成为卫国战争文学中“孤儿小英雄”形象的典型代表。《团的儿子》讲述了苏联红军在一个深夜邂逅四处流浪的孤儿万尼亚,万尼亚聪明倔强,深受战士们的喜爱。但当时战争非常激烈,红军准备将万尼亚送往后方。他想方设法逃回,几经曲折加入了红军.并乔装打扮协助侦察兵深入敌军后方勘察地形,又带领红军找到敌军的司令部避弹所歼灭德兵,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团的儿子”。通过对主人公万尼亚短暂的军旅生涯的叙述,讴歌了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团的儿子》于1946年翻拍成电影且广受好评,万尼亚还被称为苏联版的“小兵张嘎”。〔5〕

作品中主人公万尼亚的家人在战争中纷纷牺牲,他被迫离开那已成为废墟的家乡,独自到处流浪,从小便经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磨难,他不但没有被生活所打倒,没有沉沦于乱世之中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反而始终乐观向上地面对一切。流浪过程中他被德国人抓进了可怕的儿童营里,在儿童营里,他满身长着疥疮、癫痫和疹子,差一点死掉,最终他设法逃出了儿童营。恶劣的环境、残酷的杀戮、人性的黑暗包围着万尼亚,在流浪途中他历尽艰辛,但万尼亚始终保持纯真的心,对生命抱有希望。进入部队的万尼亚坚决不肯去后方军官学校进行学习,内心深处时刻准备着为死去的家人报仇。但是他并没有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通过在战斗中汲取的经验不断提升自我,借助自身年龄和身型的优势为部队探查许多重要的敌军信息。即使被德军俘虏,受到严刑拷打时,他也从未泄露任何有关部队的信息,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小英雄。当时苏联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战乱被搁置,所有孩子没有学可上、没有书可读,但万尼亚在战争之余还不忘记学习,每天随身携带一本《初级读本》,这本《初级读本》体现了万尼亚对于读书的渴望,也看出了他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抱负。

《团的儿子》中万尼亚这一形象,表现了人们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赞美。借助孤儿英雄形象的塑造,极力鼓舞将士们的战斗热情,鼓舞身处战乱的儿童以英雄作为时代的楷模与标杆,让苦难中的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战争胜利充满无限憧憬。英雄形象的塑造提醒人们:无论何时,人们都需要英雄,英雄可以改变动荡的社会,带领人们走向光明未来。

在苏联卫国战争文学中类似万尼亚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纵使这些无辜的孩子经受了由社会、家庭带来的痛苦,沦落成“孤儿”,但最终由弱小无助的社会孤儿变成肩负重任的革命小英雄,这种蜕变也会让人感到欣慰与心生敬意。无论是战争年代面临着枪林弹雨的生离死别,还是现代生活常见的社会家庭的压力困局,坚强乐观的革命小英雄形象都会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起到指引作用,这也正是苏联卫国战争文学中孤儿小英雄形象的积极作用。

三、孤儿小英雄形象的现实意义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青少年时期正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的重要阶段。对儿童思想方向进行正确的指引,就是对这个国家未来发展进行正确的导航。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引导与纠正是必不可少的。万尼亚“孤儿小英雄”形象的现实意义,便是传达了人们对于和谐家庭的向往,对于和平年代的呼唤,希望这个世间永不存在孤儿这一弱势群体。倡导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幸福的童年、稳定的社会,这样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重视家庭功能,倡导社会稳定

众所周知,儿童是战争的受害者。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死亡人数高达2800多万,其中包括1300万儿童。可怕的"孤儿"一词是奇异的,我们中许多人甚至无法想象那些失去父母照顾的儿童面临的是什么。战争期间没有父母的儿童永远被剥夺了童年,残酷无情的战乱使他们在瞬间长大,成千上万的男孩和女孩到达前线,参与侦察,轰炸铁轨,帮助囚犯逃离集中营等等。社会的动乱不安使年少的儿童承受了太多不该在这个年纪承受的痛苦与压力,这个病态的社会环境带给了孩子无尽的伤害,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残酷战争的早日结束,盼望着和平年代的早日到来。

儿童之所以成为孤儿,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家庭由于主观原因或者客观原因对他们的背离与抛弃。家庭的功能不仅是连结家庭成员情感的一根纽带,它更是让生活其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家庭责任。儿童的成长需要借助父母和家庭的特殊功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然而不幸的是,孤儿是父母缺席的特殊儿童,他们缺少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他们的童年是阴暗无光的。正如《团的儿子》中的万尼亚,战争夺去了关爱他的家人和美好的家庭,这才使他才不得不走上了四处流浪的道路,家庭功能的缺失使他的成长历程十分艰辛,也传达出他对于和谐美好家庭的期盼与向往。

(二)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合格接班人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是作家们怀着深沉的爱国激情用沸腾的热血写成的,对于一代代儿童读者都会有鼓舞和认知作用。卡塔耶夫《团的儿子》中万尼亚、叶纳基耶夫上尉、毕登科队长包括部队中千千万万的将士,心中都怀有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都在为战争的胜利作殊死搏斗。

如今的社会虽然没有了残酷的战争,但无论是苏联、或是中国,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关系中,不断在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对于青少年来说,国际社会中的角力离自己的生活太过于遥远,且长期的安逸会使人逐渐丧失斗志。这里边的斗志并非指战争观念的强制灌输,而是指爱国思想的坚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一些人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变得模糊,有些人甚至公开表示爱国主义过时了,这些思想都是极其有害的。故而,从小使孩子对爱国主义深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从小就拥有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我们的民族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新时代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基点,不断拓展厚植的路径,增进爱国主义的认同,推动爱国情怀的形成与深化。我们要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儿童能否健康茁壮的成长,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兴衰沉浮。

无论是在战火硝烟的过去,还是在和平安宁的当今,大家对于战争的敬畏、对于国家的肩负、对于英雄的崇尚从未改变。卡塔耶夫《团的儿子》中的“孤儿小英雄”形象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对新一代青少年们积极的爱国思想教育意义,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更好地培养儿童成长、成人、成才,让儿童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爱国的好人、善良正直之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综上所述,卡塔耶夫《团的儿子》中的“孤儿小英雄”形象传达的是对残酷战争带来的苦难的严厉批判,是对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对“孤儿”形象的刻画向社会呼吁:给孩子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从儿童视野出发,借助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使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牢牢地扎根于儿童心底,让儿童懂得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对儿童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儿童都需要和谐的家庭、安稳的社会、和平的年代、对于国家的忠诚爱戴以及时刻准备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决心,这也正是卡塔耶夫《团的儿子》中的“孤儿小英雄”形象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郭良夫.应用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36.

〔2〕李颖.新时期小说中的孤儿形象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学,2011.

〔3〕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89.

〔4〕张岩.英雄·异化·文学: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3(2):30-34.

〔5〕韦苇.俄罗斯儿童文学论谭〔M〕.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70-72.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孤儿
荥阳市关工委开展 2020年春季孤儿巡访暨“爱心红包”项目
清单
俄孤儿数量创新低
卷轴:骆驼
血印
赵氏孤儿
广州:实施成年孤儿安置试行办法
2018年最畅销的10种“孤儿药”
梦鸟
全国有约58万个“事实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