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视域下的当代公民道德建设
2021-08-31杨永清程诗韵
杨永清 程诗韵
关键词:致良知;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64 — 03
信息化时代促进思想解放的同时也给传统道德文化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5年全国“两会”讨论时曾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1〕。“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部分,其中的精华部分可以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一、致良知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
(一)“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学体系的核心内容,王阳明的“良知”指的是人天生具有的分辨善恶好坏的能力。“致”有两种解释,因此“致良知”有两层涵义:一是将“致”解释为极致、终致的意思,即人本性存有的“良知”会被私欲所蒙蔽,必须要将发现良知这一行为发挥到极致才能使自身良知本体完全呈露出来,即追求良知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体现了“良知”本体的至善性。二是将将“致”解释为“行”,“良知”看做“知”,“致良知”便是依良知的指导而行,具体落实为知行合一。
(二)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即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保障社会共同利益所作出的自我约束,以此维系社会关系的稳定,从而为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公共环境。200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要将公民道德的建设内容重点放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上。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依据当今国家形势对公民道德建设指出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新纲要要求公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新道德体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推进公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共同进步,满足公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早日实现中国梦的愿望。
二、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探析
(一)全球化发展:传承弱化、文化入侵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跃,世界各国交往更加全面深化,发达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我国公民的道德价值观,这些思想中不乏有西方和平演变以及对我国当前政治制度的抨击言论,加之我国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表达方式晦涩,不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加之大众媒体、文艺创作等宣传领域缺乏宣传力度等等。这就导致部分公民对我国传统主流思想道德价值观发出质疑,如:西方宣扬的极端人权思想会对社会主义集体观与国家利益观产生破坏。
(二)信息多元化:认知模糊、知行断裂
信息多元化促进着公民的思维向多元化发展,当自身单薄的认知观念受到多种强有力的思维方式冲击时,个体自身的逻辑链被扰乱,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价值判断。青年作为当代公民中的主力军,从小成长在错综复杂的思维定律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所有的观念都来自于他人在网络上的灌输而不是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无法形成完整的思维逻辑链和健全的三观,认知与行为的断裂使得当代青年精神迷茫、信仰缺失,极易被外界思维文化所蛊惑,思维偏差的青年甚至会做出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利益的极端行为,如:香港问题中受到西方文化侵蚀参与暴乱的多是青年。
(三)社会经济发展:物欲盛行、人情冷漠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的公民道德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同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使得文艺创作和媒体宣传逐利化,道德建设宣传输出有限。加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量变大,公民脱离原生的道德环境,无法立刻适应新环境的道德生活,地域造成的道德认知差异极易产生道德冲突。并且公民对新的生活环境缺少归属感。社会生活中缺少亲近关系的维系,人情冷漠。许多公民都选择保全自身、不惹是非。冷漠被认为是规避灾祸、自我保护的良策,于是面对不道德行为,公民大多保持冷眼旁观,即使产生同情也不会付出行动。这种消极落后的社会生存法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上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公民社会的进步。
(四)网络环境复杂:私欲盛行、道德失范
互联网信息错冗复杂,加之网络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不良信息冲击当代公民思想,对公民道德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网红经济的出现,视频行业逐渐崛起,公民的日常参与度增加。然而公民网络道德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新事物发展速度。如:一些网络红人为了博人眼球,利用自身关注热度炫耀奢靡的物质生活、传播消极负面的信息,扭曲公民的道德价值观。互联网的虚拟性在彰显自我的同时也助长了人性中恶念的滋生,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屏障进行网络暴力、网络诈骗,传播反动思想及不健康内容,更有甚者还会进行网络犯罪,这些不良现象都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三、致良知对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良知”为本心——克己自省,明辨善恶
王阳明所提出的“良知”指的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分辨善恶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一种道德精神指引,对于当代受到信息多元化冲击的公民有一定的价值指导作用,缓解当代公民意义缺失、精神迷茫的状况。人人都无差别的拥有“良知”的能力,是肯定了人在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上的主观能动性,沿用于当今时代来讲,公民的道德意志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无差别地培育道德人格。由于“良知”没有主观差异性,因此所有的公民都可以自主自觉地从人性上反思自我、明辨是非善恶,对于互联网时代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身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知行合一”——真知笃行,实践真知
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不同于朱熹的知先行后观念,他认为知和行不是分离开来的,而是共生共发的,有知就有行。将知行统一起来,凸显了实践的作用,对当代道德建设提供认知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认识。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才能确立事物的正确走向。习近平更是明确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2〕。对于公民生活来说,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往往会催生许多人际关系上的矛盾,这种矛盾许多情况下是由于个人认知差异造成。行动时挖掘事物本质,明确认知,做到“知行合一”对调解社会矛盾具有极大的意义。对于思想教育来说,“知”是教育的传授过程和思维成果,“行”是教育的外化表现和实践成果,他主张在道德实践中学习知识,使教育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摄入,更加突出实践的价值意义,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又倡导经世致用,体现了实践的重要价值,为当代公民提供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致良知”——控制私欲,和谐共生
“致良知”就是要摆脱物欲的蒙蔽,行“良知”,将“良知”发挥到极致。当代社会经济繁荣,丰富的物质资源,极易造成主体物欲膨胀,催生人性中逐利的本性,在公民社会中滋长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致良知”的思想首先将物质欲望纳入到“良知”管辖范围之内,以个人本能修养来管控私欲,无疑是在根源处解决公民道德问题。接着“致良知”主张将良知扩充到极致,一方面说明了道德修养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道德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膨胀。最后要求道德主体对于贪欲要做好自我控制,强调人不能只顾及自身利益,还要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关注到集体的利益。这一观念对于社会上兴起的利己主义有一定的反思作用,有利于培养公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运用致良知价值策略探究
(一)创新良知传承方式以法治保障具体落实
针对信息多元化使得公民道德观念模糊这一问题,本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尝试解决。一方面,将儒家良知思想融入当代文化生活中,将传统文化世俗化使其与时代特色相契合,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播“良知”的思想精华。如:故宫制作了《国家宝藏》节目,使流传了千年的文化可感可触,瞬间拉近了历史文化与时代的距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制作甲骨文表情包,将远古的记忆带入现代生活,用流行有趣的网络形式让文化鲜活起来。新的传播方式能够加强主体的自觉性需求,使时代赋予的客观道德要求能够转化为新时代公民自身的主观需求,让传统思想文化在新时代可以利用新形式得到传承。另一方面,以法治保障良知。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仅靠公民自主自觉的道德良知感来维持公民道德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道德建设的环境中树立好稳定完整的公序良俗体系,在道法分明的前提下,明确分割出道德的边界,减少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灰色地带,对于那些钻法律空子违背良知超越道德边界的行为,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应当予以法律的惩处。在网络信息管理问题上,增强专门机构的管理力度,对不良的信息进行筛选,保证网络环境的和谐健康,对于越过道德边界的网络犯罪行为应当予以法律上的惩处。
(二)打破儒学刻板印象构建新时代良知学体系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正如毛泽东指出 : “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4〕王阳明的“良知”思想是一种优秀的精神文化,但在传承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时代的不兼容性被打上唯心主义的标签,认为是封建糟粕应当予以摒弃。针对这种心学刻板印象,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更符合当代思维的观念,即良知就是启示人如何分辨善恶,这样会大大提高当代公民的接受程度。儒家的良知智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应当在新时代得到创新与构建,从而打破偏见。“致良知”作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可贵之处在于可以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相应的思路与历史实践经验,但由于时代不同国情不同,传统文化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完全切合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司马迁曾言:“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3〕于是我们必须构建含有历史文化元素的一个新的良知学体系用以解决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相应的问题。
(三)将理论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
对于将“致良知”思想融入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本文尝试提出两方面的意见:一是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可以将“致良知”的思想道德精华纳入国民普及教育体系,使公民在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中自觉地致其“良知”。普及化的“良知”教育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将善念、真知、是非辨别观融入统一规范的教育体系之中,使全体公民拥有一份共同的公民道德观,能够增进地域融合度,减少人口流动带来的道德摩擦现象。二是将良知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家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5〕家庭可以充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家庭教育对于人格的形成,社会道德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王阳明的教育方式中也能体现“童子之教”的必要性。在家庭这个温馨和睦的氛围中,将“良知”元素融入日常家庭教育中,使全体家庭成员拥有是非善恶的辨别之能,进入公民社会中后能够依良知而行,这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培育作用。
(四)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同时做好相应的价值观念管理
对于“致良知”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网络传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将“致良知”的相关思想融入日常的互联网生活,利用网络大众传媒进行推广。在电影、综艺此类热门的文艺创作中可以融入“致良知”元素。在新闻、头条这些大众传媒的公共发展体系中宣扬“知行合一”思想。如:强行让特殊人群让座的道德绑架事件,不明实情的网络暴力事件,这些行为都属于认知上的失误,对于这类新闻的播报,要呼吁公众不要在不明原因下胡乱揣测,人云亦云。大概率上保证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的。另一方面则是要做好网络思想价值观的管理,对于好人好事应当予以奖励及传扬,对于负面后果,在新闻播报中应当予以惩处及官方价值观上的剖析与否定。展现个人与社会的积极关联性,宣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祛除社会冷漠感,增加公民的社会道德感。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参加 2015 年全国“两会”讨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3-10.
〔2〕蔡利民.“两学一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N〕.光明日报,2016-05-27(2).
〔3〕孙泊.儒家良知思想的传承与复兴〔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4〕邓力群.文化巨人毛泽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施亚波.优良家风建设的“致良知”路径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06).
〔6〕常江.从中国传统德性原则看公民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15-07-15(02).
〔7〕张俊英.张伟军,范兆飞,韩玄哲.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N〕.安顺学院学报,2019-08(4).
〔8〕雷结斌.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3-6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