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
2021-08-31吴帆
吴帆
摘 要:在传统视域中,大学生理想教育一般将价值取向定位于“为未来做准备”,这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理想教育的使命。但这割裂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两者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理想教育自身走向工具主义,陷入了困境。随着历史发展主题的转换,以人为本成为教育的内在追求。理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回归人的本质,转变为“成就美好生活”,突出人的主体性。大学生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追求美好生活,追寻生活意义,体验个体存在感、尊严感与获得感。
关键词:理想教育;大学生;价值转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1-0193-04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ide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positions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which is the mission of ideal education given by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However, this has broken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causing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and making ideal education itself move towards instrumentalism and get into a predicamen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hem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 has become the inherent pursuit of educ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ideal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transform into "achieving a better life", highlighting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The ide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dialectically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to pursue a better life, to pursue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o experience the sense of individual existence, dignity and gain.
Keywords: ide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value transformation
理想指引方向,引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观,是高校理想教育的重要课题。理想教育是高校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理想观念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其旨在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远大理想,为大学生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理想教育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同时,理想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必然,应体现育人原则,遵循教育规律。
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源于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教育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还包括多元文化交流带来的观念冲击等。这些都会导致过去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甚至观念不再适应新形势,这就要求大学生理想教育寻求变革与创新。比如,传统学校理想教育“为未来做准备”的未来价值取向日益显示出自身的问题,在客观上,这与我们对人民群体的个体存在感、尊严感与获得感的尊崇不相适应。因此,在新时代,推进学校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传统价值取向——为未来做准备
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和对未来的憧憬。从个体角度看,它表明个人与生俱来背负着为未来而努力的神圣使命;从社会角度看,它昭示着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因此,高校普遍采用“为未来做准备”的理想教育范式,即立足于“使学生成长为……”或“为了日后能……”等,主要关注学生为未来准备得怎样,以及教育为此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较少关注学生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小学目标是为了上一所优质初中,初中的目标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是为了考上一所目标大学。到了大学,许多学生核心理想是找一份“好”工作,学生在每个阶段的生活似乎都奔着某种目的而去。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十多年时间,学生都在“为未来做准备”,这十多年里人生更多是具有通往理想的过程意义,而较少关注具有生命存在的本体意义。传统理想教育价值更多致力于引导学生“为未来做准备”,学习成绩仍是主要可以量化地衡量“好学生”的标尺。至于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个体是否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快乐,这些真实感受在不同程度上容易被忽视甚至漠视,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不断向学生灌输未来的重要性,现在的学习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等,用“苦尽甘来”向学生表达任何成功都是“牺牲当下成就未来”,个体也因此常被告知“当下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是否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