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关于构建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2021-08-31陶荣兵

理论观察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信息化

陶荣兵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考评体系;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165 — 03

引言:

高等院校在教务管理、考试管理、行政管理、科研管理等各种工作中都在广泛应用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化平台来提升管理效果和效率。在建立辅导员的考评体系时要充分结合其日常工作,并且将辅导员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全部都融入考核体系中。建立信息化系统时必须从软件架构、功能等方面来理解学校管理人员、辅导员以及学生等众多角色的需求,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设计出优秀的软件管理平台。

一、现有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偏差

高等院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学业就业指导、班干部选举、奖学金评价等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因此,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上涵盖了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规划、职业规划、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受到辅导员工作的影响。构建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目标是督促和激励辅导员根据自身的管理职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政策和措施。然而当前不少高等院校将辅导员定位成完成各种学生管理事务的行政岗位,辅导员的作用被工具化,学校对辅导员的日常考核也大多集中在各种行政事务工作的执行率和执行效果上,至于辅导员是否落实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职能则并不关注,甚至很多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也没有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目标定位缺失的情况也会制约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1〕。

(二)评价主体与辅导员工作脱节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接学生和上级管理部门,学校在考核评价辅导员的过程中会划分出多种层次,邀请不同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工作,表面上看这种评价方式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各种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些学校将辅导员考核评价和打分的主体确定为辅导员队伍的上级管理部门,并且对这些领导层设置了较高的评分权重。然而,这些学校的管理层往往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行政管理职能,其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熟悉程度较低,尤其对细节掌握较少,其评分标准很容易失去客观性〔2〕。另外,学校虽然也将学生纳入到辅导员的评价主体中,但是学生的评价对最终的结果影响较小。

(三)评价指标不健全

辅导员的工作中涵盖了很多不可量化的内容,例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所开展的辅导性活动、学生党员干部的评优活动等,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参与,并且其实施效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些学生评价高,有些学生评价低。在考核评价此类工作时往往以书面性的总结材料为主,不能实现量化评价。而高等院校设计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整体上还是将具体管理事务的完成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主观评价性的内容则相对不足。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对学生價值观的引导、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等往往难以从考核评价体系中表现出来。在这种考核体系下,辅导员为了通过学校的考核要求,也会主动按照考核指标体系来开展工作,虽然数据上表现优异,但是并没有体现出教书育人的核心要求,很多真正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指标并没有纳入到考核体系中〔3〕。

(四)信息化水平低下

高等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大多都已经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进行,学校专门建立了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而辅导员考核评价作为重要的学校管理内容也应该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但是实际情况时不少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围绕教学教务管理、考试管理以及主要的行政财务管理工作,对辅导员考评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重视,整体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五)评价方式不够客观

首先,很多高等院校在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成绩时将书面的总结性材料作为主要依据,但是这些材料往往都是被考核者自行编制的,其中信息的可靠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并且很多工作的实际效果要根据具体操作环节中的表现来判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反馈。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些辅导员善于制作书面材料而不善于开展实际工作,虽然其在考核中总是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实效较低。其次,对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结果最具发言权的是学生和其他的辅导员,但是高等院校一般都是在期中和期末的时候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辅导员的学生评价,学生在其他时间和场合下并没有评价辅导员的机会,即使学生存在意见也不知道该向那个管理部门反馈〔4〕。而同行之间的评价就更少,甚至完全缺乏这一环节。

二、基于信息化建设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需求分析

基于信息化手段来建立高校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将原本的线下考核评价功能改为线上方式,将辅导员考核与评价工作所需的资料收集、流程推进等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完成。那么在构建这一系统之前必须对其基本需求展开全面的分析和掌握,进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具体涉及的需求如下:1.上传考核材料。学校的各级考核评价人员在给辅导员打分或者给出评价意见时必须参考一定的数据和资料,这些基本资料主要是反映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实际,涉及到各种事务性工作的完成率、考勤、加班等信息〔5〕。2.学生评分资料。高等院校年度评价与考核中还要针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来获得学生的评分,学生一般是通过访问网络页面来完成在线评价,这些问卷资料大多设置多个答案,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对应具体的分值,计算机最后自动完成分数统计。学生评价的结果会直接进入电脑系统,作为学校上级管理部门的评价参考依据。3.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和考评结果。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在于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软件功能来完成很多数据统计和展示的工作,这一原理在高校辅导员信息化考评系统的建立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相关的统计报表可自行生成,根据信息展示的需求,将可显示的部分自动显示在软件系统的页面上。

(二)系统架构

这种校内的软件应用系统通常不会产生太大的数据量,尤其是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其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小,学校完全可将这一软件功能嵌入到原有的校内管理系统中。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这种软件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前端操作页面。各级用户登录到学校的软件系统之后要从特定的前端页面进入到系统的逻辑层,这些页面上设置了很多与辅导员考核评价相关的功能按钮、输入框或者表单。当操作者想要借助软件系统来上传某些资料时,可直接从这些数据录入界面或者导入界面来完成。另外,辅导员或者学生提交的数据经过后台软件系统的处理之后还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展示在前端界面上,为相关人员查询和读取考核信息提供便利。

第二,软件编码层。软件系统依靠后端的软件代码来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例如,当学生依据问卷调查页面上的具体问题对教师实施评价之后,将结果自动提交给后台。这一过程先是借助前端页面上的单选框将具体的选项标记组织成数据,然后按照HTTP协议的要求,將数据传递给代码处理,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计算、逻辑判断以及数据存储。

第三,数据存储。辅导员上传的资料、学生提交的评价资料以及其他评价人员提交的资料都要存储在数据库系统或者服务器的物理磁盘上。当用户通过前端页面查询这些数据时可直接从数据库调取数据。并且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还应采用数据备份的策略。

(三)用户角色及功能

第一,管理人员。1.设置考核功能。管理员登录之后可在软件页面上选择或者设置考核时间段,具体的考核内容、评价标准、评分说明、数据提交的格式、各部考核部分所占的比重等都可通过系统直接设置。另外,在由于考核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且各个用户在上传和提交数据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错,因而在系统考核日期没有截止之前都可实时修改或者重新上传,系统要自动去采用最新数据资料〔6〕。2.设置学生开展辅导员评价的指标体系。教师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交互关系来设置出体系完整的学生评价指标,如辅导员在交流过程中的态度、对学生指导的有效性、处理学生问题时的公平性等。管理人员可在操作页面上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删除或者修改不合理的措辞。3.数据导入功能。学生工作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导入需求,例如,辅导员在开展奖学金评价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得出最终的结果,这就要求相关系统要具备较大数据一次性导入的能力。并且导入方式上要支持EXCEL表格形式。4.导入和导出学校考评结果的功能。学校对辅导员的考评工作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并且各级考评人员在完成考评后还要在相关的文件上签字,这些资料最终都要上传至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作为重要的依据。并且在考评完成之后还支持将结果以表格的形式从软件系统中导出的工能。5.查询和展示功能。软件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根据搜索框中的查询条件来展示相应的数据。学校的辅导员考核评价系统中就要支持根据辅导员的姓名或者工号来查询各类考核评价相关数据的功能。管理者在整个系统中的权限非常高,其能够查询的数据范围也很大,其中涵盖了辅导员信息和学生信息。

第二,辅导员。1.自评。辅导员自评是要求其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来提交工作总结性的内容,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完成自我打分。辅导员的自我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其呈现形式包括文字描述和具体数值两个部分。2.互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在过去常常只考虑到上级管理部门和学生两个方面,而辅导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很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辅导员之间的了解程度是最深的,因为他们对工作内容、执行情况等都有更深刻的发言权。因此,在辅导员这一角色中还要增加相互评价的功能。3.查询功能。教师在软件系统中可根据自己的姓名或者工号等唯一信息来查询自己的最终考核结果,其中要将辅导学在各个指标中的实际得分展示出来,让辅导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哪些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点〔7〕。例如,在学生评价中可直接观察所有学生给出的平均分。

第三,学生。学生也是高校辅导员评价工作中的重要主体,实际上这一部分的功能设计要根据学校赋予学生的考评职能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只为学生提供评价面,选项事先已经设计好。为了确保学生评价的有效性,页面提交工能要验证是否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做答,如果不是则要向学生发出提示信息。

(四)考评指标设计

传统的辅导员考评体系存在客观性不足、指标体系不健全以及评价主体不全面等问题,因而基于信息化系统来设计高校辅导员的考评体系时要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笔者试图根据辅导员考核的各项内容设计出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具体情况可参考表1。在建设信息化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时要将表1中的各项指标充分地融入进去。有些指标在实践操作中总是难以实现量化考评,如辅导员对学生班级活动的主持效果,对学生学业指导的有效性。而且有些辅导员仅仅是完成了相应的形式,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好学生面临的困难。此时,要借助学生评价表将这些工作的实际效果反映出来。

表1 高校辅导员考评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三、结束语

高等院校的辅导员考核评价工作对监督和激励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态度和提升其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还应该借助网络化的平台来完成高校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工作。建设相关系统时要明确学校管理部门、辅导员以及学生三种角色的实际需求,并且根据教育工作对辅导员在业务能力、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设计出完善的信息化考评指标。

〔参 考 文 献〕

〔1〕马铱蔓.信息化背景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人文之友,2020,(05):103.

〔2〕李志良.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167-168.

〔3〕林韩辉.高校辅导员考核系统开发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2):66-68.

〔4〕王雅坤.高校辅导员评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0):85.

〔5〕王锋峰,杨敏.高校辅导员在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网络作用发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27):347-348+377.

〔6〕高地.全国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02):85-91.

〔7〕余建想.信息化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77-7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