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东北满族吸烟方式的演变历程
2021-08-31杜会朦
摘要:纵观清代满族社会,吸烟一直是满族人极度追捧的生活休闲方式之一,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民族习俗而存在。清代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在吸烟方面十分讲究,拥有专门的吸烟用具,所吸烟草和吸烟方式也种类不一。有清一代,不同的历史时期盛行的吸烟方式各有不同,从中可以反映出清代东北满族社会发展状况和民众的生活实态。
关键词:清代;东北满族;吸烟方式;演变
烟草,别名“淡巴菰”,烟草种植遍布东北,其中以吉林省的烟草品类最好。烟草于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东北地区。对于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学界说法不一,颇受认可的途径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关内东北的明朝驻军将烟草传入东北。《玉堂荟记》载“辽左有事,调用广兵,乃渐有之。自天启年中始也,二十年来北土亦多种之”。说明驻军在东北驻扎、练兵的同时将烟草也传入该地,并逐渐兴起吸食烟草的风潮。途径二是朝鲜与中央王朝朝贡、贸易时将烟草传入东北地区。申基硕在《间岛归属问题》中称:“清太宗为使宁古塔,乌喇驻防八旗庄丁从朝鲜购入农耕物资,自天聪二年(1628年)十月开始,在会宁开市。在两国官员监视下交易耕牛、锅、犁、盐及布、筛子、烟草等物”说明在皇太极时期,清朝与朝鲜的集市贸易上已经出现了烟草贸易。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烟草虽已传入,却还未形成兴盛之势,甚至在此之后皇太极下令禁止烟草贸易,如崇德三年(1629年),皇太极下令严禁民众出境购买烟草,所称的边境大体为明边境和高丽边境地区。后来,明军前往东北与清军作战,为烟草在清代东北的传播甚至普及提供了条件。清军入关后,清廷下令解除烟禁,不过仅限于自种只用,由此吸烟开始在满族社会中盛行起来,以至于后来烟草成为满族人生活的必需品。一直盛传的东北满族三大怪之一便是“十七八岁大姑娘叼烟袋”,这也是对满族吸烟普及程度的最好印证。
一、清代东北满族人吸烟缘起
清代满族社会,上及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将吸烟作为日常生活的乐趣。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御寒
东北地区位于纬度较高的寒温带,冬季气温低下,天气严寒,长久生活于此的满族人在严寒天气中吸一支烟有助于缓解寒意,久而久之,吸烟成为了满族人互相效仿并加以传习的休闲方式。关于烟草的驱寒功效,《盛京通志》载:“烟草,冬可御寒,土人尤多食之,出抚顺者佳”。由此可见,烟草的御寒属性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药用
在满族人看来,烟草的药用价值极高。时人认为,烟草“善壮胃气,善饮食,祛阴浊寒滞,消膨胀宿食,止呕哕霍乱,除积聚诸虫,解郁结,止疼痛,行气停血瘀,举下陷后坠,通达三焦,立刻见效”。由此可见,烟草在消食、解淤气等方面均颇具疗效。此外,烟草一般还被看作是止血的“良药”。东北满族人长期生活在林区,日常劳作过程中受伤在所难免,这时满族人会将烟草点燃,烧完的烟灰涂抹于患处,既止血又杀菌。
(三)驱虫、蛇
满族是传统的渔猎民族,于森林中采集、捕猎是其日常生产生活的常态,长期在林草中劳作,总会受到蚊虫叮咬、毒蛇侵袭。而满族人随身携带的旱烟袋在林草中既可作为拨草工具,也可作为驱赶毒蛇的武器,烟散发出的刺激味还能有效地驱逐毒蛇。
(四)娱乐
满族有句俗语:“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满族家家都有烟笸箩,人人手持烟袋。劳碌一整天后,身心俱疲的满族人,总会在茶余饭后吸支烟来排解忧愁、缓解疲勞。此外,吸烟逐渐也演变成满族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人们围坐在一起,人手一根烟袋,聊聊家常,十分欢乐。
二、清代东北满族人吸烟方式及烟具的演变
伴随着吸烟在满族社会的盛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吸烟方式,相继出现了旱烟、水烟、鼻烟以及卷烟,并分别对应烟具的更替。具体如下。
(一)旱烟—烟袋
有关最早吸旱烟的方式,《东西洋考》载:“烟筒山,此交趾、占城分界处也,以状似烟筒故名,知海外行之久矣。烟初入内地时,食者将烟草置瓦盆中,点火燃之,各携竹管向烟,群聚而吸之,其管不用头”。可见,早期吸食旱烟极易受燃火情况的影响,过程也较为繁琐,实在算不上一种极佳的吸烟方式。
吸旱烟的烟具称为烟袋。据《烟草谱》载:“吸烟之具,铜头木身,名曰烟筒,又曰烟管、曰烟袋。有金、银、铜、铁四种,或用竹管,两头以玉、石、铜、铁镶之”。可见,烟袋的材质不一,形态各异。一般来说,烟袋包括烟锅、 烟杆和烟嘴三个部分。制作烟锅的原材料是铜;烟嘴的制作材料较为珍贵,如主要材料分为翡翠、玉石等;烟杆则多以竹、木为材料。关于烟袋的各部分,《湖州府志》载:“以竹木为筒,曰烟筒。燕烟处曰头,铜铁为之。口衔处曰嘴,玉石、象牙或铜为之。下以火潘,上以口吸,曰吸烟”。不同材质的烟袋价格不同,昂贵且雕饰精美的烟袋成为了富贵子弟的一致追求,而普通贫民的烟杆却简陋无比。由此衍生而来的便是上等烟草和精美烟具成为了烟客们的攀比之物。
(二)水烟—水烟壶
水烟,形态如枇杷叶。水烟中的佼佼者产自兰州五泉,据《食烟考》载:“烟既行百余年而水烟出矣。水烟者,起于甘肃之兰州。兰州五泉山下产烟草,既制,必隔水吸之,入腹而后吐,醉人尤易。其器曰壶,其烟必磁锡器盛者,盖湿食也。初时人畏其力猛,食者绝少,渐自秦而晋、而豫、而齐鲁燕宋,大江以南,今且遮天下无不至矣。然五泉一区,不能资天下用,他处仿造者尤多,皆不及五泉产者”。时人认为,水烟“力猛”,须“隔水吸之”。吸食水烟的水烟壶一般以铜制成,形状似雀、似葫芦,在水烟壶中注水,而烟在壶背的管中,随后点火,烟火着起,吸食即可,吸食过程中促使水流翻动作响,别有一番趣味。
吸食水烟主要盛行于清乾隆时期,主要原因是人们认识到传统旱烟对身体的危害。据《矩斋杂记》载:“一友酷嗜烟,日凡百余吸,已得奇疾:头大如斗,牙龈溃脓升许,秽闻列屋,死而复醒。又山阴张荀仲淑自言犯血下,禁烟而止,后偶犯则血剧。南乡孟氏家蓄蜜,傍有种烟草者,蜜采其花,皆立死,蜜为之坏,以是知烟之为毒,不可向迩”。可见,人们认为烟草的毒性巨大,能使人患病。后来,满族人引入了福建人的吸烟方式,融入当地吸烟方式后形成了水烟。与旱烟不同,无论是烟的副作用,还是烟具的造型,水烟都以其绝对优势获得了满族人的认可。然而,水烟壶造价不菲,吸水烟所需物件繁杂,包括引火的工具,如燃火的火镰、火石等,还有清理烟袋的工具,如毛刷、镊子等物。如此看来,水烟只能是富人争宠的对象。新兴的社会风尚,会随着时间自上而下的普及流行,而对于水烟来说,它的价格注定使普通的满族百姓望而却步,流行百余年后也未掀起太大波澜。
(三)鼻烟—鼻烟壶
关于鼻烟,《南越笔记》载:“(鼻烟)本名洋烟,出大西洋。以烟杂香物、花露,碾细末,嗅入鼻中,可以驱寒冷、治头疙、开鼻塞,毋烦烟火,其品最为高逸”。与鼻烟相辅相成的鼻烟壶(吸鼻烟工具)同样是“舶来品”,最早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进京献纳引入。关于鼻烟的制作与吸食方法,《清稗类钞》记:“屑叶为末,杂以花露,一器值数十金,贵人馈遗以为重礼。置于小瓶,取之以匙。入鼻,则嚏辄随之,久则相习矣”。与旱烟、水烟的吸食方式不同,鼻烟的吸食方式无需借助火燃,掏出即可鼻吸享用,吸食起来极为方便。
据载,鼻烟与旱烟传入中国的时间大体相同,不过鼻烟并未像旱烟一样盛行于世,究其原因为鼻烟是舶来品,主进献之用,且鼻烟价格昂贵,工艺水平有限,因此鼻烟无法盛行也在情理之中。一直到康乾时期,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内务府开始生产鼻烟,《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露房,库掌一员、拜唐阿六名、委署领催一名、医生四名、专司合药蒸露、造鼻烟及西洋胰子等事”。后来,民间也开始竞相仿造内务府工艺制造鼻烟,然而,无论是内务府,还是民间,其工艺自然无法与外国所产鼻烟相提并论。故当时满族社会盛行的鼻烟大多依赖国外进口,其价格自不必多言,从中可以看出清代康乾时期社会发展水平较前代确有非常大的进步,然而对于普通的吸烟者来说,鼻烟的吸食成本自然不是他们的绝佳选择。
(四)卷烟—烟纸
卷烟又称“洋烟”,清光绪年间由外国输入,对此《谏书稀庵笔记》载:(烟卷)自洋舶入中国,烟卷之风盛行,光绪间(1875—1908年)始见之。或以纸卷烟叶,或以烟叶卷成”。卷烟烟具十分简单,仅需卷纸即可。吸食前须“把烟叶碾碎,将烟用纸卷成长圆锥形,掐去一头,将细头含在嘴里,用火点燃粗头,然后吸食”。可以说,卷烟的出现替代了旱烟、水烟、鼻烟等吸烟方式,并逐渐发展为社会主流的吸烟方式,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卷烟携带更为便利,无需多余的烟具;其二,卷烟价位便宜,符合当时普通满族民众的消费水平;其三,随着清末西方国家烟草资本和企业的涌入,加大了对卷烟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卷烟的社会影响力;最后,打开国门的晚清社会,各色西方稀罕物传入,满族民众的心里观念发生了转变。由此,卷烟成为风靡一时的吸烟方式。
三、结语
纵观清代满族人吸烟方式的演变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旱烟、水烟、鼻烟,再到清末的卷烟。吸烟方式的不断变化,彰显了清代东北满族社会的多元化,穷富阶层生活状态的差异以及人们对于自身社会角色的标榜。可以说,清代东北满族人吸烟方式的转变,展现了清代东北满族社会的实态,一定程度也彰显着满族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清)徐珂. 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2200.
[2](清)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卷一千一百九十九 内务府 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38.
[3](清)俞正燮.癸巳存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328.
[4](清)阿桂等纂修 盛京通志 百三十卷本卷 物产[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1566.
[5](明)张景岳著. 景岳全书系列 本草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1.
[6](明)楊士聪.玉堂荟记·卷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69.
[7] 陈维国. 吸烟与清代社会[D].南昌大学,2008.
[8] 于学斌.旧时东北的烟文化[J].北方文物,2006(02):99.
作者简介:
杜会朦(1998-),女,蒙古族,内蒙古人,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专业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