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建设

2021-08-31陆文灏

河北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页教材内容车身

陆文灏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一、新时期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教材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的要求。随着“三教”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更加重视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但是,目前高职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教材在形态上还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主,在教学资源上仍然以静态的图片、表格为主,造成教材与车身修复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相脱节,不能及时随动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标准、新要求。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国家事权的高度,要求规范和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打造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提出“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要求“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由此可见,在全面落实“三教”改革的实践中,建设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二)跟随汽车产业的发展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45.6万辆,比上年增长17.3%,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8087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937万辆。在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趋势下,传统燃油汽车的维护保养、机电维修等需求量会逐渐降低,但是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大,车身修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行业需要大批量适应新工艺、新标准工作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契合车身修复工作任务的特点

活页式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不仅在于形式上的“活页”,重要的是从教材内容去把握“活页”内涵。活页式教材内容组织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服务师生“做中教、做中学”。要实现以上目标可借鉴“模块化”的思想,教材内容“模块化”的特点,一是不可拆分,模块是课程中最小的单元;二是完整性,每个模块都能培养某项能力;三是独立性,模块的学习不需要以其他模块为基础[1]。汽车车身修复的工作任务是在汽车碰撞后将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产生的各种形式变形、断裂尽可能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典型工作流程是拆解—修复—安装。车身修复工作任务的特点是各个维修项目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同的任务针对不同的维修项目。由此可见,活页式教材内容组织逻辑与车身修复工作内容的特点是完全契合的。

(四)满足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教学的需求

车身修复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品种多、规格复杂,高职院校很难全部配齐,因此活页式教材可以满足柔性教学需求,不同实训条件、不同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可以选择教材中需要的模块开展教学,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二、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建设原则

(一)紧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不但要培养满足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更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材编写中,将课程思政的五方面要求与岗位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融入渗透于项目任务,特别在工匠精神传承、职业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方面精心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构建校企混编建设团队

车身修复技术是一门“精细活”,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车身结构、车身材料、车身装配等专业知识,更需要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为有效解决企业技师精技不精理,学校老师精理不精技的难题,可以组建校企融合的混编教材建设团队,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互补。学校老师教育教学理念完善,负责教材整体规划,使教材的形式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企业专家充分发挥能工巧匠的作用,负责凝练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梳理新工艺,优化新标准,保证教材内容满足车身修复岗位需要。

(三)重构教材内容

活页式教材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重构教材内容,以典型企业车身修复标准化流程为主线,紧扣车身修复真实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融合“1+X”“汽车车身钣金修护与车辆调教技术”技能等级标准。充分体现教材内容项目化、流程化、工作化的风格,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车身修复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四)无缝对接在线开放课程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需要构建“活页式教材+在线课程”一体化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新模式,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教材和在线课程的边界,将车身修复过程中的抽象原理通过动画等手段形象化展现,将复杂的修复工艺拍成微课,方便学生反复点播,将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做成虚拟现实让学生体验。依托在线课程平台,教材建设团队可以根据车身修复行业的新动态、新情况,实时对教材资源进行修改和更新,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学习教材内容,并通过在线课程的测试功能检验学习效果,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交互性。

三、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建设内容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校企混编教材建设团队通过调研真实企业车身修复工作情况,根据修复作业的标准化流程、修复项目出现的频率,技术技能的复杂程度并经过教学化处理,凝练出保险杠及附件的拆装、前翼子板、前大灯拆装、后视镜和车门的拆装、钢板、铝合金板维修、车身塑料件修复、车身钢板更换等6个典型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典型工作任务表

(二)职业能力梳理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材中,也是考量一本教材的重要内容。现有的教材虽然能都做到内容工作任务化,但很少把任务化内容贯穿到岗位工作的始终,造成学生能够完成教材的工作任务,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很难上手解决实际工作问题[2]。校企混编教材建设团队共同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梳理出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例如,任务“钢制车门面板修复”的职业能力清单,见表2。

表2 职业能力清单(样例)

(三)思政元素融合

教材建设中嵌入思政元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需要深度挖掘一系列与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关的思政元素,使其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例如,车门面板修复的技能点包括车门面板损伤评估,整形机的使用方法,各类变形修复流程和检验标准等,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长时间反复训练,体现出精益求精、潜心专注、持之以恒、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教材建设中要准确找到技能点与思政元素的关联性,见表3。

表3 思政元素映射表(样例)

(四)学习任务开发

活页式教材的工作页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学习任务设计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对学习任务进行情境描述,然后确定目标与内容,最后提出教学建议[3]。工作页内容主要包括任务目标、任务内容、防护用品、工具设备及耗材、任务指导、任务步骤、任务反思、任务评价等。例如,学习任务“钢制车门面板修复”的内容设计,见表4。

表4 学习任务设计表(样例)

(五)立体化学习资源构建

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教材读、视、听融合的立体化学习资源。综合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不同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并整合在线课程、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为学生提供友好的、沉浸式的工作情境模拟和职业岗位活动体验。

四、结语

活页式教材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相融合背景下教材建设的新方向,也是“三教”改革不断深入实践的必然趋势。通过对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建设的探索,为课程进一步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高职院校建设活页式教材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活页教材内容车身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活页教材开发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承德市总探索建立机关“党建活页制度”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