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高岗实践
2021-08-31袁牧张弘通讯作者YUANMuZHANGHongCorrespondingAuthor
袁牧,张弘(通讯作者)/YUAN Mu,ZHANG Hong (Corresponding Author)
1 从百年乡建到乡村振兴
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建筑界掀起了新一轮乡村建设实践。与120 年前由梁漱溟等学者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目标一致的是,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为了发展乡村,更是为了发展整个中国。“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振兴广袤的乡村大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同富裕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上最艰巨、也最具潜力的任务,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接近于实现乌托邦的伟大实践。
2004-2021 年,中央连续18 年印发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强调其“重中之重”的地位。两山理论(2005)、新农村建设(2006)、美丽乡村(2013)、脱贫攻坚战(2015-2020)、乡村振兴战略(2017-2022)、全域旅游(2018)、农房改造(2019)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是发展乡村的重要指导。
2021 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2],《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发布。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实现产业转移升级、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基础上的经济内循环[3]的关键战略。
2 乡村振兴的工作站模式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抓手在教育,教育是大学的主要使命。
从晏阳初到费孝通,从梁思成到吴良镛,清华学人始终秉承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红色基因,引领一代代清华人投身乡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总结60 年乡村实践经验,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起,联合各个院系共同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站”公益行动。
通过改造乡村中闲置、废弃的房屋,清华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实体站点,满足师生扎根乡村、开展长期驻点服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工作站公益性、长效性、开放性的平台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创新校地合作机制,探索高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自2017 年10 月启动以来,工作站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国内外高校、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目前,清华大学已与全国15 个省、25 个地市区县签订共建协议。
工作站模式以学生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站点委员会、学生乡村振兴协会等,不断完善组织机制,拓展内涵和服务体系,逐步成为高校培养青年学子全面发展的新方法、教育资源普惠社会的新形式、推动乡村发展的新支点。
4年以来,工作站团队先后已组织60 余所大专院校,50 余个专业,共计260 支支队,2800 余人次师生开展站点的各项服务。累计改造闲置房屋25,000m2,引入政府及企业建设投资超1 亿元。现已建成站点12 处,辐射服务10 万余名村民,为各地输送50 余名“荣誉村民”,培训志愿骨干5000余人次、乡村干部与村民20,000 余人次。
在乡村建设方面,工作站秉持“单点介入、以点带面、长期辐射”的发展理念。
首先,以站点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实践支队及毕业设计课程,引导学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把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也增强学生团队与地方的黏性,加强对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的挖掘和认知,为下一步乡村发展和规划奠定基础。其次,以工作站为基点,梳理整合村内闲置资源,引入校友及社会团体力量,量身定制从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助力整村全面振兴,形成示范效应。第三,以示范村为基地,不断扩展辐射范围,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全域乡村有序发展振兴。高岗实践就是工作站模式全面落地的典型样板。
3 乡村振兴的高岗实践
2018 年12 月15 日,清华大学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选址高岗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站。2019 年8 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淳站一期启动建设,次年6 月,工作站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工作站主要承担学生实践中的学习、会议、展览及日常办公等功能,也作为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和乡村图书馆使用。工作站的建成为清华大学及各高校的学生提供了在地的学习实践平台。随着校地双方不断深化合作理念,目标逐渐从“服务教学实践”扩展到“高校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高岗村初步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田园”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实践新模式。截至目前,工作站已组织开展了20 余批次实践研讨活动,形成了超过50,000 字的调研成果,高岗村成为“行走在乡间的大学堂”。
除了学生实践生团队,在学校的号召下,广大清华校友群体也积极参与工作站建设中,在协助调研、政府沟通、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实施建设、设备完善、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高岗村鸟瞰
高岗工作站在选址之初,就考虑选择资源条件不突出、具有代表性、规模不大的乡村以符合试点的要求,因而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建设开展之前,校地各方就对长期运营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乡村振兴的最大难点是钱从哪里来,如何可持续地盈利,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市场四大要素都需要有序地寻找解决方案。
劳动力方面,乡村尚有大量人口,但老龄化严重,其余多为儿童和部分妇女,青壮年男性大量进城,留守男性往往劳动能力或意愿较低、不能适应城市产业需要。城镇化也仍在继续吸纳乡村人口,乡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还会继续下降。
高岗通过前期学生实践,以多种方式持续帮助留守村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从而增进了村民的信任感和配合度,改善村内劳动水平和参与氛围,为长期运营创造了群众基础,使运营团队从筹建就能从本村招聘员工。从高岗情况来看,留守中青年妇女的自身学习能力较强,经过短期培训后提升很快,整体素质好于预期,老年村民也能够胜任基本的保洁等劳动。可以认为,虽然现有劳动力情况尚不能直接达到农村现代化要求,但具备潜力,有效的培训与组织能够提升乡村劳动力水平。
资本缺乏是乡村发展显而易见的主要短板。乡村必须引入外部资本[4],但由于乡村的脆弱性,要利用集体经济模式制衡资本影响。乡村有多种资本来源,包括最根本的农业生产和部分旅游资源,但无法成为多数普通乡村的主要依托。其他如财政扶持、政策投资等也很重要,本文不做讨论。
中国建设用地总量严格受控,因此,除了农业和部分旅游业,乡村最主要的资本来源是集体建设用地[5]。当前政策试点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和宅基地流转,正有利于解决乡村盘活资本。其中宅基地涉及农民最终保障,流转要谨慎,只有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最便于利用。同时,乡村土地利用需要注意政策导向。政策严令禁止作为住宅销售,只能用作产业运营。
要保持农村集体土地的本色,作为村民的长期社会保障基石,又要提升其利用效率,最佳方式应当是流转给村集体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长期持有经营。这样能够正常经营,又能反哺村集体和村民,同时保障政策安全。当然,这必须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乡村土地的资本化才成为可能,各方利益得到可靠保障,共同分享土地升值。
2 高岗乡村工作站室外
3 高岗乡村工作站室内(摄影:乌家宁)
4 服务站
5 村口戏台
6 书画教室
因此在策划立项阶段,政府、村集体和平台国企对村内土地和房屋进行了规划整理,长租了大部分空置房屋,对闲置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流转,提前申请了基础设施、美丽乡村等政策资金支持,并与运营团队确定了后期运营的投资合作测算,在资金基本落实之后展开建设。这样由政府负责基础设施投资、地方国企出资开发建设、村集体收取土地收益、国有银行政策支持的方式,取得了收支平衡。
技术方面,土地增值并非凭空产生,其本质仍然是劳动与科技投入,包括管理运营和产品打造的技术性。虽然城市大学生就业有压力,但在乡村,成熟的技术、运营、服务人才非常稀缺,从学生实践成果来看,即使本科生的短期活动,都能给村庄带来显著收益。大学介入乡村振兴,最大价值在于智力对产业的创新赋能。清华大学工作站的设立对高岗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是整个项目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岗村的未来。
7 美食坊
8 儿童馆
工作站长期稳定的学生实践活动,也确立了村庄的基本文化调性,切实支撑起教育、文化类公益项目的运营基础,并带动村民自主经营零售、餐饮等业态,有些还由学生提供了直接的技术帮助。
工作站、地方政府和校友团队在此基础上共同明确了全村以公益、文化、教育、培训为主要业态,进行相应的空间规划和内容建设。村内大部分空间用于公益性的教育文化,与旅游类村庄形成差异,并且主要空间由实践学生进行设计并参与建造,学生和校友共同发挥了显著作用,提升了高岗整体的项目价值。
市场方面,在产能过剩时代[6],市场取代生产成为最大的问题,乡村产业面临的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更加严重。但通过城市资本、人才的资源输入,能够增加其竞争力,保障长期运营。
在高岗实践中,首先因为工作站学生实践保障了知名度和网络流量;学校、政府、平台国企和运营团队进而利用各自资源,在项目规划阶段做了多方联络推广,并落实排期了充足的客户资源,这对于高岗村的市场需求绰绰有余。
9 宿舍
10 展厅
毋庸讳言,清华学生进村实践有极强的教育市场号召力,也是高岗村运营的基点。但这并不影响工作站模式的广泛意义:因为中国各地众多大学都有较强的品牌和师生、校友力量,对于具体乡村也都是足够丰富的资源,不是只有顶级大学才能介入乡村,也不是每个村都要做到高岗这样的强示范性。所有大学都能够以工作站模式进行校地公建,助力乡村振兴。
在经济投入产出形成正向循环的基础上,还需要设计公平的责权利配置机制,以维持长期健康运行。高岗实践也做了相应的探索。
职责上,政府主持政策制定与行政管理,组建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乡村的日常治理;工作站作为公益教育核心,帮助村民,提升群众基础;建设运营企业,做好服务经营,引导村集体和村民逐步加深参与,大体形成四方格局。
收益上,村内土地房屋权益归属村民和集体,新建部分土地建筑归属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归属运营企业,社会效益和税收归属政府。后三者均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大对村集体的反哺。
11 书店
团队的组织、维持和发展首先依靠运营企业的网络化、连锁化、轮替等方法,提升驻地团队稳定性,进而在当地进行人才培养。长期来看,则需要当地有优良的基础设施、交通、人居环境、职业发展空间、教育医疗条件等配套措施。这些在一般乡村是不具备的。但苏南地区乡村条件较好,这也是高岗实践能够进行的重要支撑,中西部地区乡村的发展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4 高岗村的规划建设
中国的建筑师能够在乡村这一广阔领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是中国的建筑学最重要的历史机遇之一。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11 篇37 章内容中,仅有3 章属于建筑学领域,即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和人居环境改善,占比很小。各行各业都在参与乡村振兴,但这并不排斥建筑师主导的乡村振兴[7],反而可能有独特的优势。
除了村庄规划和建筑设计,更主要的是由于互联网传播对乡村产业营销方面的促进,建筑环境、造型及室内的视觉效果变得非常重要,甚至超过建筑功能的实用性,这正是建筑师的优势,互联网以这种方式赋予了建筑学附加的优势[8]。虽然建筑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但建筑业本身的投资占比、物质空间的基础性功能也使建筑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乡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综合性和整体性非常突出。这需要建筑学扩展到全产业链,如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制度就有利于建筑师控制建造全过程品质并增加小建筑的总营业额。建筑学在综合性、实践性方面有学科优势,很多乡村项目的投资、策划、运营、基础设施、视觉标识、家具用品全部由建筑师执行[9],这给了建筑师新的机会,也对实践学生的建筑教育有明显的补充作用,甚至可能产生一种新的乡村建筑学。
高岗村的建设就采取了建筑师与当地施工企业联合进行EPC 的方式,并由建筑师团队与当地国企合资进行后期的运营。村内所有的设计也由建筑师承担。
12 美丽生活中心
13 咖啡馆
14 赋能中心
15 别院民宿
16 田居民宿
高岗村的整体美丽乡村规划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其中大量的调研、访谈工作由学生实践完成。村内原有约20 栋村民住宅整体长租给当地国企,需要进行建筑改造。参与清华大学实践的建筑、艺术专业学生设计了其中的工作站、学生宿舍、美食坊和咖啡馆的建筑和室内乃至家具、视觉、产品的方案设计,也帮助村民进行了部分农宅的改造设计;参与的10 多名96 级校友分为6 组完成了其余的10 多栋建筑改造设计,包括全村的服务站、戏台、展厅、书店、接待中心、书画教室、儿童馆、烧烤店、赋能中心以及两栋民宿。
所有改造设计均基本保持原建筑的外轮廓,对外立面的改造也较为克制,大部分建筑的原有木结构得以较完整地保留。但由于部分建筑最初建造时没有做好结构基础,墙体构造强度也极低,因而对其基础和墙体做了翻建。主要的室内装修也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由于其中的5 栋由建筑师团队直接运营,对其具体运营功能都做了详细安排。同时,对全村的景观和场地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重新设计,包括雨污水系统的改造升级。
在整个村内改造的建设过程中,依托前期学生实践和政府民生工作的良好基础,村民给予了较好的配合。由于设计相对复杂,当地施工班组难以适应,最终通过学生和设计师长时间驻场协助,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建设方和政府对项目高度关注并有较强的主见,对村民、施工队以及工程技术问题都很有经验,建筑师团队考虑到乡村的多元性与当地的主体性,进行了大量协商和修改,最终的呈现代表了多方的意图,总体情况非常复杂细碎,这也是乡村建设的本来特征[10]。
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景观环境美化、村内建筑改造,村内环境和建筑基本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单体虽然有较多修改,但尚能符合设计要求。整体环境和建筑群体效果更好,也符合村落混合运转的实际情况,诚实、多元,并不标新立异,但在宏观层面应能经得起长期的考验。
在高岗实践和更长的乡土设计经历中,笔者对乡村建筑的美学也有一些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11],与此同时,在近年来大量的乡村振兴案例中,在此价值观的基础上,也涌现出很多不同路线的尝试[12-13]。美学本身并没有绝对的高低对错,但不同的美学体系有各自的源流和立场,也有强弱之分,其源头往往来自于社群组织、经济产业、技术功能等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力量的长期影响。作为建筑师,重要的不是倾向哪一种审美,而是知道每一种审美从何而来,本质如何,受众是哪些人,不同审美体系之间是何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如何共同构筑整个文明的审美生态演化体系。
在面积广袤、历史深厚、地区差异极大的中国乡村,乡村建筑更多承载的是乡土社会的集体认同以及真实的乡村生活需求。忘却个人的风格偏好,积极推广适合的现代建筑材料技术同时避免强推其美学风格,真诚地从村民的主体性出发,关注其生活质量与成本,让建筑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植乡村,这些本体因素将会自然生长出属于当地的乡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