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2021-08-31王开心贾利珠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水果教学法师生

王开心 贾利珠

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互动教学法的研究者多以教师、教学形式、师生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基础学段的互动案例研究不足,其中低年级学段的研究理论居多,对互动教学的案例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将从《课标》[1]出发,结合互动教学法的定义,探究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的必要性,以二年级美术教学《好吃的水果》为例,分析小学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目标、过程、评价,拟达到互动教学由形式向实质转变的效果。

一、互动教学法的界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互动”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从互动教学的主体来看,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形式上是一种信号发出与接收的过程,师生、生生互动之间的内容在认知、情感、实践等方面的互动生成,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教师、学生、文本三个基本要素在互动教学过程中的构成多层组合互动关系,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互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是互动教学法的突出特点,从宏观上明确教学目标和思路,把握好师生角色和教学流程,实现良性互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范式,是一种适应核心素养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中需要坚持主体性、启发性、师生平等三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是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师引导中的主体。《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出启发式教学思想,互动课堂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学记》中“教学相长”“亲师乐友”体现出师生关系的平等原则,教学互动课堂中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积极的沟通,平等原则才能打破师生之间一面无形的墙。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在核心素养的大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模式、理念和策略的局限性日益显露。教师在课堂中组织丰富多样的互动教学,看似活跃的互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发展的促进等方面的作用实在有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时间和资源开展互动教学。学生在面临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时,就会在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上花更多的时间,美术课堂便沦为了学习基础学科的课堂。因此,这样的美术课堂很难满足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也无法让学生正常的理解和消化课堂美术知识。互动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等良好的教学资源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很难得到满足,教学的推广难度也很大,只有在发达的中心城区学校才有相对较好的条件满足。

第二,缺乏严慈相济的评价尺度。从古至今,“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导致教师的绝对权威一直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情不自禁地带着很强的主观感情色彩进行教学,缺乏一个严慈相济的评价尺度。如果学生以质疑的声音提问,教师会用训斥的语气回答,于是学生便以被动的方式接受。而一些美术课堂又过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随着“以生为本”的学生观思想发展以来,教师对师生观的片面理解和把握评价尺度不准确导致互动教学中的形式化倾向严重。

第三,互动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化。互动教学背后隐藏着各种形式主义,教师的引导方式如果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容易导致互动教学过程形式化。例如教师在讲解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往往会以自身的认识去教学,在学生眼里,这些绘画技巧是非常的专业、严谨的美术学科知识,而学生的作品并非这些专业特定技巧的表达。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差距和冲突,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活跃的课堂互动就容易导致形式化互动,难以真正达到互动教学的效果。

互动教学的实施首先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沟通,改变传统灌输式的状况,引导学生互动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互动教学强调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中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学生通过尝试性的思考,摆脱接受式的学习观念,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美术是一种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可以舒缓学生的情绪,对小学生来说,过于强调学习的话,可能适得其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心态,将玩和学结合起来,这是互动教学的意义之一。[2]

三、互动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的策略

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等方面构成,为此,互动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模式分别从互动目标、过程、评价方面来实施。

(一)遵循互动原则,确定互动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动态管理课堂,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激发,美术技能知识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才能符合主题。互动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方向、内容、进度的引导者,要把握好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教师的引导,教学活动是松散的,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授就成了照本宣科式的灌输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从特定的问题入手,学生是互动的主体,教师主要是学生互动情境的创设者,如果教师不遵循互动原则,那么课堂中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二年级美术教学《好吃的水果》为例,确定互动教学目标:

(1)欣赏水果实物(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2)运用创意和想象,通过绘画展现好吃的水果(创意实践、美术表现)。

(3)体悟绘画的独特艺术之美(文化理解)。

设计以上三个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也会影响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其他要素的实施效果。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动态管理课堂,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激发,美术技能知识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才能符合主题。互动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创设互动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要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避免出现课堂秩序混乱和懒散的状况。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的方式,比如点名学生起来发言,当学生听到了不同的答案后,派小组代表发言,通过把学生的发言进行比较,对问题就有了全面的讨论,学生的思维也就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发言面要广,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就是课堂的参与者。

教师常用的情境创设模式有三种:发现情境、交流情境、生活情境。发现情境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想象,改变传统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在主动发现中寻找出学习的趣味。交流情境主要是师生之间自由交流,发挥学生的多元想象思维,利用想象力进行互动教学。生活情境主要是让学生回归自然,感受生活,从不同的渠道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以二年级美术教学《好吃的水果》为例,创设“赋予水果生命感”的发现、交流、生活情境:

(1)观察特征,了解水果:从学生喜欢的水果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水果形、色方面的特点。

(2)生生互动,逐层探究:以水果的细节为互动点,以小组为单位,生生互动,多角度的了解不同水果的外形特点。

(3)师生互动,感受趣味:教师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到吃水果时可以有多种表情和动作,不会拘泥一种表情动作。

创设以上三种互动情境,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的方式,重在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避免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或懒散的状况。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拓展互动空间

构建师生之间互动探究,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发挥出合理的想象,以至于学生不会天马行空的乱想。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产生感性的理解,教师的理性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自我课堂感受。多元的评价方式可以拓宽互动空间,除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还有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联系起来构成一片交错纵横的互动网。以二年级美术教学《好吃的水果》为例,设计“拓展互动空间”的探究方式:

(1)作品欣赏:以书中的作品为中心,通过联想进行夸张的表现,引导学生发现欣赏作品。

(2)绘画实践:让学生回忆吃水果时的场面,画一画吃水果的样子,也可以画由水果引起的联想。

(3)作品展评:绘画完成后,每个同学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及时总结自身的优点与不足。

互动教学从设定目标开始,就在为创设情境做准备,从作品欣赏到绘画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之后师生之间充分的讨论,一起进入互相学习的情境。创设情境需要让学生产生情境的疑点,当学生顺着疑点走进情境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轻松地学习。

综述所述,小学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互动目标出发,在互动过程中提出问题,拓展互动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由表达情感的能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水果教学法师生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麻辣师生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