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二胡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

2021-08-31佟萌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二胡立德立德树人

佟萌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多次指出:学校要重视人才的思想建设,要深度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卓越目标。这一指示的提出,对高校的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一步指明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在此背景下,高校二胡专业教学也进行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创新,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切入点,积极地发挥艺术教育在德育层面的作用和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音乐人才。近些年来,高校的课程思政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深度的渗透,使二胡专业教学课堂散发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所以,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全面地展开高校二胡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系统性探索,实现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共融发展,提高高校二胡专业学生的艺术情操和道德修养。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二胡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对于二胡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塑造深厚的艺术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其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中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高校二胡专业教学开展不仅要以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为根基,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以“立德树人”的高标准要求,加强音乐人才德艺兼备地全面打造。所以,高校二胡专业音乐人才培养任务始终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开展的,“学艺”和“立德”对于高校二胡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都是很关键的,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所以高校对二胡专业学生艺术和德行的培养缺一不可。因而,借助高校二胡专业教学课堂加强对学生德育思想的渗透和引导,通过丰富的二胡音乐演奏、欣赏等,全面的拓展学生德艺兼备的优良品质。随着学校课程思政在艺术类教学中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高校二胡专业教学课堂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实践特更加地丰富起来,通过生动的音乐课堂建设,创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加以思想的渗透和情操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文艺情怀、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高校的课程思政有别于传统教学中的思政课程,二者的区别在于课程思政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性,将重点放在了通过各种课程内容的开展,进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课程思政具有丰富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合到了各个专业课程之中,对学生产生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二胡专业教学开展实践中,是非常注重“以艺养德”、“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的,可见其“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课程思政开展目标不谋而合,所以也为高校二胡专业教学带来了创新思路。在高校二胡专业教学开展中,二胡蕴含的丰富的艺术美和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因子相互交融,在碰撞之中有着深刻的默契度,所以二者的融合也具有先天的优势,共同作用于高校艺术能力突出,思想品德优秀的杰出人才培养。因而,课程思政创新融合也为高校二胡专业教学有效地渗透思想教育提供了条件,进一步的丰富了二胡专业教学课堂,借助丰富的艺术教学实践手段,实现了高校二胡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二胡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策略

(一)转变思路加强二胡教学的思政教育意义

在高校的二胡专业教学开展中,以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和系统的技巧训练为主,力争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能力突出的音乐人才。所以,高校的二胡专业教学一直以来存在“重技术”的突出性问题,对学生的艺术品行塑造关注较少。现今,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大力推进和促使下,高校二胡专业教学课堂中更多蕴含了深刻教化功能的内容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不仅深化了二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打造了更为浓厚生动的教学环境。基于此,也进一步指导我们教学工作者要积极的转变思路,跳出原有的思想禁锢,以更为丰富的教学思维提升二胡专业教学的思政德育功能,从加强学生专业和德行两方面入手,构建“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输出模式,加强课程思政与艺术专业的密切融合。在高校二胡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中,深化了高校育人创新成果,实现了全方位、全视角、立体化的“立德树人”理念下的二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不断渗透和推进下,高校二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共同完成育人目标,实现了艺术课程的德育功能。所以,在高校具体地开展实践中,教学工作者要提升对高校二胡专业艺术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从艺术修养、思想品德、情操熏陶、审美品位等各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的塑造,真正的展现出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显著价值。

(二)突出美育加强二胡教学的思政教育意义

二胡作为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民族乐器,不仅音色优美,旋律动人,而且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境,所以也使二胡专业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突出。因而,在高校二胡专业教学开展实践中,也极为生动地展现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所以,依托二胡专业教学的美育功能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融合,突显二胡专业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就高校二胡专业教学的审美层面而言,教学工作者可以在二胡专业教学中,精心甄选和提炼出一部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意境的经典音乐内容,在进行二胡演奏技巧教学的同时,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丰富的审美探究,从而实现思想的感染和内心的塑造,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实现二胡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化功能。

在高校具体的二胡专业教学开展实践中,可以选择《怀乡曲》《豫北叙事曲》《红梅随想曲》《丰收序歌》等经典曲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多元的教学方法来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中内蕴的思想情感和民族文化,进而对学生产生丰富的思想感染。比如,在传统的二胡专业教学课堂中,加入新型的微课教学法来创新教学模式,使传统的示范和练习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依托微视频讲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对视频精美化的二胡音乐进行观看时,可以进行丰富的艺术联想和畅想,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加强对二胡腔韵的演奏处理,从中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以丰富的美育渗透来激发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情感体验。另外,在上述的环节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课堂讨论,体悟二胡音乐作品中独特的审美感受,汲取到二胡音乐作品内蕴的文化精髓,为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感到自豪,实现二胡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最终目标。

(三)契合“师范性”加强二胡教学的思政教育意义

在师范认证背景下,高校的二胡专业“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也更加的准确,意在为中小学输出更多优秀的音乐教师。所以,在高校二胡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要结合“师范性”进行深度的开展,这样既可以传授学生音乐教学的方法,还可以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可以结合二胡教学法这一环节进行思政教育的深化,依托丰富的教学情境创设来拓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对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加以深刻的塑造。在“立德树人”德育渗透的思想指导下,二胡教学法模块要通过真实的教学场景模拟来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从艺术与品德两个层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同时,还要针对师范人才的产出目标,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开展,选取文化底蕴深厚、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正能量的二胡音乐内容充实教学课堂,进一步地强化课堂德育渗透,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此外,还可以加入任务驱动法来加强学生对二胡的艺术体验,主动探究二胡音乐中内蕴的德育因子,能够在自身将来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创新艺术教学德育形式,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和思想品德的塑造。

三、结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不仅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将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容。高校二胡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开展,进行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展,在美育与德育的渗透影响下,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产生积极的促动作用,形成端正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此外,高校二胡专业教学不仅要承担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同时还要融入更多思想情感深刻、文化情怀隽永的优秀音乐作品来丰富课堂建设,在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支撑下,深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凸显艺术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价值,为社会输出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音乐人才。

猜你喜欢

二胡立德立德树人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一把二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