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天府新区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初探

2021-08-31张净雯蔡霞杨丰恺陈翼王瑜娉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天府枇杷新区

张净雯 蔡霞 杨丰恺 陈翼 王瑜娉

(成都市气象局,四川 成都 611130)

引言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都市农业产业呈现出产业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的强劲态势[1]。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气象为农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求,这就对精细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府新区作为成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70%为生态农业区域。枇杷作为域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水果,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足气象、服务农业,选择天府新区新兴街道枇杷种植产业为着力点,探索“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旨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解决品牌品质和口感等问题,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为老百姓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 现状分析

1.1 “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基于“互联网+农业气象”和“智慧气象”的发展思路,各级气象部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搭乘信息化快车,探索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2]。内蒙古锡盟多伦县气象局从物联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究了农业气象监测系统的构建[3];新疆、山东等地根据服务需求建设了“智慧型”气象为农直通式服务平台[4,5];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为提高作物的防灾抗灾能力,设计了“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6]等。综上可以看到,各地气象部门在“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建设上都有了新的举措与实践,但现有的模式均为气象部门主导,普遍存在结构单一、政府与部门资源参与度不高等缺陷,因此寻求一种“融合式”发展的“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刻不容缓。

1.2 四川天府新区枇杷种植模式现状

新兴街道位于天府新区之东、鹿溪之首,幅员76.58km2,是天府新区为数不多的农业重镇。枇杷是新兴种植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水果,种植面积约1000hm2,年产量1.2万t,年产值约12000万元,主要品种为“大五星”枇杷,占枇杷种植面积的95%以上,另有少量“早钟6号”、“龙泉1号”等品种,主要分布于梅家村、川心村、茅香村等。

经调研发现,辖区内枇杷种植主要存在种植方式传统[7]、抗灾能力有限、销售渠道集中、品牌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前期,当地政府重点关注和解决产品包装和流通环节的提档升级,对于如何种出好枇杷、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天气等发力较少,针对枇杷种植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指导无规范化管理措施。因此,新兴“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应运而生。

2 思路设计

以“互联网+”为抓手,以创新为核心,围绕“立足气象,服务农业”大原则,在天府新区新兴街道构建政府搭台、气象护航、专家指导、专业团队运营的“众创、共建、共享”组织模式,建设“智慧农业气象云平台”,依托云平台建设集农业气象观测、枇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实验、科技推广、电商、科普等内容于一体的“枇杷标准化种植监测示范基地”,为枇杷的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智慧管理、品质提升和品牌化打造,提供基础设施、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整合产业链上的多个优势合作资源,形成天府新区枇杷产业链上的高价值延伸性服务,共同推进本地优质枇杷产业发展。“众创、共建、共享”合作模式分工如下。

2.1 政府搭台

天府新区统筹城乡与农业农村局提供农业基础数据,新兴街道办提供基地场所及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

2.2 气象护航

天府新区气象分局提供区域内精准气象数据、农田小气候站等硬件设备,提供直通式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

2.3 专家指导

四川农业大学提供专家团队入驻,提供枇杷育种及栽培技术指导。

2.4 专业团队运营

社会化公司提供智慧农业云平台和示范基地的技术和服务支撑,专业合作社负责枇杷的田间种植管理及记录。

2.5 延伸服务

联合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商超,进入展会宣传,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图1 “众创、共建、共享”模式框架图

3 建设内容

3.1 智慧农业气象云平台——基本支撑

通过大数据加模型驱动,形成面向社会各级用户和其它社会资源,综合提供丰富气象数据资源、农业气象相关智能挖掘算法及模型的现代农业气象标准化服务云平台。区别于传统的模式及服务方法,智慧农业云平台将传统的单一种植及服务模式升级为全流程智能管理的种植生产链(具备感知、预警、决策、分析、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依托农气模型驱动形成产品,在枇杷生长关键期向种植户提供异常天气提醒、精细化种植指导、专家咨询、气候信息溯源和品质认证等服务产品,实现农业种植精准化、管理可视化以及决策智能化。

图2 智慧农业气象云平台总体框架图

3.2 枇杷标准化种植监测示范基地——示范带动

枇杷标准化种植示范园作为智慧农业云平台服务产品落地的抓手,配有智能温控大棚、农田小气候站、水肥一体化设备、高清监控云台等智能化物联网设备,结合农气模型智能分析,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本地驯化和示范,邀请专家全程科学指导,并由信息员记录枇杷生长过程和农事操作,做给农户看,通过科学种植示范带动周边种植户跟着干。

图3 “1平台+1基地”气象为农服务模式示意图

3.3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核心内容

3.3.1 枇杷冻害模型

同四川农业大学、枇杷种植专家、社会化公司等多方联合建立枇杷冻害模型。主要包括枇杷低温冻害模型、枇杷产量预测模型和枇杷生长适宜指数模型等。根据枇杷生长地的环境、气候、土壤、作物特征等实际情况,对模型运算各项参数进行调整,生成调参记录,通过不断的验证,形成适合新兴地区枇杷的最佳运行参数,从而形成枇杷种植的大数据支撑,最终形成本地驯化的枇杷冻害模型,科学防御冻害。

3.3.2 异常灾害天气提醒

通过气象灾害预估模型,在农业气象灾害或异常天气来临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智慧气象APP、农业大屏等对用户及时下发提醒信息,并根据对当地农作物的不利影响,给出有利于防灾减损的农事指导建议。

3.3.3 病虫害提示

按区域、作物品种及生长阶段建立病虫害发生指标和本地化防治解决方案知识库,以及病虫害预测模型。结合格点预报、实况监测及气象预警数据提前预判短期、中长期将会爆发的气象相关的病虫害种类及爆发几率,并推荐防治方案。

3.3.4 气候品质溯源

基于智慧农业云平台归集的气象数据以及农事操作记录、图片视频信息、品质检测数据,生成天府新区“Hi枇杷”气候品质溯源二维码,助力“Hi枇杷”品牌打造。

3.3.5 全生育期精细化服务

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实况监测及过去30a历史气象数据,为用户合理规划种植管理时间节点,提供关键时间的农事指导信息服务,以防过早或过晚实施关键农事造成的产量损失或品质下降。

3.3.6 联合厂商提供专业方案

联合农膜、化肥、农药、种子等专业领域服务厂商,对枇杷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环节,包括选种、施肥、修剪、覆膜等过程提供专业指导,最终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3.3.7 品牌包装和展会宣传

协助开展“Hi枇杷”品牌包装,参加新农业盛典和成都农博会等大型会展,大力开展品牌宣传。围绕地方政府及农户需求,强化枇杷种植过程的产前、产中环节指导,并通过平台建设、品牌包装、展会宣传,形成闭合的全产业链。

4 总结与讨论

围绕“立足气象,服务农业”大原则,成都市气象局天府新区分局联合地方政府、社会化公司、科研院校,构建“众创、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通过“1平台+1基地”建设,形成枇杷产业链上的气候品质溯源、品牌包装、农业展会宣传等高价值延伸性服务,为天府新区枇杷的科学种植、智慧管理、品质提升提供基础设施、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整合产业链上的多个优势合作资源,共同推进新区优质枇杷产业发展。

平台服务产品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终端以及大屏向用户提供精准农技指导服务、预警提醒、互动反馈等特色服务产品,为枇杷生产保驾护航。示范基地作为服务产品落地的抓手,向农户展示现代种植技术便于农户对比和模仿学习,并承担枇杷新品种试验、有机改土等新技术方法的本地驯化,兼具科研和农业新技术推广作用。

5 问题与不足

农业数据来源分散、类型复杂、结构无序,相较于气象数据在采集和应用上相对较困难。历年品质检测、物候期观测等农业数据的缺失加大了农业气象相关模型的建立和研究难度。因此,需要联合各方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农业数据,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处理,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类模型,以系统化的方式实现模型的线上化、图形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气象科技支撑。

新兴智慧农业气象云平台以枇杷为唯一服务作物建设,服务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在服务作物和服务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性。下一步应扩展服务作物种类,扩大服务范围,将服务作物从枇杷拓展到天府新区其它主要特色农作物,以全区主要农业乡镇(街道)为服务对象,建设一镇一品的天府新区智慧农业气象云平台。

猜你喜欢

天府枇杷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枇杷
枇杷
夏月枇杷黄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春游天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