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科技馆对外交流合作的四种模式
2021-08-31陈俊浪
陈俊浪
(浙江省科技馆,浙江 杭州310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馆是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开端是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早在1958年就开始筹建,后因资金、材料紧缺,为给人民大会堂等工程让路而停建,直到1979年2月才再次获批建设,1988年9月正式开馆。60年历程,有坎坷,有波折,有平坦,有顺畅,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颁布,把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列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四大基础工程之一,给科技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技馆百花齐放,一路蓬勃发展,目前已达400多个,功能从最初的科普展示,到科技培训、教育互动、“走出去”“请进来”、上“云”端,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推进公众学习科学、理解科学、使用科学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制约科技馆发展的瓶颈问题
虽然,我国科技馆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1)理念方式落后。我国各级科技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虽然不是“衙门”,但在理念上仍存在“中规中矩”的“官僚作风”,有的科技馆重视应对上级部门的考核,轻视公众多样化的需求,重视场馆建设,轻视软件服务,展品雷同、缺乏特色、千馆一面。同时,“经典”展教模式,缺少互动和实操,很难激发观众兴趣。
(2)教育系统性不强。一方面,科技馆展现的科学知识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仅仅是若干知识点的呈现,展区之间缺少内在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许能满足学生猎奇心理,但掌握的知识既不全面也不扎实。另一方面,科技馆的科学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又因展项解说科技术语众多,单凭学生知识储备,难以理解其中的原理。科技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更像“公园”“游乐场”,而不是“第二课堂”。
(3)展项设计更新慢。展项是科学普及的载体,国内的科技馆普遍存在展项更新较慢的情况,一次投入、多年不变,无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简单地让参观者“学展品”,而不是“用展品”,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很难抓住“后浪”的注意力。
(4)合作模式单一。体现在:一是馆政合作缺少积极性。政府部门对科技馆的持续投入不足,在业务指导和交流合作上缺少主动性。二是馆校合作缺少稳定性。学校组织学生进科技馆,主要表现为科学参观的形式,人数众多、娱乐为主。科普教育进校园,临展、科普剧、科学实验虽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合作不深入、不连续。三是馆社合作缺少多样性。大多数科技馆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停留在提供场地空间资源,进社区搞搞宣传的初级阶段。
(5)辅导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科技馆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从业人员素质的高要求,科普辅导员既要懂科学,又要形象好会表达,还要熟悉儿童心理。然而,目前科技馆的很多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这些专业能力,甚至有的只是死记硬背讲解词,并没有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与其说是“辅导员”,不如说是“服务员”或“演员”。
2 新时代科技馆功能拓展的思考
在硬件条件更新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交流合作、互融共通是科技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1)馆政互合。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职能也分散在各个部门,科技馆与政府部门合作,可以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展示,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是关注政府中心工作。如浙江省科技馆每年都会根据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组织策划科普活动,“智慧浙江”“五水共治”“送科技下乡”“垃圾分类”“新冠疫情防控”等,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科技馆作为科教领域的公益单位,要加强与科技、教育、经信等部门的合作,积极沟通、努力争取,主动承接科学普及的社会职能,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宣传展示活动。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每个科技馆都需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和平台,如浙江省科技馆的“菠萝科学奖”“科学+”“科技馆小达人”等,依托这些平台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关注痛点难点、聚焦热点堵点,发挥作用,提升影响力。
(2)馆校互动。科技馆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能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培养青少年观察、动手和创新能力。一是组织开展科普互动活动。主动与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辟单独场地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实验基地,担负部分科学课教学任务;定期组织辅导员到学校展示授课,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资源,结合科普日、科技节、科技竞赛等,开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服务校园活动,让青少年有更多机会、更近距离地触摸实践科学。二是共同设计开发科普教育课程。合作开发与科学课程联系密切、启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的研学课程、科普读物和科普动画,让科学教育更有针对性。三是加强人员互动交流。一方面,聘请学校科学教师为科技馆特聘辅导员,共同开发科技活动;另一方面,打通科技馆辅导员到中小学校挂职锻炼的通道,既能积累教育经验、掌握教育方法,又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开展科学研究。四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主动与理工科、艺术类和教育类院校对接,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开展理工科、博物馆学、表演、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系统训练,毕业后能迅速成为科技馆的专门人才。
(3)馆线互联。数字技术的赋能,传播渠道的改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不集聚的倒逼,使科技馆走上“云”端,馆线互联成为大势所趋。一是在云端“克隆”数字科技馆。通过虚拟漫游技术和AI技术,实地采集科技馆的真实场景,制作360°全景,辅以音频讲解、实境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全方位观赏展品,“零距离”学习科普知识。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呈现展品背后的故事,使展品有背景、有历史、有实物、有延展,更系统也更容易掌握知识。二是在网络多媒体平台“玩转”科学。通过数字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或者抖音、快手等平台组织开展科普互动活动。一方面,以动漫科普剧等轻松幽默的形式推出科学课程,让科技馆老师变身“网络主播”,带领大家认识展品展项,解剖科学原理。另一方面,开展线上互动,组织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科学实验DIY挑战赛等活动,鼓励大小朋友利用土豆、鸡蛋、易拉罐等家中常见物品,设计科学实验、制作小视频,切实提高传播有效性与公众参与度。
(4)馆社互促。鼓励政府、高校、媒体、社区、企业和个人成为科普教育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合作者、支持者和赞助者,把科普教育建设成一项全民参与的立体工程、民心工程。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科技馆要树立基于开放和观众自主的核心教育理念,将动手、体验、交互贯穿始终;及时设计更新展项,加强与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研究、设计、制作展项和实验,保障展项实用接地气。其次,要与媒体、网站、社团等交流合作,举办各类新颖独特、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鼓励科技创新,保持科技馆的生命力。最后,是要特别注重与企业的互促发展,与热衷科普事业的企业在信息上共享,在资源上共建,在人才上共通,在教学上共研,为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