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4.0 背景下复合应用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08-31董磊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设计师专业设计

董磊

哈尔滨剑桥学院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生态得以重新构建,网络直播等自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商业模式的更新加速了企业在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变革。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短缺成为视觉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推动教育模式及教育内容的深刻变革。艺术类高校需要优质、高效、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培养创新人才。视觉传达专业作为设计教育的重要领域,其时代化特征更加显著。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融合创意、制作、科技、信息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必须满足社会及行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都应适应时代脉搏,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学习环境的真实化。目前其教学内容已不拘于传统平面设计的艺术思维与技术表现。

二、工业4.0 背景下对视觉传达设计特点分析

工业4.0 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产业变革,开启了智能时代的大门。“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自然推动着科技的变革,电子数码、技术程序、数位媒体等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而推动了视觉设计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运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其生产方式、销售途径、营销模式、品牌形象的宣传呈现出新的形态。传统的二维视觉化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需要多维度、新思维、新方法来解决品牌形象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紧随科技发展,融合信息、创意、科技、设计、制作、经营、服务于一身的跨专业、多学科、服务性、应用型领域,必须满足社会、行业实际需求,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未来视觉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充分融合,是艺术设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不仅将打破原有以纸介为主要传播载体,以文字,色彩,图形为表现元素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将以全新的手段,现代化的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设计理念,并且具有虚拟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

(一)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工业4.0 带来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大众的审美需求、消费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数字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通过设计所呈现的产品更加具有代入感与人情味,人与科技之间的共生关系越来越密切。软件技术、大数据、网络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地帮助设计师完成设计作品,通过充满个性化功能的软件工具使作品的表现形式、设计理念、工作流程、进度掌控、以及设计语言带来全新的改变。新时代的视觉设计可以实现创意思维的有效延伸,助推设计师挖掘更多的设计思路,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灵感来源渠道帮助设计师打破自身固有思维的局限性,触及并开启灵感的发动机。

(二)设计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在工业4.0 的大背景下,新的媒体和传播形式层出不穷,视觉设计艺术可供施展的空间也得到不断的扩展。自媒体软件、虚拟空间、交互媒体、数字影响以及网络媒体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的施展空间,以往的设计的空间,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材料、成本的局限性,同时数字技术赋予了视觉艺术更加丰富的施展空间与表现形式。继承传统的美学范畴视觉设计涵盖领域的拓展,具备更强的时代性、适用性、前瞻性,使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在商业设计领域优势逐渐凸显。

(三)设计手段得到提升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师主要利用手绘的形式表现创作草图,利用AI、PS 等电脑软件,进行标准化、模式化的工程文件制作,制作和设计分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两大岗位模块,岗位界限清晰。设计项目完成后也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对预期效果进行检验,但所服务的对象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致使设计和生产之间具有很大的滞后性,无法将创意、设计、制造、作用等环节进行连贯,从而判断其有效性。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设计师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快速进行反馈,第一时间优化设计效果、图纸修改以及保存变得更加便捷,呈现形式上更接近市场的现实环境,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进而防止设计、制造和使用脱节的问题,使设计更加稳定,提高设计和制造的连贯性。

(四)作品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数字与信息技术通过新兴的媒体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具,能够制作奇异夸张、色彩复杂的图形图像。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二维设计软件运用较多,设计师更多地关注图形语言的表达,随着信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三维、动态软件参与到了视觉设计中。除了画面都能够充分发挥设计师想象,为观众呈现新奇的感官,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在数字技术下,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以往难以实现的作品,虚拟、立体、动态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丰富的元素,挖掘设计师的创造潜力。

(五)交互性与高效性

工业4.0 背景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功能的不断更新加之操作更加便捷制作效果更加真实的新型设计工具的开发,设计师拥有了呈现自己设计思维工具的更多选择。视觉设计更加具有易传播、制作的特点,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出现更加丰富了设计作品的呈现效果,更多另类、新颖的创意得以呈现给受众。增加了设计作品的传播性。同时,瞬时传播和无限复制的网络,让越来越多的受众接触到了现代视觉设计,促使传播路径缩短,大数据的分析缩短了设计前期调研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效率。让设计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意构思和概念分析。

三、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专业交叉融合,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应当摆脱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的影响,构建起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开发体系。满足市场对创意人才的需求知识能力素质入手。高校在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之前应对其所在学校定位、所处地域特色以及当下社会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和论证分析,而不是盲目照搬照抄或稍加修改办学成熟高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使培养目标同质化。应制定具有专业交叉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对本专业的服务面向,岗位设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进行深度调研,使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在社会服务方面结合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与学校整体的办学定位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强化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之间缺乏支撑关系,注重课程体系设置的逻辑思维。尤其要融合计算机领域的相关课程,将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手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进一步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加强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与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将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手段引入课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意人才、复合型人才 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从当前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大部分是围绕传统平面设计课程来开设的。为了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交叉学科的知识内容,学校还应当开设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网络原理,交互原理、传播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同时,开设数量足够的选修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适当考虑临近专业的相关的课程。工业4.0 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与文化创意产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专门开设一些技术课程,使得能够对制图软件、信息媒体等进行全面地掌握,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行业发展对能力的需求,促进学生快速发展。

(三)加强教师挂职培训,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的老化主要体现在教师思维固化与知识更新不足。由于大多数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师接受的都是传统平面设计业务的知识体系培训,再加之很多人工作时间长达十年以上,目前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思维。这导致自身在知识更新方面的不足,尤其对专业前沿新技术、新方法学习消化和吸收方面缺乏积极探索和学习。多数教师把自身水平提高对标职称评定,忽略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与行业经验的积累。导致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行业脱轨。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选派教师进行企业挂职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同时应引导教师改变自身的角色的定位,教师不仅是知识与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获取渠道及资源的调配者、引导者和创造者。

(四)强化实践教学力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

视觉传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学生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还应当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的实习,校内和校外实习都应该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在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上与企业进行更紧密的衔接。促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相衔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例如可适当延长专业综合实习的时间,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深入接触企业,适应岗位环境。另外,按照学生青睐的就业方向推荐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再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选企业、企业选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并将实习内容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将真实的工作项目转化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来源于实习实训和实践,使毕业设计具备丰富的市场价值。

(五)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

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构建系统性、发展性、双向性、灵活性的评价机制,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出台相应的评价方式。例如理论性课程应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适合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实习、实践类课程应细化评价指标,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局限在设计作品的最终呈现方面,应更多地注重过程性考核。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要求,因此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对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尤其是在工业4.0 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科技水平的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对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重视并加强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大量的优质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师专业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部分专业介绍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创意设计师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