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至宋代女性发饰的研究

2021-08-31项薇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发簪发髻样式

项薇

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古代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头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性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古人精心的对待和仔细地打理,乌云般的鬓发是每一个古代女子的骄傲和魅力的展现,头发承载着许多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也是我们传承发展的重要一环。古代女子的发式在文献中记载之多数如繁星,每个时代的发式也是独具特色,伴随着发式的创新与发展,装饰头发的发饰也随之发展,那些由金银、珍宝、玉石、鸟羽、贝壳等材质制作而成的发饰也随之发展。质朴端庄的汉代,飘逸华贵的魏晋,浓墨重彩的唐代,俊秀典雅的宋代,每个时期都展示了发饰造型之美和内涵之美。

一、汉代女性发饰

汉代,无论从汉代的石刻壁画还是从石雕,画像石,画像砖上,我们都能从中窥探出一股豪迈之气,大国之风,这是一个豪放而又雄伟的时代,由于汉代皇族普遍崇拜神族,信仰道教神女王母,所以汉代的发式和西王母有很多相关之处,例如飞仙鬓、九环鬓等等,汉代的贵族女子多以此类的高髻为主,发式繁复高大,以展现其贵族的身份和地位。随着发髻的加高,造型多样的发饰也发展了起来,汉代的首饰材质来源广泛,多以采取金银铜铁木玉等材料打造配饰,各式各样的首饰满足了各个阶层女性的需要,也为后世首饰的发展奠定了格局。

(一)汉代发饰——簪钗

簪饰是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形发饰,发簪最早是用以绾发束发,后来随着的社会的发簪,不同材质的簪饰成了不同阶层展示地位,明确等级的象征,除了常见的骨、木、金银铜外,玉簪、玳瑁簪、犀角簪也十分受汉代贵族的喜爱。

发钗相比于发簪来说造型上略有不同,发簪单股,发钗是为双股,在使用上发簪的作用在于定型束发,发钗的作用则是装饰发髻,尤其是汉代的贵族女子都喜高髻,那么造型丰富繁复的发钗则有画龙点睛之效,两汉时期是发钗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发钗造型简朴,多以金银铜为材,以装饰汉代女性高大的发髻。由于汉代年代较早,所有的样式都较为古朴稚嫩,但对于后世女性发饰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也值得我们研究并传承。

(二)汉代发饰——步摇

步摇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首饰之一,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古代女性就以步摇作为首饰了,关于步摇的形制,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便是饰首缀有“垂珠”,伴随着佩戴者的行动而一步一摇,为之摇曳生姿,例如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上,一贵族妇女便头插缀有垂珠的步摇,到了东汉时期,步摇的样式有了变化,古人喜将神兽的形象点缀于步摇之上,不仅为了装饰更是为了驱邪兆祥。

(三)汉代发饰——花式

汉代时期就有运用鲜花来装饰发髻的先例,且已普遍存在,多以采摘新鲜的花朵簪于发间,这个习俗直至唐代被发展兴盛起来,例如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簪花女陶俑,发髻上硕大的花朵展现了汉代女子簪花的风尚。除了新鲜的花朵,汉代女性也有装饰假花的习惯,例如在金银器上雕刻出花朵的形状,制成古代的金钿,用以丰富发髻进行装饰。

(四)汉代发饰——梳篦

梳篦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主要用以梳理头发,齿稀的称之为“梳”,齿密的称之为“篦”,制作的材料十分广泛,骨、玉、木、角等等都可以制作。梳篦,古又称栉,它是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梳篦除了可以作为理发的工具,亦可插于发簪之上作为饰品,是实用与适用的创新体现,可清洁,可修容,可装饰,是很受古代女性喜爱的一种发饰。

二、魏晋女性发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生活,南北文化交流发展使得发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这时期的女子极尽奢侈,尤其注重自己的容貌修饰和发饰的装饰,这是由质朴走向奢华,从自然进入雕琢的时代。传统的审美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与大的发式造型备受贵族女性的推崇,于此相应发展的发饰也极尽奢华,同时借用发饰的多寡来判定地位的高低尊卑,因而这一时期的发饰发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

(一)魏晋发饰——簪钗

魏晋时期,其发饰多以沿袭汉代的形制,造型复杂,花样不少,主要的发饰以发钗为主,形制有单股与双股两种,其中最为女性喜爱的形制是U 形钗,发簪是其次要的发饰,分为方头和圆头两种形制,主要用于束发固定,例如河西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女子饰品共计一百四十二件,其中保存较好的发饰八十三件,从形制上分析,主要包括簪、钗、笄、冠四大类发饰。

(二)魏晋发饰——步摇

魏晋时期,步摇的样式从垂珠样式变成了连缀样式,例如辽宁北燕冯素弗墓中出土的一件金步摇,顶以黄金底座连缀六条枝条,枝条连缀摇动的树叶,下连交叉的金片方便固定在头发之上。又如陕北乾县出土的魏晋女子高髻步摇样式,又称“步摇冠”,黄金雕琢成花朵形制的底座,上方连缀着小花朵,弯曲的如凤尾造型的样式。可见当时高髻盛行,插戴的饰品也随之繁复,与高耸的发髻相称,繁复的步摇也成为了一时之风尚。

三、唐代女性发饰

隋唐时期,丝绸业及金银制造业非常发达,其工艺方面已远超过生活供求方面,而更多的趋向于装饰、审美。唐代的发式随着发展日趋高耸,形式也丰富多样。唐代妇女使用的发饰种类多样,且各有其名。早期轻俊高耸,后期流行义髻,用假发制成,便显得蓬松。这一时期的发饰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有从前代传承沿袭下来的笄发展成了簪、钗还有步摇。也有特有的装饰用途的发饰,例如梳篦、花冠、钿花等等。雍容的唐代女子借助发饰造型诠释着对于美的发明和创造,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一)唐代发饰——簪钗

发簪的形象在隋唐时期的绘画及壁画作品中极为常见,是唐代仕女们最喜爱的发饰之一,其造型多变,便于携带,多用于发型的固定,是唐代女性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发钗的样式相对而言会更加丰富一些,其造型样式通常根据其用途来设计与制作,一般固定发髻的发钗都造型与花纹都比较简单,是典型的功能性发钗,同时由于唐代人的审美,发钗通常成双成对的出现。

(二)唐代发饰——步摇

步摇的样式发展至唐代更显华丽和繁复,款式也越来越多,如在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中,雍容华贵的唐代贵族妇女梳着高髻,珠玉金银满头点缀,细细观察,每个仕女所戴的步摇样式也各不相同,有翠蓝金花步摇缀以青岚色垂珠,也有淡青色垂珠步摇,亦有朱红金花步摇配以天青和金色的垂珠,根据服饰和妆容的不同,发饰也点缀得各式各样。

(三)唐代发饰——冠饰

冠饰造型华丽高贵,是唐代仕女很喜爱的发饰之一,其中花冠的样式运用了薄木片或通草、绢、硬纸片刻雕成花瓣,然后再进行彩绘,最后将其连缀起来,使其佩戴者具有华美的仙姿,在《挥扇仕女图》以及《调琴啜茗图》中我们都能看到花冠的造型样式。除了花朵样式的花冠,还有以金银器、玉器、珍宝等材质制作的金莲冠、凤冠、高冠等等样式,不仅展示了佩戴者身份的尊贵,也将其佩戴者的气质和尊容都一一显现出来。

(四)唐代发饰——梳篦

古人对于自己的外表仪容是十分重视,梳、篦在任何时代都是古人手上是必备之物。尤其是古代女性,几乎梳篦不离身,长久演变下来,便形成了插梳的风气。到了唐代,梳篦的样式发展成了较为平阔的样式,其制作讲究,材质丰富,有白角梳、象牙梳、金玉梳,还有犀梳。唐代的女性将插梳篦的方式发展起来,有了横插、对插和插数把小梳篦的方式。

(五)唐代发饰——华胜

在古代女子的发饰中,盛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早在《山海经》中就提到西王府头戴盛的描述,盛的造型样式历代都有不同,通常以圆形冠为中心,上下皆有垂翼,以枝来相互连接,固定在发顶之上,左右插入发髻之中,根据材质和纹饰的不同,发展出了华盛、金盛、春盛、宝盛等等一类,例如昭陵燕妃墓壁画中,很多女乐伎,舞伎都梳着高双环髻,头戴华盛,繁复华丽的造型给了我们研究唐代发饰的重要资料。

四、宋代女性发饰

宋朝时期的女性,由于其发髻沿袭唐、五代遗风,喜尚高大,同时金银制作业的发达使得镂空、錾刻、掐丝等手工艺的高度发展,由此宋代女性发饰的风格更加色彩纷呈。精美的服饰配以华丽精致的发饰是宋代女性的日常,她们注重发饰的选择与佩戴,在不同形式的发髻上佩戴不同的发饰,除了传统的金或玉所制成的簪、钗等发饰之外,还有奢华的冠、翠羽等发饰。

(一)宋代发饰——簪钗

宋代钗的样式繁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为光素折股样式,二为花头样式,钗头大多有很多精美的纹样。宋代簪饰更为多姿多样,从出土文物和相关文字记载结合来看,从造型上可以分为有五种样式。第一种是简约,细圆柱无纹,有长和短的区别,长用于固定高的发髻和冠饰,第二种是唐代搔头的演变,又称为如意簪,其三为梭形样式,簪脚是尖而窄的造型,第四类簪是经常见于壁画的长簪,身长而细圆柱状,簪头小且精致。

(二)宋代发饰——簪花

簪花又称为插花、戴花。在充满束缚的古代社会里,色彩缤纷的花朵给女性世界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因此受到了古代社会广大女性的追捧,宋代女性对其更是青睐有加。宋代女性还喜欢佩戴由各种材料制造而成的假花,宋人多称其为“像生花”,有时也称作“吊朵”,在宋时的节日里,女子也会佩戴各类花饰,又称闹娥,是用彩帛、乌金纸裁剪而成的头花,通常包括各式花朵、蛱蝶、虫等形状。

(三)宋代发饰——冠饰

宋代的冠饰本身具有妆饰的效果,既可以在冠上装珠缀玉,又可戴用罗帛花朵等普通饰物装缀,这种夸张、新颖的妆饰使得宋代女性展现出了别样的风情。冠饰的种类有很多,按材料分类,主要有白角冠、鹿胎冠、鱼枕冠、珠冠、花冠等,头冠在宋代女性整体的头饰中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头冠的风格也造就了不同的装饰变化风格,这不仅是社会风尚的流行,也可以反映出宋代社会精神面貌的发展。

(四)宋代发饰——梳篦

宋代女性沿袭唐代,五代的妆饰遗风,也十分崇尚用梳、篦作为首饰。宋代的梳、篦制作材料大致包括金、银、玉、白角、犀角、象牙、骨、竹、木等等。在宋代绘画中,牟益的《捣衣图》中亦可看见梳篦的身影,可见,梳篦发饰也在宋代女性的发饰中占有一席之地。

(五)宋代发饰——翠羽

翠羽是宋代女性钟爱的饰品之一,其特点形象华丽精美,造型侈靡。翠羽是用鸟类蓝翠的羽毛制作而成的头饰。大多数饰被粘贴在簪钗钿金之上或是直接插于发间使用。由于翠羽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捕杀珍稀鸟禽,因而在宋代政府注重俭朴节约的风气之下,对于此类奢靡珍贵的饰品是禁止使用的,但是尽管如此,翠羽的踪迹一直活跃在宋代女性的发饰之间,可见宋代女子对于发饰的热爱与推崇,而这也逐渐影响了后世发饰的发展。

五、结语

从古至今,中国的古代女性们对美的追求都没停止过探索,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各地区、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的文化形式也造就了不同的发饰文化。从汉至宋这一长远跨度来看,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分类不外乎几个大类,但从细节上观察,每个朝代因为时代环境不同,文化流行不同,手工艺发展程度不同,各类发饰都充满了变化,这不仅仅是妆饰的变化,更是历史的潮流、社会的变迁、文明的进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饰是一颗璀璨的繁星,汉代简约朴质,魏晋飘逸似仙,唐代雍容华贵,宋代雅致清新,中国古人在发饰上费尽心思和智慧,才创造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瑰宝,这是文明的传承,民族的融合,文化的再生,我们应该吸收精华,为当代发饰时尚的创作添砖加瓦,使其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发簪发髻样式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丢失的金发簪
丢失的金发簪
汉服美人独家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石榴
一枚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