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模式

2021-08-31于泳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

于泳

山东省泰安市图书馆

大数据的出现使各种数据飞速增长,对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慢慢地扩宽到了各个领域。同时,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革新,当前时代的中国已经逐步向互联网迈进,这使得通信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数据下的互联网技术具有更快的行驶速度和更好的运营体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热门话题,对于图书馆而言,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服务,进而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丰富数字资源,理解快速的数据传输和广泛的资源共享。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强化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特性,提升服务的质量。

一、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一)用户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刺激了用户需求也不断提高,引起了用户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相较于以往在线下图书馆借阅图书进行阅读,愈来愈多的用户更喜欢线上阅读方式。线上阅读方便快捷,同时线上书库中的信息储备更加完善,读者用户常常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当地图书馆中没有收录的书籍进行阅读,这种现象使线下的图书馆的影响力愈加减弱。此外,读者用户对于信息产品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主要表现在用户对于计算机、手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关注度逐年升高。因此,在此背景下,图书馆需要不断满足用户的新需求,采用互联网技术上的读者服务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为新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图书馆阅读服务[2]。

(二)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在科技进步的历史长河中,需要始终关注科技的发展,依靠高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图书馆也要以互联网技术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尽快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服务体系中,推广不同的服务移动是图书馆服务的关键内容,所以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此外,线下图书馆的影响力日益降低,而在多种阅读形式中,线上阅读的占比愈来愈重。为有效提高线下图书馆的影响力,使线下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展,图书馆不得不尽快结合互联网技术丰富线下图书馆的服务系统。并在丰富线下系统的同时开展网络阅读服务,使读者用户不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二、互联网加时代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一)互联网+富媒体

在传统的图书馆阅览服务中,图书馆往往使用纸质文献,并设置相应的阅览区。如果读者想阅读类似的文献,就必须在相应的阅读区借阅。一些图书馆的文献不能借阅,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读者的服务质量,不利于文献的高效应用。同时,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开展文献检索,必然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有些图书馆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统一检索。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在进行检索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书目检索系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过程比较复杂,减少了读者的阅历,使读者在检索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在纸质阅读方面,读者必须获得类似的申请,然后到指定的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对于数字资源,读者还需要使用固定的IP 地址,这是获取文献的一种方式,无疑降低了图书借阅的有效性。而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浏览器和互联网上的黄页访问服务,可以大大节省用户浏览时间,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降低成本。此外,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用户进行检索的时间,还能够长期有效地保存图书馆内知识数据。由于线下的书籍多为纸质品,在进行保存时要注意图书所处空间的潮湿程度以及空气流通速度,避免图书发霉与风化。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图书馆内的知识数据保存到本地的数据库中,并且也可以将本地数据库中的知识内容备份在云端中,实现对知识数据的永久保存。同时,利用富媒体的特点,在读者利用移动端对图书进行网上阅读时,使读者与知识信息之间形成互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读者的知识获取效率,进而打造互联网+富媒体的网络图书馆特色。

(二)沉浸式+情景化

2019 年8 月,图书馆在互联网体验的状态下共同成立,并启动了最新的图书馆服务。可以享受“互联网+AR 阅读”“互联网+智能书写系统”“互联网+VR 科普百宝箱”“互联网+VR 实景演出”等阅读体验。这些新型的阅读服务充分地展现了互联网技术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不同种类的阅读方式享受阅读的乐趣。关于这些阅读方式所运用的技术方面,互联网技术运用智能写作、机器学习、用户地图等技术,将极大丰富图书馆服务如资源优化、个性化推荐、语义计算等,促进图书馆向不同群体输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针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服务,完善图书馆服务,为读者提供智能阅读生活体验,进而实现读者对于现代化生活的幻想。

(三)智慧化+泛在化

在互联网技术时代,图书馆重点发展基于知识的计算服务和智能服务。电子数据系统和邀请共享资源发现服务在稳步提升,而国内外的数据库提供商也积极寻求探索更便捷有效的知识搜索服务[3]。我国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研究知识分析和智能服务。例如,由中国科学院文献和信息中心研究的“慧图”论坛,致力于对知识的综合研究和开发。其核心是以知识图形的形式为用户提供科研数据,利用图形计算的方式创建全景监控系统,并认为互联网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主导技术。相比传统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终端具有更高效的服务功能、存储容量和数据处理效率。他们结合深度学习、结构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构建了从信息服务到智能解决方案的全方位读者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智慧化与泛在化。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模式

(一)建立多元化数据平台

在图书馆管理领域,由于数据分散和分隔,大规模数据的使用仍然有限。尽管其他部门的信息壁垒加剧,“数据孤岛”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跨领域的金融数据平台,以克服妨碍各国之间数据流动的障碍,解决传统中图书馆盲目采集数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减轻图书馆服务器运行负担,这一平台的运作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在所有领域的重要性,并建立分享和互利的参与性机制,实现图书馆数据的共享,并将图书馆内的数据实现共通,使读者用户不论在世界中的任意角落,都能够在图书馆中找到想要学习的书籍,实现图书馆数据的大解放。

(二)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鉴于目前图书馆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和资源来提供服务,并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所以,将在新的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整体信息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将提高服务水平和治疗能力。对于移动以及互联网基础信息平台需要充分利用,对图书馆的服务完整性进行有效维护,进而满足用户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同时,不断对用户新的服务以及中心理念进行探索,将跨部门、跨地区的职能工作集中在一个地方,集中处理,减少中间工序。借鉴这一理念,优化整合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多样化服务,从专业角度解决读者的需求。

(三)信息系统基础软硬件设备的规划与配置

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支撑。而软件设备的设计和配置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保障图书馆安全的重要起点,稳健高效运行的前提。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基本软件体系结构应采用基础软件层、终端设备层、服务器和存储层、计算机网络设备层和综合管理层进行设计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软件层:对基础操作软件的选择和创建进行综合规划,即对软件进行人性化设计,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应考虑到读者群体的使用习惯来对软件进行规划修改,使读者用户在终端能够轻松自如地对图书系统进行操作。此外,程序员在布置数据库时应对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为多种紧急情况准备预案,确保图书馆信息系统的流畅运行[4]。(2)终端设备层:为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在购买设备时应全面考虑购置计算机、打印、显示、条码扫描仪、读卡器等终端设备。同时,在满足系统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同等服务,当用户提出要求时,可以让用户有更加舒适的环境。

(四)构建数据组织平台

数据组织平台,也是当前图书馆数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维护和更新依赖于信息的组织。考虑到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和关系型数据库RDBMS 可以满足行、列组织库信息的要求。它基本上符合图书馆传统的书目编排策略,能够保持图书馆数据的一致性和适当性管理[5]。例如在NoSQL 数据库模式下,与库相关的数据可以按列存储和管理,这样可以缩短用户的搜索时间,解决服务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快速响应问题,提高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反馈效率。

(五)相应服务设施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互联网+技术要求类似的设施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图书馆需要及时更新和提高服务质量,但双方都对互联网、云计算、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互联网+”的阅读空间中,一些实物文档在检索过程中可以基于互联网对象技术实现。然而,许多公共图书馆已经建立了一些自助借阅和更多基于RFID 芯片的文献载体。这些设备影响因素也很多,稳定性不强,从而降低了读者体验,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这是图书馆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发展图书馆服务。根据当前的需求,图书馆服务需要积极改进,利用移动设备满足用户需求,使图书馆服务器系统能够访问信息。同时,图书馆也要相应提高配套服务和手机咨询阅读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建立和完善全天候街道图书馆自助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实惠的阅读服务,让读者满意[6]。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大数据在图书馆的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这些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性。对于当前社会而言,我国的图书馆采用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能够促进图书馆快速发展,因此,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用户实现空间与资源之间的有效连接,强化其主要的服务功能,满足了用户多样性的信息获取需求。因此,图书馆应在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中引入互联网技术,以更大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设计系统。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用户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