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
——以日本导演竹内亮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为例
2021-08-31武新宏吴保平
武新宏 吴保平
后疫情时代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以日本导演竹内亮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为例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oren Friedman)在《全新的历史分界线:新冠疫情前时代和新冠疫情后时代》中指出,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秩序,它将世界划分为新冠疫情之前(B.C.:Before Corona)的世界和新冠疫情之后(A.C.:After Corona)的世界。疫情改变了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治理体系带来深刻冲击,也对国际传播格局造成巨大影响。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然而,国际舆论场上仍然充斥着一些杂音,“中国责任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赔偿论”等标签化、污名化论调甚嚣尘上,这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纪录片如何用真实影像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日本导演竹内亮的中国抗疫题材纪录片,可能带来一些借鉴与思考。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认知的结合,是一系列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国家形象是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共同促成的产物。国家形象塑造包括“自塑”与“他塑”两个部分。纪录片“自塑”中国形象是以“我者”视角和文化内视角来讲述中国故事,难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需求。从“他塑”视镜中反观“自塑”,可以了解国际社会眼中的中国形象,审视“他者”呈现国家形象的实现路径,不断调整“自塑”形象的方式,提升中国形象的国际认知度。
疫情发生后,日籍导演竹内亮以中国抗疫防疫为题材,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拍摄了5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纪录片。2020年3月初,竹内亮拍摄纪录短片《南京抗疫现场》第一部,从外食、交通、户外、公司、网课、隔离生活等六个部分介绍当时感染者为零的城市南京的防疫举措。上线后迅速登上日本雅虎首页,并在朝日、富士、TBS等日本电视台反复播放。3月17日,竹内亮根据募集的中国粉丝疫情生活视频制作《我们的“疫”天》,感动无数国内外网友。4月,竹内亮又制作了《南京抗疫现场》第二部,聚焦奋战在隔离酒店、医院、超市等中国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视频推出后在日本再次受到关注,被日本主流媒体纷纷转载。6月,竹内亮和团队前往武汉拍摄了纪录长片《好久不见,武汉》。影片讲述十位武汉市民的疫情故事,向世界观众呈现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温情的武汉。该片上线仅一天时间,微博阅读量就超过2800万次,并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获赞。2021年1月初,竹内亮拍摄的《后疫情时代》再一次获中国外交部点赞,影片从无人化、全民直播、空气净化企业、联想工厂等方面展现中国经济逆势爆发的真实情景。竹内亮拍摄的中国抗疫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1-2部)和《我们的“疫”天》《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及时、迅速、客观、立体地呈现当代中国形象,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一、竹内亮疫情纪录片呈现的中国形象
(一)高效治理、生命至上的政府形象
竹内亮于2020年2月拍摄的《南京抗疫现场》,以日记式的纪录影像,反映南京市严格的隔离政策和措施。纪录片中中国政府的执政行为和执政理念,体现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小到基层社会治理。例如,疫情期间南京政府贯彻了严格的隔离措施,规定所有外来人员都要进行为期两周的自我隔离,外来人员进入小区需要登记信息。从片中可以看到外籍员工在政府指定的酒店进行隔离,摄像师进入导演所在小区办理各种手续,城市街头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的标语横幅、海报等。导演亲身体验感受中国政府高效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在纪录片结尾,导演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次我到南京的街头看了一下之后真的很吃惊,没想到管控会这么严格,我感受到中国政府宁愿牺牲经济也要战胜疫情的决心。”《好久不见,武汉》中,导演一行来到庄园家里,与二姨谈起被感染的经历,108天里辗转6个地方,做过40多次核酸检测,而且全部免费。感染者为零的城市的抗疫实录与武汉重启后的探访之旅,给外国民众呈现了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第一位、具有高效治理能力的中国政府形象,给世界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方案。
(二)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国民形象
在竹内亮的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中,每个中国公民都严格自律,在各自岗位上为抗疫做出努力和奉献。《我们的“疫”天》《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等影片中,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中国人都遵守严格的防疫措施,出门戴口罩、量体温、减少聚集,共同面对病毒。导演在采访中也指出,通过这次疫情,重新认识到中国人团结的力量。中国的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离不开每一位民众的积极配合。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的恢复,更离不开14亿中国人的努力。《后疫情时代》的开场,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都遵从防疫要求,提前进行核酸检测,现场接受体温检测,依次走进赛场。纪录片中有些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制定详尽周到的防疫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实现逆势发展。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外贸公司开始通过拍摄短视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义乌电商小镇上,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寻找新商业模式的学习者。进入后疫情时代,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在危机中寻找契机。《好久不见,武汉》真实记录了武汉市民,经历疫情创伤后依然能够重拾希望,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竹内亮用客观公正视角,记录疫情下的每一位普通民众都不是旁观者,向世界展现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守望相助的中国国民形象。
(三)探索创新、逆势增长的经济形象
一个国家的经济形象表现为国家经济总量、品牌形象、创新能力等方面。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防疫措施,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为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后疫情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竹内亮以客观的“他者”视角回答了中国是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并行推进。影片记录了一些在疫情中逆势发展的行业,包括走向世界的联想公司、新兴的直播带货行业和空气净化企业、拥有自主研发创新的无人化技术等。这些世界知名品牌和新型产业的发展,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形象。从竹内亮的影片中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不断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契机,从而实现逆势增长。例如,大数据、无人化等新兴技术被运用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中,人们通过智能手机便可以查看疫情地图,记录行程路线,登记个人信息等,无人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交通、快递配送等各个领域。《后疫情时代》上线后,登上日本最大互联网站雅虎首页,引发海外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该纪录片向世界呈现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复苏现状,有利于打破不同国家民众的偏见,以真实客观的视角看待中国形象。
二、竹内亮疫情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路径
(一)鲜明的“他者”纪录主体意识
国家形象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识,表现为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知和评价两个方面。从主体性视角来看,国家形象的生成是源于认知主体对被认知和评价国家的一种主观性认知。认知主体的感知能力、情感投入、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的选择都会对其所“想象的一国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认知主体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中有着重要作用。纪录影像里的国家形象是建立在纪录主体对于客体国家的认知基础上。作为已经在中国生活七年的日本导演竹内亮来说,他对中国文化已经有比较多的了解,但其一直有明确清晰的“他者”意识,有“他者”作为纪录主体的意识,一直用比较视角来关照所记录的事物。从外来文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一定程度上增加作品的客观中立感。在疫情题材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竹内亮有着清晰的“他者”纪录主体意识。
首先,从纪录片创作动机看,导演始终以提升自己国家民众防疫意识为目的。出于对日本疫情的担忧,竹内亮拍摄了短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片中谈到导演自己疫情期间,从日本回中国被要求自我隔离两周的亲身经历,让他感受到中日两国应对疫情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异让导演产生拍摄中国抗疫举措的想法。他希望通过镜头把中国的防疫措施介绍给日本,提升日本民众对于疫情的防护意识。他想借助纪录片《后疫情时代》,把中国能够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并行的经验,介绍给自己的国家,并从中吸取有益经验。
其次,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导演根据不同国家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制作出不同版本纪录作品。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有日语版和英文版两个版本,两者存在着诸多细节上的不同。例如,在英文版中,针对新冠疫情爆发后海外华人因戴口罩受到歧视的新闻,导演特意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表达了“欧洲的朋友,不要歧视亚洲人戴口罩”的建议。与日文版相比,英文版内容更为丰富,增加了电梯里配备餐巾纸、在外就餐隔桌而坐、酒店隔离生活等细节,这对欧洲的英国受众而言,详细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
(二)国际化选题
从纪录片选题上,竹内亮导演善于从国际视野入手,选择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国际受众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拍摄。比如,在《南京抗疫现场》第二部中,针对疫情期间外资超市出现物资紧缺和商品哄抢现象的新闻报道,竹内亮探访了疫情前后中国超市的真实现状,并解释了中国外资超市物资供应充足的原因。拍摄《好久不见,武汉》之前,竹内亮在微博上招募武汉市民参与纪录片拍摄,在报名的一百多位武汉网友中,最终选择了来自各行各业平凡岗位的十位主人公,选择的标准是外国观众想看的人物和故事。竹内亮在日本媒体朋友中做过调查,他们对武汉的了解多为华南海鲜市场、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新冠感染者等一些片段信息,于是导演选择与之相关的人物作为纪录片详细拍摄的对象,其中包括经常从华南海鲜市场采购海鲜的日料店老板、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护士、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属、向世界传播武汉文化的初中英语老师等,通过这些引起国外观众观赏兴趣的人物和题材,用纪实镜头打破海外观众对武汉的偏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的关注。在《后疫情时代》开头,竹内亮这样讲述,“中国作为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中唯一被预测将会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究竟是如何同时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我想带着海外朋友心中的这个简单的疑问,去寻找其中的缘由。”当今疫情还在全球蔓延,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样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性的纪录片题材,更容易拉近与海外受众的心理距离,更有助于纪录片的海外传播。创作者能够从文化交流的视角进行艺术创作,这一点值得跨文化纪录片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三)平民化视角
“在当下的全球传播中,一个个平凡小人物的个体命运更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触达人心,串联各国民众的共同记忆。”竹内亮疫情题材纪录片从平民化视角,关照疫情下个体生命与现实生活,以平民化、生活化的客观记录,真实展现中国抗疫故事。
首先,以微观视角聚焦后疫情时代下的中国普通人。导演用“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抗疫过程中平凡身影背后的动人故事。《南京抗疫现场》采取视频博客(vlog)的形式,记录导演在南京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包括他的公司状况、日常出行方式、在外就餐、户外活动、员工被隔离的酒店、孩子在家上网课等细节。《好久不见,武汉》跟拍多位武汉市民的生活,记录下武汉人的抗疫日常与个体创伤,以及经历创伤后武汉人民坚韧豁达的精神面貌。正如导演所说:“我们不是要塑造英雄,而是要走进日常的武汉,了解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影片以质朴、本真的平民化视角,向世界呈现了可感可知的武汉市民形象。
其次,用冷静克制的叙事手法展现普通人的情感体验,以生活化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南京抗疫现场》系列纪录片没有背景音乐的修饰,也没有旁白加以渲染,导演在走访、调查与交谈中记录南京防疫日常和抗疫举措。《好久不见,武汉》向观众娓娓道来灾难亲历者的创伤记忆,以及他们面对创伤的精神体验和心路历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这部纪录片中的很多内容感人至深,它之所以能打动中日两国广大观众的心,关键在于它贴近公众,朴实无华,透着真善美。”
最后,影片通过生活化的实景拍摄,展现极具烟火气息的中国城市面貌。摄影机跟随导演,带领观众走进武汉的大街小巷,热干面、黄鹤楼、户部巷、武汉长江大桥等具有武汉特征的城市元素和文化符号,逐一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重塑了海外民众对武汉城市形象的认知。在《后疫情时代》第二章中,竹内亮记录下义乌电商小镇里人人直播的热闹场面,反映中国人在逆境中不断探寻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影片在平凡叙事中蕴藏着人间温情和想象余味。
(四)参与式叙事
纪录片的参与模式(Participatory Mode)“强调电影制作者与拍摄对象的互动交流,这种制作模式常用的方法是采访或者其它更为直接的参与方式,从交谈到挑衅,不一而足”。竹内亮导演的纪录片注重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互动,以访谈的形式参与纪录片的创作。导演与防疫工作者、传染病医院医生、超市工作人员的交谈,展现实现“零感染者”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好久不见,武汉》中,主人公与导演看似平常的对话,不经意流露出疫情带来的创伤。积极乐观、性格开朗的护士龚胜男谈及疫情中逝去的感染者时突然哽咽落泪;李杰在与导演的聊天中分享手机里的私人影像,讲述着建设雷神山医院背后的艰辛历程。
参与式叙事还表现在导演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甚至将影片的拍摄过程制作成纪录片的一部分。在《好久不见,武汉》中,观众跟随导演镜头踏上去武汉的列车,展开一段未知、新奇而又有些恐惧的探索之旅。在参与式叙事中,制作团队记录下导演偶遇在家门口吃饭的武汉人,端着简单的饭食,却发出乐观爽朗的笑声,不惧怕镜头,也不拒绝外籍导演拍摄,而是主动邀请导演和几个邻居一起合影,就像和邻家孩子合影一样。以导演本人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呈现出面对疫情的武汉人也是中国人的乐观与坚强写照。
“他者”视角让纪实影像参与历史、见证历史。《南京抗疫现场》(1-2部)记录下疫情中真实的南京城市影像,南京市档案馆将其影像资料永久保存。拍摄《好久不见,武汉》期间,恰巧赶上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的结束,日料店老板赖韵与导演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做过核酸检测了,没事。”武汉人在外聚餐前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些日常的举动,呈现了武汉人民历经创伤后仍然坚强勇敢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政府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后疫情时代》中,导演记录了在新冠疫情逆境中迅速发展的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后疫情时代中国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例如,“无人化”技术运用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疫情给电商直播带来新模式、空气净化行业迎来新契机等。竹内亮用心记录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为抗疫中国的纪实影像增添新的视角。
三、纪录片对外传播中国形象的启示
相较于本国主体,有着异国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的在华外籍人士,在同一现实语境下不仅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对外塑造更真实、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中国形象,这对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降低文化折扣,搭建文化传播中介
文化产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往往会遭遇文化折扣。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指出,“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它地方其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纪录片承担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纪录片如何激发海外观众兴趣,如何讲述海外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如何传达中国精神和文化内涵,都成为对外传播纪录片创作者思考的问题。竹内亮有关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能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就在于准确把握海外受众的关注兴趣和审美习惯。竹内亮谈及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创作过程时指出,“英文版是以全世界所有关注疫情的网民为受众拍摄而成,特别注重细节展现,有些衔接和铺垫更利于外国人了解南京抗疫的全貌。”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可以发挥在华外籍人士作为交流中介的优势,搭建不同文化间沟通桥梁,助力中国形象海外传播。
(二)众筹内容,树立品牌意识
竹内亮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在中日两国反响强烈,离不开独特的制作方式。一般情况下,纪录片的制作周期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打磨而成。疫情突发状况下,仅靠在华外籍导演一己之力是无法短时间内深入抗疫一线的,但是导演注重与粉丝的互动交流,发动粉丝的力量确定纪录片拍摄对象和题材选择,收集海量中国抗疫故事,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创作出纪录片佳作。竹内亮制作团队将中国粉丝拍摄的视频剪辑成《我们的“疫”天》,这是一部制作者与粉丝共同完成的纪录片作品,原生态地反映了疫情下中国各地普通人的疫情生活。《好久不见,武汉》的十位武汉受访者,是导演通过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招募而来,十天时间拍摄了普通武汉人的抗疫故事。《后疫情时代》拍摄之前,竹内亮通过社交网络募集了一些在疫情中迅速发展的行业,透过镜头展现中国在疫情逆境中真实的经济现状。这些疫情题材纪录片大多是通过网络众筹和云制作的方式制作而成。
竹内亮因拍摄旅游式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为中外观众所熟知,这部系列纪录片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导演始终致力于“用镜头拉近世界与你的距离”。从《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开始,竹内亮就积累了大量中国和日本观众,通过与粉丝的交流来获得有意义、有价值的拍摄内容,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纪录片品牌,通过纪实影像促进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相互理解。主流媒体之外的个体,也可以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中介。竹内亮以网络众筹的方式,不断找寻更符合受众兴趣的纪录片拍摄内容,不加修饰地将生活的本真面貌呈现出来。内容众筹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也值得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借鉴。在进行纪录片海外传播时,注重加强与海外受众的互动与交流,以国际视角和国际通用的视听语言进行中国故事的讲述,以海外受众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中国形象的建构。
(三)共情传播,合塑中国形象
共情体现为个体对“他者”情感的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能够从“他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问题。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共情体现的是一种主体间性,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形成良好信息互动关系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有利于消除文化折扣,增强文化交流效果。在对外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时,将人类共通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融入叙事中,可以唤起海外观众对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文化区隔与认知壁垒。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在中国上线首日就成为微博全站日榜第一名,同日登上日本雅虎国际新闻第一名。该片之所以引发国内外网友的热议,最重要的是片中普通人在疫情下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引发世界民众的情感共鸣。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人类共同面临危机与挑战,纪录片注重疫情之下世界人民的情感走向,用人文关怀和同理心触发国际民众的共情与理解。在共情力基础上,大力宣传中国的抗疫经验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形象对外传播,要注重中国故事的“他说”,鼓励非官方用户发声。“溢美之词若由普通网民之口传播出去,则更有真实感、亲切感,能够规避官方机构带来的刻板印象,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外国专家、留学生、外籍导演等民间个体化的表达,也是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中介。可以加强与在华外籍人士的合作,充分了解他国民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偏好,共力“合塑”真实、立体中国形象。
(四)跨文化叙事,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故事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工具,纪录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国家形象具体化和可视化。在国际传播中,以故事为载体,可以突破文化隔膜,更易于被他国民众理解和接受。从叙事主体看,讲述中国故事涉及自我讲述和“他者”叙事两个维度。在“我说”中国抗疫故事时,也要注重“他者”视域下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借鉴他者的跨文化叙事,有助于“我者”找到更适合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方式,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竹内亮导演的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将中国形象融入故事讲述之中,叙事视角从宏大转向微观,叙事对象从国家历史转向个体平民,叙事方式从上帝视角转向参与式叙事,以真实可感个体故事切入宏大命题,用生活细节丰富叙事,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为新时代我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入后疫情时代,纪录片对外塑造真实中国形象面临诸多挑战。我们不仅要重视本国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自塑”,还需要善于借“他者”之力助益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他者”视镜可以提升中国纪录片国际表达能力,逐步参与到世界舆论中国话语建设之中。
【注释】
1 Thomas Loren Friedman.Our New Historical Divide:B.C.and A.C.The World Before Corona and the World After[N].The New York Times
,2020.03.17.2 Boulding,K.E.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9:119-131.3 吴献举.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主体评价的分析视角[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20-25.
4 朱建荣.国家形象生成中主体的价值诉求与功能发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23-128.
5 牛慧清.人本化叙事提升纪录片国际传播力——以《从〈中国〉到中国》为例[J].当代电视,2019(12):90-92.
6 华舆.去武汉并非为寻找英雄,导演竹内亮讲述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462331469356571.
7 赵立坚.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央电视台《面对面》,2021.02.7.
8 [美]比尔·尼科尔斯著.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80.
9 [澳大利亚]考林·霍斯金斯等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
10 环球网.“南京抗疫”被网友配了11种字幕日本导演:希望各国受到启发[EB/OL].https://3w.huanqiu.com/a/5e93e2/3xVrBzPtu5H?agt=29.
11 唐润华.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J].新闻与写作,2019(07):1.
12 黄楚新.中国形象的“他塑”与“自建”[J].人民论坛,2020(16):31-33.
13 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