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孔方兄”

2021-08-30大鱼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古文做人

大鱼

有一位“老哥”,大家都很喜欢,人们称其为“孔方兄”,你们知道这个“孔方兄”是谁吗?别着急说出答案,我们先读一小段古文,这里就有“孔方兄”的身影。同学们读读看,文中提到的“孔方兄”和你们想到的答案是不是一致。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

这段古文出自西晋文学家鲁褒的《钱神论》,它的意思是古代神农氏之后,黄帝、尧、舜都尊崇农桑,以币帛为本。后来又有智力出众的人,仰观俯视,适应时务,开掘铜山,熔矿造钱。所制铜钱以“天圆地方”为模板,其内方像地,外圆如天。太玄妙了!钱这东西,简直涵天藏地。对内想方则方,对外欲圆能圆。将钱蓄积成山不嫌重,任钱流如江海不为多。对于钱,是动是静当瞅时机,是用是藏自有讲究。买卖交易,它也不怕耗损。这钱之一物啊,不朽如寿,不穷似道。经久不衰,为神为宝。亲如兄弟,称为“孔方兄”。

读到此处,同学们知道“孔方兄”是谁了吧?“孔方兄”就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钱。在鲁褒的《钱神论》中,年轻而富贵的司空公子给年老而贫穷的儒生綦毋先生上了一课,讲解了钱的神奇。《钱神论》中,作者似乎把钱捧到了“神”的位置,其实这是鲁褒对当时“纲纪大坏,贿赂横行”的社会进行的反讽。同时,也正是因为《钱神论》,钱有了“孔方兄”这个雅号。为什么称钱为“孔方兄”,文中也给出了答案,因为它的模样是“内方象地,外圆象天”,这就是我国古代用的铜钱的样子。不过,钱可不是一直都这样,不只我们现在用的纸币和硬币没有“孔方”,其实古代的钱币也不都是“孔方”模样。远了不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布币、刀币,有的像铲子,有的像刀。直到秦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后,钱币才开始有了“孔方兄”的样子。

《钱神论》中的鲁褒对“孔方兄”是没奈何的,虽称其为“神”,但似乎并不认为这“神”起到了好的作用。所以“孔方兄”這个称号,似乎也不是个褒义词。但与下面的称呼比起来,我觉得钱老哥宁愿大家称其为“孔方兄”。我们再读一小段古文: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却阿堵物! ”

王夷甫就是王衍。简单翻译一下,王衍一直以来都以品行高尚、超凡脱俗闻名,他经常厌恶妻子贪钱爱物,他说自己的嘴里就从来没说过“钱”字。妻子不信,想要试探他,于是便让婢女趁他睡觉时,用钱环绕在他的床的周围,把他所有的路线都封上,使他不能下床走路。王衍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钱阻碍了他走路,就喊来婢女,指着那些钱,说:“快把这些堵路的东西给我拿开!”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读过之后,王衍是否“玄远”姑且不论,老师觉得他的确是很机智啊!口不言钱,将其称为“阿堵物”,又为“孔方兄”添一绰号。于是,有很多清高之士,或是沽名钓誉之徒也就以“阿堵物”称钱,以显示自己“不爱钱”。不过,不可能人人都不爱钱,有些人不仅爱,而且是深爱。

一人为虎衔去,其子执弓逐之,引满欲射。父从虎口遥谓其子曰:“我儿须是兜脚射来,不要伤坏了虎皮,没人肯出价钱。”

这篇《射虎》出自《笑林广记》,这里的主人公对钱就是深爱,爱到要钱不要命。这个人被老虎叼着跑了,可以说是已落虎口,马上就要命丧黄泉了。好在他的儿子还算勇武,手持弓箭追上猛虎,将弓拉满就要射虎救父。这时,这位经验丰富的父亲虽身陷虎口,却不忘远远地大喊,嘱咐儿子:“儿子啊,你一定得射老虎的脚啊,不要射伤了老虎皮,这要是伤了老虎皮,就卖不上价啦!”

读到此处,我想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老爹的智商简直是碾压儿子啊!不知道他的儿子箭法如何,是否能在老爹变成老虎的腹中餐之前,稳稳地射中老虎脚。甚至,我怀疑这就是一个圈套,这老爹用的是苦肉计,就是要赚一张老虎皮。他的儿子一定是神射手,这么淡定,一张完整的老虎皮,稳了!能用完整的老虎皮换来更多的“阿堵物”,稳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吝啬鬼”,为了钱可以豁出老命,这种人爱财如命,舍命不舍财,对于“孔方兄”的态度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一毛不拔,是用来形容吝啬之人的,不过,最初说的可不是要拔公鸡毛,而是拔猴毛,这里也有一个小故事: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冥王,它请求冥王能够让它转世做人。冥王说:“你既然想做人,就必须把身上的猴毛全部拔掉。”随后,冥王就叫夜叉动手拔猴毛。刚拔一根猴毛,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冥王笑着说:“看你一毛不拔,怎么做人啊!”这个《笑林广记》中的故事是在用“一毛不拔”讽刺那些一点都不想付出的悭吝之人。“一毛不拔”这个典故源自《孟子·尽心上》中“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用于形容人极端自私,极端吝啬。

读过这些小古文,同学们会发现,有人认为“孔方兄”是俗物,是“阿堵物”;也有人认为“孔方兄”可“通神”,可为其生,可为其死。其实,“孔方兄”何其无辜,金钱只是方便我们生活的一种工具,当然它有其特殊性,但绝对不能将其“神化”,也不能将其“妖魔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合理地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所利用。

猜你喜欢

古文做人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灌水取球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画与理
成功箴言
诚实汤
图趣
文言文翻译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