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东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2021-08-30徐亚男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徐亚男

摘要:受到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的影响,东西方餐桌礼仪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体现。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东西方餐桌礼仪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解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出了有效减少餐桌沟通方面的交际障碍措施,旨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促进餐桌文明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0-0050-02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进行分析,人们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冲突的问题,对交际效果产生影响。而对于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而言,餐桌文明是彰显交际主体素养、促进交际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能更好地认识跨文化交际双方的餐桌礼仪文化,从尊重对方餐桌文明的角度参与到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消除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引发的交流障碍问题,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综合效果。

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表现

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就餐用语以及餐桌氛围方面都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下面从跨文化交际视角选取饮食观念和餐桌话语交流进行重点分析:

1.1 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华民族长时间以来一直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国人请客吃饭,一般高度重视饭菜本身的质量,追求色香味俱全,并且在宴席中,菜肴的搭配也一般比较讲究。即使条件差一点的家庭,一般也会准备鸡鸭鱼肉获得将自己最好的食物拿出来,表达出对客人的尊敬。然而在西方的饮食文化中则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饮食文化体系中更加重视营养,一般追求饮食方面的口味清淡,关注饮食方面的膳食平衡。甚至在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中,只要食品健康,食用后能产生身体强壮的效果,通常不会特殊的关注味道。因此西方的饮食一般相对较为单调,在英语语系国家商务宴饮活动中,及时饮食较为丰富,往往也不会准备过多的饭菜[1]。

1.2 餐桌氛围和话语交流的差异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重点分析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性。从中国人的餐桌氛围和交际语言看,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崇尚“劝”礼,主人总是频频向客人劝酒劝菜,以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一般还会不停的为客人夹菜。并且在餐桌交流中,主人相对较为谦虚,经常会使用自谦性的话语如“粗茶淡饭”“将就着吃”“菜做的不好,请多多包涵”等。而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则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西方的餐饮文化中,一般重视“问”礼,主人经常会询问客人的需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针对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尊重餐桌文明的基础上有效沟通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整体水平。

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形成必定与东西方的社会文明情况存在直接的关系,要想对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系统的解读,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就要结合不同的因素进行细化的分析。

2.1 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文化内涵的差异是造成餐饮礼仪文化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受到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一般追求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和顺其自然的理念,而西方文化则主张自由、平等,关注个人力量和个人价值,基督教文化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引发了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如中国主要餐具为筷子来源于大自然,工艺简单,是集体协作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餐饮习惯[2]。而西方的刀叉则与工业社会文明存在一定的关系,带有明显的社会工具性特点。

2.2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引发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具体分析,中国人的思维一般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主要能表现出中庸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出一种对朴素整体观念的追求。而西方国家则重点关注逻辑思维、强调事物本身的特点,将科学作为思维的标准,这种思维模式在现实世界中会表现出思维多维化的特点。结合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在中国的餐饮文化中一般关注集体就餐,这与集体主义国家的状态以及民族团结心理存在一定的关系,而西方用餐则更加关注个体分餐制度,并且在餐桌氛圍中也表现出对个体的尊重,体现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3]。

3 跨文化交际视角减少餐桌文化交流障碍的措施

在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形成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新时期为了能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障碍进行有效的规避,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合理化推进,新时期还要在全面了解东西方餐桌文明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化的交际措施,减少交际障碍的不良影响[4]。

3.1 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认同感

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涉及到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生活习惯等,不同国家的社会文明发展不同,形成的文化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正确的、客观的看待多元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借助文化移情解读他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摆脱本国文化的束缚,从另一个文化的角度去感知、理解和接受他国文化,从而对文化之间的差异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吸收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促进本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5]。

3.2 关注综合素质训练,强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而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强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结合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主体不仅要对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决定性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化的交际方案,并且还要有意识的学习和了解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内容,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确保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形成交际共识,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效果[6]。

如结合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在交际过程中,要关注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从尊重他国餐桌文化的角度了解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如You should help the lady get a seat when you eat. Do not take a seat in advance if the lady is not seated. / Many Christian families have the habit of praying before meals. If the host prays silently before the meal, the guests should also pray silently./When using tableware to eat, you should start using the tableware from the outermost side first. The cutlery closest to the plate is generally used last.这样就能在了解非语言交际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餐桌文化差异引发的交际障碍问题,促进交际活动的良好发展[7]。

4 结语

综上所述,东西方不同的餐桌礼仪文化反映出东西方不同的文明演进情况,而尊重对方的餐桌文明,是餐桌经济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要重点针对东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解析出现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从消除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提出尊重餐桌文明、有效沟通交流的建议,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水平,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文妍,王景赞.对比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增强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九年级Unit10 Section B(2a-3b)为例[J].校园英语,2020,21(39):164-165.

[2]石文涛.浅议跨文化交际之饮食文化差异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安徽教育科研,2020,3(2):15-16.

[3]林伟杰.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与餐桌礼仪对比分析[J].大众文艺,2019,63(20):261-262.

[4]刘聪伟.基于餐桌文化来谈中西文化的面子观差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6):247-249.

[5]王翠,滕晓洵.浅析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5(2):12-13.

[6]孔令达.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东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J].时代报告,2018,19(8):105.

[7]于雪彤.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跨文化研究[J].祖国,2018, 32(14):68+79.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