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建立非洲猪瘟防控HACCP安全体系实证研究

2021-08-30童传旺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

童传旺

摘要 针对我国近年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情势,引入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理论,结合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生产防控实际,提出生产过程中消灭传染源头、阻断传播途径等关键点防控措施,旨在为增强生猪养殖产业生物安全意识和落实群防群治机制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 S 852.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6-011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2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ACCP Safety System for African Swine Fevers Control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Pig Farms in Southern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TONG Chuan-wang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ituations of African swine fevers outbreak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combined with the produ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ig farms in southern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We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key points, such as eliminating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block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o as to provide empirical references for enhancing the bio-safety awareness of pig breeding industry and implementing the mechanism of mas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Southern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Small and medium-sized pig farms;African swine fever;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致病[1-4]。因该病的高感染、高发病、高致死特征,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将其列为重大动物疾病重点防控。目前此病仍无有效药物和疫苗应对,针对已发疫情事件常以区域内猪群集体扑杀无害化处理方式应对,对世界养猪业危害程度极其严重[5]。因此,目前针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原则仍是预防为重,阻断病毒传播为主。2018年夏秋,我国多地爆发了多起非洲猪瘟疫情。安徽南部(简称“皖南”)地区亦有多地在首轮疫情爆发中报告疫情[6]。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理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中对生产过程中危害因子进行控制的预防性体系,因其科学性、专业性在食品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养殖企业建立HACCP体系强化生物安全监管已在包括禽类养殖在内的动物养殖行业疾病防控和高效产出方面得到良好应用验证且取得显著效果[7]。HACCP体系在特殊地区特定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应用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8]。

笔者选取皖南地区生猪养殖中小规模企业,结合特殊地区及特定规模猪场养殖生产特点与疫情防控实际,基于已有的疫病防控科学性原则和有效性措施,通过对生猪养殖各环节非洲猪瘟传入风险的危害因子分析,判别确立关键控制点,制订相应的控制程序、纠偏措施和验证程序,建立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HACCP安全管理运行体系[9]。对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疫情防控生物安全体系有效性建设进行初步探讨,并积累疫情防控的基础数据。

1 非洲猪瘟防控HACCP体系的建立

HACCP体系建立前期阶段首先成立项目实施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主要来自食品(养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认证机构、政府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地区养猪产业协会(联盟)、域内中小规模猪场基层管理与生产技术部门等具有基本生物安全意识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

项目专家组按照常规食品业产品生产(养殖)流程化危害分析方法,结合传染性疾病防控一般以地理区域为基本防控单位的主动防疫理念,提出了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危害因子存在的三大基本流程环节,分别为防止场外病毒传入、隔绝场内病毒流转、阻断病毒向场外播散三大环节[10]。该项目确定以猪场为中心落实防疫措施责任的同时,强调联防联控系统性全局防控原则,在确定HACCP安全体系时综合考量了猪场内外环境及区域内共防性危害因素,并按照HACCP七大基本原理进行了程序化设定。

1.1 病毒感染风险因子分析(原理一)

2018年11月,由农业农村部对我国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知,已明确疫源共68起疫情,主要通过3种方式传播: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13起,约占19%;二是餐余物饲喂23起,约占34%;三是人员与车辆传播32起,约占46%[11]。第3种人员与车辆未经消杀灭活病毒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与感染渠道。

项目专家组根据已有的非洲猪瘟病毒防控信息,讨论确定中小规模猪场感染风险因子主要体现于三大环节共10个方面,具体细分为“防止场外病毒传入”环节3个方面(猪场选址、场内分区管理、人员及车辆流动控制);“隔绝场内病毒流转”环节5个方面(场内环境管控、饲料饮水管控、猪群分类管理、免疫治疗方案、健康监测手段);“阻断病毒向场外播散”环节2个方面(粪污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处理)。该项目具体危害因子分析见表1。

1.2 病毒感染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确定(原理二、三)

专家组确定关键控制点时综合以猪场为中心重点防治和区域联防共治理念,结合消灭传染源、阻断病毒传播路径及保护易感动物的防治原则,通过CCP决策树(图1)理论,对引起非洲猪瘟感染的潜在因子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关键控制点(表1)。关键控制点确定后落实各控制点关键性防控措施(关键限值),非关键控制点遵守猪场常规良好操作规范执行即可。关键控制点防控措施见表2。

1.3 病毒感染关键控制点监控及纠偏(原理四、五)

HACCP安全体系的条款文件建立不只是静态文本框架,必须在生产流程(养殖过程)中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管理(防控)实效和自我完善。该项目建立体系框架后,利用区域内行业协会加大各会员企业从业人员生物安全和企业生产管理标准的培训,各企业建立内审制度,设立专班对照体系标准和岗位实际严格执行体系监控,并对体系中不足之处和企业落实中的困难做好记录反馈,专家组及时阶段性调整完善体系并帮助企业提出普适性、可行性应对措施。

1.4 病毒感染关键控制点验证及记录(原理六、七)

HACCP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项目组要求参与体系运行的企业必须加强防控关键事件、常规业务流程记录档案的基础性、全程性、系统性资料建设与保存工作。项目组结合企业记录档案资料及现场采样外检等措施,做好关键点控制执行情况自我验证过程的同时,主动寻求外部资源进行客观验证,邀请业务主管部门较高层级权威专家和引入技术力量较强的第三方业务机构部门开展有效性验证检测及疫情防控模型推演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2 非洲猪瘟防控HACCP体系运行效果状况评估

项目按照生产流程描述、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确定、监控纠偏、验证记录等一系列流程所建HACCP安全体系在区域内相关企业得以施行。由于施行时间较短,且皖南地区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较为严重,生猪企业养殖信心和复养产能正在恢复中。因此,暂未给出HACCP安全体系实施前后猪场常见病发病统计数据比较分析结果。笔者仅对实施HACCP安全体系管理近一年时间的企业疫病防控情况作出初步描述性评价。施行HACCP企业全体员工对于非洲猪瘟这一重大恶性动物疾病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较未施行前明显提高,猪场常见病防治条件明显改善。

今后项目组将借助行政主管部门落区域内非洲猪瘟疫情实联防联制度平台,推广应用评价该HACCP安全体系,并报告相关施行安全效果指标对比数据。

3 结语

该项目非洲猪瘟防控HACCP体系建立时,以猪场为中心,全面梳理外环境、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因子,最终确定几个关键控制点,以便生产企业能够重点防控此处环节,努力做到每个关键控制点能够对应一个潜在的感染途径要害。同时,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在坚持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HACCP安全体系的在企业的建立与施行,是对企业进行的一次全员生物安全教育与培训,也是对企业加强生物安全升级、改造投入的内部自我促进,最终使得非洲猪瘟疫情立足于生物安全基础上的区域性联防联控机制落到实处,确保生猪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守兄.关于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的分析与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54.

[2] 姜林林,宋帅,蔡汝健,等.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N末端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21,51(2):144-152.

[3] 王涛,韩玉,潘力,等.针对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3L基因的TaqMan荧光定量PCR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5):1073-1080.

[4] 采編部,王旭,尹亚斌.福建农林大学:严防死守应对非洲猪瘟 加强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利用[J].中国畜牧业,2021(1):16.

[5]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加入全球非洲猪瘟研究联盟[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12):61.

[6] 周坚业,严峻,肖承志.铜陵市义安区非洲猪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2):25-26.

[7] 张宏飞,朱建纲,周亚丽.规模场非洲猪瘟防控HACCP体系的构建[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27-29.

[8] 蔡辛娟,肖红波.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控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21(2):85-88.

[9] 王建,刘佩红,孙学强,等.猪链球菌感染风险因子分析及控制要点[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2):50-53.

[10] 丛林,韩璐,袁淑辉,等.公共危机管理视阈下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8):19-24.

[11] 侯站民,孙志卫.2018年中国非洲猪瘟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50-51.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
浅析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及防控对策
对非洲猪瘟的担忧是否合理?
非洲猪瘟影响有限 短期猪价小幅震荡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刍议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浅谈非洲猪瘟、古典猪瘟的区别与检疫判别
非洲猪瘟概述
对非洲猪瘟的再认识
谈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