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2021-08-30苗利明崔雅丽于生妍
苗利明 崔雅丽 于生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牵父老乡亲,心怀各族群众,跋山涉水,深入全国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2016年 8月22日、2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调研指导。四年多过去了,总书记足迹所至之地,如今处处景美业兴,旧貌变新颜。新年伊始,本刊记者参加由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组织的“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24个贫困村回访纪实”重大选题联动报道活动,分别来到长江源村和班彦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进行深入的调研回访,感受村庄新变迁。从群众朴实的话语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感恩之心、喜悦之情,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大家坚信,摘掉穷帽子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前方。
长江源村从雪山到城镇展现生活新姿态
好生态才有好生活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总面积4.7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完地处三江源地区,因长江的源头之一沱沱河流经,这里素有“长江源头第一镇”之称。16年前,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号召,唐古拉山镇上近五分之一的牧民放下牧鞭,卖掉牛羊,从雪山来到城市,开启了他们全新的生活。16年间,他们进了城、就了业、脱了贫,每天都有着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每月巡护两次,每次三四天,有时需要一个多星期。”48岁的扎西才仁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巡护点是离沱沱河30公里的要盖村桑吉草原。除了查看草原情况,数数牛羊是否超载,还要捡拾大风吹来的垃圾。
扎西才仁的家原来在山上,在唐古拉山沱沱河,是长江源头。2004年,唐古拉山镇6个村128户400多名牧民告别大草原、翻越昆仑山,搬迁到42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在市区边上新建了一个藏族村,叫“长江源村”,“新家园的名字连着故乡的根呐!”
从雪山到城镇,从游牧到定居,从牧民到市民,从硬件设施到思想观念……他们目睹了长江源头过度放牧带来的草原退化,也经历了搬迁后城市便利的交通、医疗、教育条件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放下牧鞭的牧民正逐步从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与红利共享者。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实施10年来,三江源各类草地产草量提高30%,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相当于560个西湖。越来越多的长江源村民体会到了当年禁牧移民的深远意义,回馈自然正在成为他们自发的行动。
为确保形成山上禁牧保护生态、山下创业融入城市新生活的双赢格局,该村按照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要求,严格落实禁牧任务、兑现奖补资金等,积极选派人员参加镇上组建的“长江源1号”和“邦吉梅朵”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持续加强禁牧草原和野生动物的巡护和保护工作,切实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良好生态局面。每个月嘎玛曲卓都要与同为生态管护员的父母返回故乡,深入长江源沱沱河腹地开展巡护。“对草原设施、环境卫生进行监管,谁家的牛羊数量超标了要清点核实,碰到盗采盗猎等违法行为立即制止上报。”嘎玛曲卓一家每次进山巡护,少则三四天,多则一星期,“虽然辛苦,但那片山山水水不仅是我的家园,也是全国人民的家园。”
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唐古拉山镇128户牧民移民搬迁到格尔木市南郊居住,至今已走过了17个年头。长江源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为目标,扎实建强基层组织,着力推动脱贫攻坚,狠抓落实惠民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源村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如今富裕的生活,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68岁的更尕南杰看着村里的变化由衷感叹。如今,村史馆、文化长廊、敬老院、幼儿园、民族学校、农贸市场等一应俱全。更尕南杰是2004年首批从长江源头沱沱河畔搬迁下来的村民。从山上到山下,他亲眼见证了搬迁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好政策给牧民们带来的实惠,亲身感受到了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长江源村村民离开世代逐水草而居的大草原,搬迁到格尔木市居住后,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想致富,还得靠后续产业。为此,该村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产业兴旺作为主任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确立了以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文化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为提升该村集体经济实力建立了良好基础。经过16年的不懈奋斗,长江源全村牧民住房得到了保障,医疗养老参保率也是双双达到100%,牧民收入更是比搬迁前增加了十多倍,牧民收入除按规定发放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外,每年对草原、湿地生态保护管护员发放管护补贴2.16万元;对生态搬迁户16岁以下55岁以上困难牧户每年每人补贴5600元;对生态搬迁户每年每户补贴3000元的燃料费。2019年,长江源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4828元,现在的牧民满满的都是精气神。
2008年,唐古拉山镇政府结合牧民的特长和长江源村的特点,在村里建起嘛呢石雕刻车间,并开办了长江源藏民族风情园。随后,村里先后建起扶贫宾馆、长江源村牛羊育肥基地和饲草料基地,2020年10月份协调投资300万元实施冷库、牛羊加工车间项目,后续产业从无到有,初显效益。为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该村每年将50万元互助资金按照3%的利率用于协会会员贷款,所收资金占用费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仅2019年6月份,互助协会新增人员58户,总计会员达105户,借贷49户(49万元),入会率达43%,借贷率达94%。在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2019年收入390171.40元,其中沱沱河门面房出租年收入36000元、沱沱河邮政宾馆年出租收入8571.40元、农贸市场分红收入32500元、2017年村级产业发展资金项目21.75万元投入到冰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年收益21750元、扶贫产业园项目分红收入47250元、50万元互助扶贫资金占用费收入14100元、300亩耕地年租金收入9万元、藏毯厂房屋出租年收入8万元、汽车站房屋租金年收入2万元。并于2020年正式成立长江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为村集體经济增长平台,切实带领全村牧民走共同致富之路。为推进联企兴村“1+1”行动,对接中国工商银行格尔木支行达成帮扶协议,每年落实帮扶资金50000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119万元。通过大家努力,长江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美丽村寨”。该村在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持续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支持鼓励不少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牧民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牧民通过政策支持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尼霞是一名草原生态管护员,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同时,尼霞还是村里一家台球娱乐室的老板。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打台球,但是村里没有可以打台球的场所,于是,尼霞在村委会和家人的支持下开了家台球室,生意很红火。“这几年生意还算不错,今年的生意应该会更好。”尼霞信心满满地说。如今,长江源村村民开起了民族风情园、家庭宾馆、小卖部、小吃店等,村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班彦村挪出穷窝窝过上新生活
从班彦新村远远望去,看见一座光秃秃的大山,当地人叫它沙沟山,村里五社和六社129户村民就曾生活在这里。沙沟山不仅荒凉而且沟壑纵横,有人曾用千疮百孔来形容它。这里常年干旱缺水,粮食欠收。山路崎岖,从山上到山下,至少要走7公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出行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大山里的苦,让班彦村民终生难忘。
班彦村坐落于海东市互助县东南部,共有8个社369户1396人,其中土族人口1368人,占总人口的98%,是一个传统的土族村落,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720人。
2016年8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在新村建设工地,习近平冒着蒙蒙细雨,走过尚未完工的泥泞道路,来到村民吕有章的新家,察看房屋格局,了解施工进展,关心火炕取暖效果。班彦村旧村处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带,山上不通自来水,村民们用的都是窖水。看到新居的院子里两个水桶装上了自来水,习近平说,新村水、电、通讯都方便了,希望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习近平仔细阅看班彦村村民吕有金家的《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详细了解他们搬入新村后从事生产、外出务工、孩子上学等方面的打算,询问一家人对帮扶项目是否满意。总书记说,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总书记走新村、访农户、查帮扶、问打算、提要求,寄厚望,给当地干部群众脱贫致富鼓劲,4年多来,班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12月,记者再次走进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探访今天的班彦新村和村民生活。
沿着柏油路一直行走,来到国道旁的村委会,一上二楼,一张巨幅照片映入眼帘,这是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村民们的合影。这幅照片在今天看起来,依然那么激动人心。
在村委会楼道里,一面笑脸墙格外醒目。墙上是村民们的笑脸,他们捧着粮食开怀地笑、在阳光下咧着嘴笑,娇羞地笑、开心地笑……脸上带着笑、眼里闪着光。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稚嫩孩童,他们的幸福穿过照片深深地感染着别人,班彦新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说,“大家日子过得好了,笑容就天天挂在脸上。这面墙,是班彦村村民感恩党、感恩总书记的最直接表达!”笑脸交织着幸福,映衬着越过越好的幸福生活。
目标任务完成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的要求,班彦新村既考虑当前脱贫目标,也考虑长期致富目的,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众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制定了班彦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每户产业实施方案,确定了八眉猪养殖、特色种植、资产收益、生态补偿、光伏扶贫、转移就业等多项扶贫措施,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有效利用已有的传统技艺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涵盖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顺利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成功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的扶贫目标。
收入水平提高了。在村委会旁边,有一座精致漂亮、独具土族特色的传统院落,这是班彦新村盘绣园。据了解,互助县依托“土族盘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优势,结合班彦村实际,实施了“土族盘绣”产业扶贫项目,在班彦村确定盘绣专业户145户,如今,村里的妇女在这里平均每人每年有6000元收入。土族盘绣作为土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丰富艳丽的色彩应用、古朴生动的图案展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针线在绣娘手中穿梭,她们哼唱着“花儿”,用灵巧的双手绣出美好生活。
记者在新村看到猪舍顶上、村里的空地上架着很多光伏板。这是村里引进的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年发电量约300万度,每年班彦村贫困户分配收益28.5万元,户均可增收2500元,持续收益20年。
目前,班彦新村周边已建成5座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在周边打造特色采摘项目,围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结合农家乐发展项目,形成休闲观光、采摘、销售产业链。同时在县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班彦新村发展农家乐10户、民宿6户、制作小吃经营车12辆,成为增加农户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展示土族民族特色的窗口。
开餐馆、开超市、盘绣、养猪……班彦新村里的产业一片红火,找对路子,迈开步子,增收的路越来越宽,大家伙儿的底气更足了。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09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74元。
生活面貌变样了。当我们推开村民家的院子,干净敞亮。清洁能源,卫生厕所、生活家电样样齐全。屋里宽敞明亮,电视茶几还有舒服的布艺沙发一应俱全,“这生活和城里人没区别!”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和通天然气、通给排水、通光伏电的“三化三通”工程,困难群众都住上了新房子、烧上了天然气、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厕所,新村村民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村民吕有金说,“搬出大山、过上现在的生活,这在梦里都没有过啊,我以为我这辈子就在那个穷山沟里度过了。”村里的老人高兴地说,“以前闲人多、穷人多,现在忙人多、收入多,大家闲谈起来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脱贫致富。”
在班彦新村口,習总书记和村民在一起的照片,是村民们的精神所在。“每天干活回来,看到这张照片,就不觉着累,心里高兴,浑身充满了干劲。”
走在整齐干净的村子里,有村民正在忙碌,见到记者便热情地上前和我们打招呼。走访中,聊起总书记到班彦新村视察时的情景时,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当时的情景,也是在回首每个平凡的家庭走过的脱贫路程。谈到未来,他们充满希望,“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和脚步,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好,这才是对党、对总书记最好的报答!”
今天的班彦新村村民摆脱了贫困,他们把每年8月23日,作为“班彦感恩纪念日”。每到这天,村民们都穿着民族盛装,跳起欢快的民族歌舞,用最实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党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阳光下,漫步在美丽的班彦新村里,我们亲身感受到村民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不断拼搏奋进的生活热情和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