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育人 润物无声

2021-08-30金筱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0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金筱梅

摘要:笔者从抓住契机、深挖主题、讲究方式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德育教育滲透的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英语综合技能的同时,还要与育人相结合,巧妙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德育教育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英语与其他学科一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有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抓住契机,渗透德育教育

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笔者布置学生们自主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笔者结合本单元话题——谈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联系目前形势,在线播放了有关以下内容的图片和视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84岁的钟南山院士劝说别人“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无反顾地去武汉前线;72岁的李兰娟院士奔波在一线病房“红区”,脱下防护服脸上清晰可见的“压痕”;新增病例数据。引导学生思考:What can you do now? 并交流结果。学生们纷纷在线表达心声:“我们要学好知识,练好本领”“要有责任和担当”“长大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笔者回应:“请大家记住你们的初心,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How can you do now?”引导学生要合理地安排和持之以恒地行动。帮助同学们制订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计划,成立合作学习小团队。上传资料至交流群,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学习任务,紧张、有序、充实地学习。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德。如此,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优化。

二、深挖主题,凸显德育教育

赞科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由Topic(话题)来统领每个单元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于教师而言,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主题,如爱国主义主题、助人为乐主题、民族自豪感主题等。将德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道德教育情境中学习、感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Section B Reading是学习一则服装商店的促销广告。笔者首先在教学中布置任务——推销你的产品,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此的价廉物美,你心动了吗?你会行动吗?”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人们总是忍不住低价的诱惑而买一些自己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应该三思而后行。(People cant help buying sth.They dont really need at a low price.So think before you act.)当学习完本篇阅读时,笔者又追问:“当你买了你需要的新衣服,你还有不需要的旧衣服或者旧书吗?”“有!”“捐赠给他们吧!”——播放希望工程救助的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图片;出示中国捐衣网、中国图书捐赠网网址。伴随着音乐《A little love》,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们。衣(书)旧情深!

又如在教学“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B Reading Sad but beautiful,笔者应用情境导入,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伟大的民间艺术家阿炳和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背景知识,以及国际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的评价:“是必须跪着听的音乐!”激发学生去感知音乐背后的情感。最后让他们谈感受,并进行总结:阿炳的生活是悲苦的,但他在逆境中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们为之赞叹、骄傲,并传承。告诉学生面对生活困境,我们要迎难而上,更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渗透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参与中产生情感共鸣。师者,应做到寓情于教、寓德于教,以情动人、以德育人。

三、讲究方式,延伸德育教育

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材料,渗透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教育内容,初中英语老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兴趣点,认知水平,选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渗透德育教育,使专业的教学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和统一,实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结合实际生活,启动思考认知

如人教版九年级“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Section A Mom knows best.的学习,在教学完本首小诗时,笔者抛出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们联系实际,分享自己经历: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for your birthday?

学生们的兴趣来了,纷纷用英语表达。

于是笔者又问道。

When is your mother/fathers birthday?

what do you do for their birthday?

学生们的讨论明显没有刚才热烈了。笔者趁势引导他们不仅仅要学会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指导,更要学会关心、爱护父母,长大后要赡养父母,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二)基于微课,翻转课堂

笔者联系学情,自制微课或筛选优质的微课资源,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进阶练习,带领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课上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此模式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小组合作与竞争

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小组活动,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任务、分享学习成果,如每周要闻播报,每天天气、值日报告,每单元词语接龙,等等。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终以小组总成绩为评价标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又提升其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其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体会竞争实质,达成双赢。

实践活动为德育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而德育教育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顺利地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四、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挖掘学科和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将育人的理念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唐娟.学科育人价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8(04):2427.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